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两岸三地对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课程目标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概况
在人类迎来21世纪之际,世界各国纷纷把改革和发展教育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战略对策,把建立高质量的基础教育看成是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保证。90年代末,中国的两岸三地都积极地规划着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出台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和新的课程标准,并将在2001年逐步投入实施。
祖国大陆的基础教育改革于1996年正式启动,2000年秋季中小学主要学科已开始使用部分调整后的各科《教学大纲》。这种调整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即将公布的中国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业已确立了“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应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建立评价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等六项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并对课程结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改革、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的改革、课程教材管理等一系列方面提出框架性的意见。(注:朱慕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之际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0.)目前,教育部正组织教育专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教育实践工作者着手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就语文教育而言,专家们在对我国语文教育课程标准的发展、国外母语教育课程标准研究、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与现状、语文课程标准框架、中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语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问题、语文教育评价问题、语文教材编写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加紧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构建,2005年前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台湾地区也在进行一场基础教育的变革。1997年“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项目小组”的成立,拉开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帷幕,其后,在1998年颁布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国民中小学课程纲要》《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国民中学学生基本学力指针》,1998年颁布、2001年将正式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新的“课程纲要”以目标性、原则性的规范,取代了原来规定较为细密的“课程标准”,“渐朝向学科的统整与领域课程的发展,并着重在各学年及各级教育阶段的衔接与一贯。(注:庄明贞.当前台湾课程重建的可能性:批判教育学的论述[A].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C],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0.)它将现行的小学11科、中学21科统整为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综合活动七大学习领域。每个领域按十种基本能力建构,这十种基本能力为:一、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二、欣赏、表现与创新;三、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四、表达、沟通与分享;五、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六、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七、规划、组织与实践;八、运用科技与资讯;九、主动探索与研究;十、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这样,1993年颁布的《国民小学国语课程标准》、1995年颁布的《国民中学国文课程标准》、1996年版的《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注:三个《课程标准》均载于《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包括下文提到的香港《中国语文科中一至中五课程纲要》[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以及按上述标准编撰的教科书,将为新的语文(国语)课程纲要和据此编撰的教科书所代替,语文(国语)教育将呈现为崭新的局面。
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正经受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1999年,特别行政区教育统筹委员会在《教育制度检讨:教育改革建议,终身学习、自强不息》咨询稿,认为改革首要达到的目标应该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实现“自强不息、终身学习”的教育理想。2000年教育统筹委员会发表《教育制度检讨:改革方案,创造空间、追求卓越》(咨询文件摘要),进一步提出21世纪香港教育的目标:“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能够一生不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和应变,有充分的自信,合群的精神,愿意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自由和民主不断努力,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贡献”。同时,该文件还提出“学生为本、永不放弃、讲求质素、全方位学习、全方位动员”的改革原则,并确定改革课程、改良评核机制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的重点。(注:何文胜.从语文课程的观点论21世纪教育蓝图中香港教育改革的建议[A].首届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论文[C],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0.2.)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同步对90年代的中小学各科《课程纲要》进行较大幅度的修订工作,2000年12月公布了《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咨询稿)等课程改革的具体文件。上述香港特区成立以来的第一套课程纲要,将于2001年起逐步投入使用。这样,90年代的“中国语文”“中国文学”“中国语文及文化”的《课程纲要》,将逐步被新的《课程指引》所替代。
二、两岸三地的语文课程目标
2000年3月,中国教育部同时推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3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2000年3月。下文引用不再出注。)较为及时地回应了世纪之交语文教育改革的呼声。“修订后的大纲属于过渡性质,它(它们)既保留了原大纲适用的部分,又注意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接轨。它(它们)虽然是大纲的修订版,但是体现了许多改革的精神”。(注:崔峦.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 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0,(5):17.括号中的(它们)为本文笔者所加。
