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主疏泄的病理演变论文_刘雷

浅谈肝主疏泄的病理演变论文_刘雷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 中 图 分 类 号 】 R22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易动难静,性喜条达,气主生发,恶抑郁恼怒,这是肝的自然生性,肝主疏泄而条畅气机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

在正常情况下,肝依其条达疏泄之性来保证其本身和其它脏腑的正常活动。其疏泄功能体现在:一是调精神而出谋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室明五气论》也说:“肝藏魂”。这些论述都反映了人的精神情志与肝脏的关系,肝疏泄正常,气机条达,则精神畅悦,疏泄失其常度则引起神志方面的改变,反过来,任何情志的刺激则都能导致肝气的郁结和逆乱,二者互为因果。同时,由于气机郁滞,常可引起血性受阻,为瘀,或为气血逆乱。二是其促进消化,帮助吸收,经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消化吸收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脾胃之气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而脾胃升降和胆汁的分泌又必须依赖肝的正常疏泄,如果疏泄失调就会出现相应的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脘闷腹胀或大便溏泄等。

肝主疏泄的病理演变首先从肝气易郁开始。肝主疏泄,有周转气血的功能,生性刚悖,恶抑郁之变,任何情志的刺激都可造成肝气的郁而不畅,疏泄失常,轻则气郁,甚或气逆,而气郁气逆又可引起血瘀和血溢。而肝郁的病理特点主要体现在气滞、气逆(肝气上逆和肝气横逆)及血瘀三方面。气有余便是火,肝火易升,肝气郁久可以化热,同时,肝郁影响脾的健运,水湿不得运化而停聚,湿与热合则形成湿热,发为黄疸,小便黄赤,大便粘腻等症状。肝郁热久化火,热极生风,可进一步表现为肢抽、项强,甚至角弓反张,神志昏糊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肝郁久而化热最易耗伤肝阴,引起肝阴亏虚,可见胁隐痛、双目干涩、耳鸣、多梦,烦热等,日久常累及肾阴,是肾水亏竭,形成肾阴虚的症状,如腰膝酸软、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等。

肝病对胆的影响:肝胆互为表里,肝病最容易影响胆,导致胆病的发生或肝胆同病。李冠仙说:“胆在肝叶之下,肝气上逆,必挟胆气而来”。临床上,肝气郁滞或肝火都可以影响胆的肃降通顺,使胆汁不能正常排泄,外溢则可发为黄疸,同时肝热往往胆易热,形成肝胆湿热蕴结,出现呕恶、厌油腻、腹胀、溲赤、大便粘腻等证候。

肝病及脾:经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又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肝依五行关系而克脾土,而在病理情况下就可以乘脾,产生病理影响了。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常常首先影响到脾胃气机的升降,使脾运化功能受到妨碍,而产生一系列肝郁脾虚的临床证候,如食欲差、乏力、腹胀、便溏等。

肝病对肾的影响:肝郁久而化热,热盛伤阴可引起肾阴不足的症状,在临床表现上除肝经本身症状外,主要反映肾阴虚,如腰膝酸软、梦遗滑精、失眠多梦等。

肝病对肺的影响:五行关系上,肺属金,金克木。肝病不但不受肺金的制约,反过来侮肺,肝失疏泄,肝气壅肺,肝郁化火,肝火灼肺,表现为气逆作咳、黄痰、胸痛、甚或咳血,也称为“木火刑金”。

肝火对心的影响:心属火,为木所生,肝热郁久,肝火上扬,常可扰乱心神,使神明无主,出现神志方面的改变,如心悸、肝性昏迷等。

肝气犯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其气以和降为顺。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使胃的这种和降功能受到影响,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见呕恶、嗳腐。李冠仙又说:“......又或上犯胃土,气逆作呕,两胁胀痛......”。

肝主疏泄的病理演变十分广泛,临床工作中不但应当熟悉肝本身的病理特点,而且应当了解肝脏对其它脏腑气血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指导“肝病”的临床实践。

论文作者:刘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浅谈肝主疏泄的病理演变论文_刘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