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维护对策论文_李超

浅谈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维护对策论文_李超

河北省邯郸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5医院手外科 056000

【摘 要】护理工作属于高风险行业,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不公平的待遇等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了解和研究护士心理状况,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推进护理事业的科学发展。护士这个职业是在病人最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时候能第一时间给予帮助的人,所以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就相对于其他职业更高,本文总结和剖析了不同科室、不同性别护士心理素质要求的异同之处,并就提升护士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进行初步探讨.能够让护士更加明确社会的需求,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希望引发更多的社会关注,为护士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气氛.

【关键词】心理健康;护士;职业群体;心理压力;职业素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技术性、社会性、服务性的特点,这就对护理工作者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个体心身都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完成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我国目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最后阶段,也是社会 变化最为迅速的时期.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是指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职业心理压力的研究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护士是为人民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这个群体是一个高应激的职业群体。面对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压力,护士这个群体比一般人有更高的紧张体验,因此容易出更多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基本资料

影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1来自工作环境的压力 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要面对千差万别,病情变化莫测的患者,极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

1.2.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由于多数护士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中受挫,就会出现消极情绪,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的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造成护患冲突,人际障碍。

1.3来自职业的压力 护理工作的平凡琐碎繁重,给护士造成体力上的压力,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给护士造成学习工作上的压力。三班倒,扰乱了护士生理身体生物钟节律。造成护士心力和体力同时过度支出。

1.4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认为护理工作,只是一般的伺候人的工作,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护士的工作相对比较辛苦,报酬却相对较低,付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些都造成护士的负面情绪。

2.方法

维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2.1.医院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管理者应该科学地分配人力,力求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和过度疲劳,尽量为护是创造舒适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2.2.护士自身要学会自我减压,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应善于沟通协调做好医护,护患,以及护士和其他各类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2.4.积极满足护士继续教育需求,适应新形势,护理管理者要善于创造机会让护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交流,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3.结果

护理人员普遍的心理健康状况:多数研究证明,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且某些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也有研究表明,护士心理的健康,总体水平高于一般人群,但这个研究的结果有待进一步讨论和深入实践。护士的主要心理问题有: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对于特殊科室的护理人员以上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4.讨论

特殊护士的心理健康特点: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差于一般人群,在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其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所属的职业技能等均有不同。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显然有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科室的护士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国内护理学及心理研究人员对不同科室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从各个角度层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工作质量及患者康复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

4.1精神科护士

多数表明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综合科室护理人员。主要症状为焦虑,强迫,恐惧。精神科男女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了比较,结论是男护士的心理健康评分低,在总体程度上要优于女护士,男护士在人际关系,焦虑两方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精神科护士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

4.2手术室护士

手术室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节奏快,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注意力高度集中及封闭的工作环境,易造成护士身心紧张性反应,导致焦虑抑郁疲劳及强迫等心理状态。手术室护士抑郁症发生率和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普通护士

4.3急诊科护士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抑郁和焦虑。与内科护士相比较急诊科护士均高于内科护士,强迫,敌对,抑郁,偏执

4.4ICU护士

重症监护病房,是对急性重症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和强有力护理的场所。工作任务重,病情危重,护士承受着很强的压力。ICU护士存在着焦虑抑郁负面情绪。

总结

总之,护士的心理健康意义特别重大。一方面护士的心理健康是健康、快乐、成功的需要,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是护士履行护理患者使命的必然。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有所长有所短。一些护士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完美不了,反而制造了紧张,让自己太累。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做好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邓春燕?, 姜笑笑?, 李雪梅?, 张龙,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J], 医学信息 2015(12):232-232

[2]刘桂瑛?, 莫雪安?, 黄巨恩?, 曾志励?, 刘海燕?,职业护士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 27(21):75-77

[3]陈小珊?, 陈敬国,护士心理健康状态、形成原因及对策 [J],临床医学工程?, 2008 , 15(10):47-49

[4]章一华, 刘璐, 周宇燕,等.职业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22):2752-2755.

[5]关华.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的心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11(1):112-114.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维护对策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