许建中.语文教学的新导向[J].学科教育,2000(8)14-17.)三个大纲对语文课程目标均采用二层表述法。在论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指导思想之后,语文课程目标第一层表述为“教学目的”,初中的大纲修订版写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其中,“发展学生的语感”“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都是新增加的。小学的修订版开宗明义,将“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为教学目的的首条。高中的修订版在体现上述两大纲基本精神的同时,则取消了原大纲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这句话。语文课程目标的第二层次,上述三个大纲均表述为“教学内容和要求”,初中阶段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常识”“课文”“课外活动”六个方面。其中,在阅读方面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养成读书看报习惯”“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等项目;在写作方面,则特别强调了“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口语交际”的提法,将“课外活动”列入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做法,这些都体现出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新认识。
最近,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的专家组就今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提出初步的构想。中小学课程将采用课程标准的形式突出学生的发展,在确定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理念基础上,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今后语文课程目标的主体内容大致如下:(一)态度——1、激发学习汉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2、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对国家、社会、自然、自我的责任感。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3、发展个性,培养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和创造意识。4、在社会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培养正义感、民主精神和合作精神。5、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二)策略——1、强调语文材料等方面的积累,学会运用各种学习媒体。2、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有效而多样的语文学习方法,寻找解决学习中问题和困难的途径。3、在语文学习实践中感悟自然、人生、社会和文学艺术,启迪灵性,发展鉴赏能力。4、发展参与交流意识,在语文学习中学习交流的方式方法。5、学会利用工具书、图书馆和多种媒体获取信息。(三)能力——其中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都将显示新的思路。比如:强调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强调要让学生获得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使他们自己与阅读材料对话;强调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评价和质疑;强调培养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态度和品质。对文学作品,则重视整体感知;重视诵读,以使学生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投入情感。在阅读量方面,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提倡广泛涉猎,提倡读整本的书。写作教学,则提出淡化文体意识,鼓励自由表达,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虚构作品鼓励想象和幻想,非虚构作品鼓励有独到的见解;同时也强调使学生养成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任的态度。(注:部分内容参考雷实《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三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0,(3):2-8.)据分析,“态度”“策略”“能力”三足鼎立,将构成今后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另外,有专家提出:语文课程阅读方面的“训练体系宜粗不宜细”,“不妨搞一个松散的体系,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章的理解鉴赏能力,至于训练重点,应该就文论文”,“单元训练目标不妨拓宽一些,松散一些”。(注:顾之川,中学语文课程教材专家研讨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1999,(8):6.)上述认识,预计会对研制中的语文课程标准如何界定语文课程目标产生影响。
台湾地区将于2001年实施的《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国语”课程的目标分三层来表述。(注:台湾地区“语文学习领域本国语(国语)课程暂行纲要”,下文引用不再出注。)第一层表述为“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及培养学生有效应用中国语文,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讨论、欣赏、创作,以扩充生活经验,拓展多元视野,面对国际思潮。并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工具书,暨结合资讯网络,籍以增进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第二层表述为“课程目标”,按十种“基本能力”(请与上文对照),将本课程目标依序对应,界定为十条:(一)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二)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之能力。(三)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终身学习之基础。(四)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五)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付进退。(六)透过语文学习,体认中华文化,并认识不同族群及外国之文化习俗。(七)应用语言文字研拟计划,及有效执行。(八)结合语文与科技资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九)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十)应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第三层则表述为“分阶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与十大基本能力、课程的十条目标一一对应,采用表格的形式分别界定各阶段的能力具体指标。表格纵向按“注音符号应用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六项能力指标项目依次排列;横向则分为第一阶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阶段(7-9年级),分列同一指标项目在中小学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例如,对应于基本能力(一)“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课程目标(一)“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在说话能力指标下,第一阶段的能力指标为“能清楚明白的口述一件事情。能简单地介绍自己。能发音正确,口龄清晰。”第二阶段的能力指标为“在讨论问题、交换意见时,能清楚说出自己的意思。能与他人交换意见,口述见闻,或当众做简要演讲。能保持适当的速度与音量。”第三阶段,即初中的能力指标则为“面对不同意见时,能举证事实,有条理的进行辩论。能口述见闻,或当众简要即席演说。能依据语气需要,调整说话速度。能注意抑扬顿挫,发挥说话技巧。”显然,三个阶段是呈递进状的发展关系。下面,我们将台湾地区“国语”课程纲要中第三阶段阅读能力指标作一列举,其中一二等对应十大基本能力,(一)(二)等对应课程目标,1、2等代表原表格中该能力指标构成的条目次序:
