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小组合作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小组合作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合作学习论文,小组论文,小学论文,英语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近年来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平等参与学习,强化了进取意识、创造意识、竞争意识和批判意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热闹场面中,常常会有许多不和谐的现象: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视为教学的必要环节,几乎成了一种“作秀”;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在“一统天下”,困难学生在“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看似气氛活跃,但是其含金量很低,效果很差。

      这里,笔者以吴欣主编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下同)为例,列举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分组缺乏科学性,应遵循“同质与异质交互”的原则

      【现象一】在教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Book 7 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A “Let's learn”时,任课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前后座位四人一组,依据语篇内容设计一个“周末计划”,并在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计划。这项小组合作学习看似全员参与,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成员都是优等生,其他小组成员无所事事。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搭便车”。

      【解决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照前后座位组成四人小组。课堂座位编排往往依据学生的个子高低和男女生的搭配。前后座位四人一组的安排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困难学生势必会丧失参与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兴趣。

      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遵循“同质与异质交互”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同质,即每个小组总体水平相当,其中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和困难学生;异质,即组内成员在英语学习方面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合作提高。在合理分组后,还要选择一个能力比较突出的小组长,负责协调内部关系,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然后通过任课教师的积极引导,促进小组之间开展学习,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二、“强势学生”独霸话语权,应体现“人人参与”的原则

      【现象二】在教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Book 7 Unit 4 “My new pen pal” Part A “Let's learn”时,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一次调查,运用句型“What’s your hobby?”询问组员的爱好,并由一位小组代表用第三人称进行小组总结汇报。不难发现,小组代表往往是善于口语表达的“强势学生”。

      【解决策略】为了让自己的小组在竞争中取胜,组员们肯定会推荐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小组总结汇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趋势,“强势学生”独霸话语权,口语表达能力低的学生总是成为“陪衬”,无法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目的。

      笔者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容忽视的,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语言表现能力等确实弱于别人。面对这种状况,任课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现象二】中,任课教师应该明确要求每个学生先在组内进行汇报,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进步的目的。在推荐汇报人选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可以请其他小组任意挑选一个学生;可以给每个组员一个编号,由任课教师任意挑选一个编号;可以通过某方面的特征进行挑选,如穿红衣服的组员,头发最长的组员,等等。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不会出现个别组员“独霸话语权”、其他组员“靠边站”的现象了。

      第二,教师要给予正确的示范与指导,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学生使用的语言往往源于教师的引导。鉴于困难学生反应较慢,一时“无话可说”或者不知“从何说起”,任课教师不妨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给予他们一定的语言提示或帮助,让困难学生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三、合作任务缺乏“含金量”,应强调“真实性”的原则

      【现象三】在教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Book 4 Unit 3 “What's the weather” Part B “Let's learn”时,任课教师呈现了本课的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London/Sydney...?”,要求学生采用该句型谈论世界几大城市的天气,开展相关的问答练习。与其说是小组合作,不如说是两两合作,学生的问答操练显得呆板且机械。

      【解决策略】布鲁姆(1986)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实用主义教育创始人杜威(2000)则强调,要有一种“经验的真实情境”,而且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思考的“真实的问题”。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尽量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或仿真的情境中运用语言,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在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中,学生势必提不起兴趣,合作学习效果甚微。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前置性作业,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信息,然后再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交流信息。在【现象三】中,任课教师可以在课前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调查表,要求他们通过查阅互联网、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状况。在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交流各自掌握的信息。由于每个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来源不同,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内容必然丰富多彩,学生思路打开了,积极性也就充分调动起来了。

      四、合作学习过程缺乏合理规划,应遵守“步调一致”的原则

      【现象四】PEP教材每单元的Part C都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为了丰富英语课堂活动的内容,任课教师常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或要求学生开展故事表演。在分配角色时,学生或争抢或推诿,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时候,动作快速的小组已经开始表演,动作缓慢的小组还在分配角色,组与组之间的进度差别非常大。

      【解决策略】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在自由而热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往往忘记了活动的目的,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和掌握进度。小组合作学习的宗旨是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必要的活动有效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在【现象四】中,虽然任课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但是缺少了必要的规范和要求。

      笔者认为,在小组合作活动开展之前,任课教师应对小组成员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让他们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既要承担个人职责,又要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和支持。同时,教师也要密切注意进度,适当掌控活动节奏,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步调一致地完成任务。

      五、评价缺乏针对性,应突出“科学性”的原则

      【现象五】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有些教师经常采用“OK!” “Good!” “Very good!”等口头评价,这种评价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解决策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1990)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笔者认为,任课教师一定要真正懂得评价对学生的重要意义。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该注重“群体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的原则。通过评价使每个学生体会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任课教师应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第一,评价形式多样。为了科学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内的学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第二,评价语言丰富。评价语言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教师的评价语言应丰富多彩,而且有层次感,应避免刻板、单调。

      第三,评价频率适度。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评价频率要适度,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第四,评价层次明显。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体能力有所差别,教师的评价应坚持“不平等对待”的原则,不仅让学生看到组与组之间的差距和异同,而且看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差距和异同。

      第五,评价重在激励。任课教师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主,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平台上迅速成长。

      综上所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和体验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促。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全面、完整地理解其意义,正确地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促使合作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成为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中博采众长,共同进步。

标签:;  ;  ;  ;  

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小组合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