一、(一)1、能熟悉并灵活应用语体文及文言文作品中词语的意义。
2、能了解并诠释作者所欲传达的讯息,进行对话。
3、能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及报刊杂志,并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
4、能应用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发展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二、(二)1、能辨析文体写作的特质和要求。
2、能经由朗读、美读及吟唱作品,欣赏文学的美感。
3、能欣赏作品的内涵及篇章结构。
4、能欣赏作品的写作特色、作品风格及修辞技巧。
5、能具体陈述个人对文章的思维,表达不同意见。
三、(三)1、能灵活应用不同阅读策略,提升阅读效能。
2、能使用各类工具书,广泛的阅读各种书籍。
四、(四)1、能依不同的语言情境,把阅读获得的资讯,转化为沟通和分享的材料,正确的表情达意。
五、(五)1、能培养以文会友的兴趣,组成读书会,共同探讨,交换心得。
2、能体会出作品对周围人、事、物的尊重关怀。
3、透过阅读中外及乡土文学作品,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族群的理解与沟通。
六、(六)1、喜爱阅读古今中外及乡土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七、(七)1、在阅读过程中,利用语文理解,发展系统思考。
八、(八)1、能灵活应用各类工具书及电脑网络,搜集资讯,组织材料,广泛阅读。
九、(九)1、能统整阅读的书籍或资料,并养成主动探索研究的能力。
十、(十)1、能从阅读中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依循线索,解决问题。
2、能将阅读内容,思考转化为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依据文章内容,推测和下结论。
香港特区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咨询稿)(2000年12月)(注:《中学中国语文课程指引》(咨询稿),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2000年12月。下文引用不再出注。)对“中国语文”的课程目标,分四层来表述。第一层表述为“课程宗旨”:“学校教育要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指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资讯科技能力、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以提升个人素质,达到全人教育的目的”。在这一学校教育目的指引下,中国语文教育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1)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2)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4)培养品德,加强对社群的责任感;(5)体认中华文化,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第二层表述为“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分“基础教育阶段(小学及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前者的“学习目标”计三条:(1)培养基本的语文能力,增进语文基础知识及其他生活知识;培养品德,加强对社群的责任感;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性情;(2)培养自学语文的能力,在达到基本语文水平的基础上追求卓越;(3)培养主动学习、创新思考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建立正面的价值观。第三层表述为“学习范畴目标”,中国语文学习包括彼此相互依存的九个学习范畴: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第四层是在相应的范畴里表述为“学习要点”或“学习层面”,有的也渗透在“教学原则”的表述中。以读写听说和文学这几个范畴为例,说明如下:
在《课程指引》,听说读写四大范畴作为一个大的部分,有分有合地规范教学。在第三个层次是分别表述的,阅读范畴的学习目标是:(1)增强理解、分析、感受、鉴赏等阅读能力;(2)掌握阅读策略;(3)乐于阅读,勤于阅读,认真阅读,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写作范畴的学习目标是:(1)增强构思、表达、创作等写作能力;(2)掌握写作策略;(3)乐于写作,勤于写作、认真写作。聆听范畴的学习目标是:(1)增强理解、评价等聆听能力;(2)掌握聆听策略;(3)乐于聆听、认真聆听,扩大聆听面。说话范畴的学习目标是:(1)增强构思、表达、应对等说话能力;(2)掌握说话策略;乐于表达,勇于表达,应对得体。在第四个层次则是综合表述的,“学习要点”共有四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二是“能力”,三是“策略”,四是“兴趣、态度、习惯”。在《课程指引》,上述四项学习要点多较为原则,为方便教师教学,该课程另册(《中学中国语文建议学习重点》)提供较为详细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读写听说的建议学习重点。另外,在“教学原则”部分,也渗透着课程较为具体的目标,比如第二条“了解读、写、听、说的过程”,第十条“形式和内容并重”等。在第二条写道: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时,要适当引导学生了解读、写、听、说的过程,“例如让学生了解写作的过程——‘了解要求’‘提取意念’‘形成观念’‘语言转换’‘回顾修订’”,学生认识了写作的过程,“有助于解决每个环节所遇到的困难,提高写作水平”。显然,“了解读、写、听、说的过程”,势必要升格为各自范畴内的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
文学范畴的学习目标共有四项,其中第四项为“分享作品中独特而共通的思想和感情,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同感和同情,引起对生活和生命深入的探索和体悟”。下一个层次则以“学习层面”来表述,计分为“感受”“鉴赏”“创作”三个层面,其中在“创作”层面写道:“……用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可以体验创作的滋味,逐步引发出创作的兴趣。有了创作经验,学生可以更容易判别所读作品的优劣,对感受、鉴赏有所帮助。……一般来说,初中阶段可以从写短诗、小品入手,到了高中便可尝试不同体裁的创作。……”显然,短诗、小品乃至其他体裁的创作,势必要给予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的待遇。而在“教学原则”部分,比如第二条“整体感知认识为先”、第三条“引发共鸣,领略情意”、第四条“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第五条“着重学生个人体悟”、第六条“以诵读加深体会”、第七条“适当背诵,丰富积蓄”、第八条“引发文学阅读乐趣”等,尽管表述是偏重于教师教学的角度,实际上,它们都必得以文学范畴的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来看待,或者说,都会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
以上,我们对两岸三地21世纪来临之际的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介绍。可以看出,由于改革的具体背景不同,三地的语文课程目标也有所差异,但在总的趋势、总的基调,三地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这些相同相似,既体现了世纪之交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中华大地的民族意念,还体现了两岸三地的专家们对母语学习、对语文课程、对语文课程目标业已达到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