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_文明发展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_文明发展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道路论文,世界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054(2009)05-0028-04

当代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是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合理的思想而形成和发展的。就自身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成果;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进化论的创立,社会科学中摩尔根对原始氏族社会的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评价道:“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论述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恩格斯认为自由、平等、博爱虽是资产阶级的口号,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初期即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朴素的自由、平等、博爱的萌芽。但是在进入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自由、平等、博爱被蒙上了虚伪的面纱。这不是自由、平等、博爱的过错,而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恩格斯在此书的结尾深刻指出,只有到了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初期就已经出现的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在更高级形式上复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对外开放的胸襟勇于融入世界经济和人类文明大潮之中。1978年,邓小平不顾74岁高龄,四次出访缅甸、朝鲜、日本、新加坡等7个国家。4次出访中,最触动他的是10月份出访日本和11月份访问新加坡。在日本,邓小平对社会党委员长飞鸟田一雄说:听说日本有长生不老药的故事,我这次来日本,就是要寻找长生不老药。他解释说,就是要寻求日本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为此,他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四家大型企业。在日产汽车公司参观时,邓小平讲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为了实现现代化,他指出:“要有正确的政策,就是要善于学习,要以现在国际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再就是善于学习。这次到日本来,就是要向日本请教。我们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向第三世界穷朋友中的好经验请教。相信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方针,我们是有希望的。”在新加坡,邓小平了解到,外商在新加坡设厂使新加坡得到三大好处。他十分赞赏新加坡引进外资的成功经验,决心把新加坡利用外资的“经”借鉴过来。他说:“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我们要下这么个决心,权衡利弊、算清账,略微吃点亏也干。”[2]一个月之后,“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被正式写进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利用外资的政策得以确立。不仅如此,邓小平参观裕廊工业区时,还详细了解了这一新兴工业中心的建设情况。受此启发,中国后来在广东沿海地区建立了“特区”。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对人类文明有巨大贡献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事实正是如此。2009年8月份刚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讲到,2001年9月4日在爱尔兰工商界早餐会上的演讲与答问时,朱镕基说:“你们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很多消费品上标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2002年4月22日在埃及回答香港记者提问时,朱镕基讲:“去年(指2001年9月)我在俄罗斯,他们的总理(当时是卡西亚诺夫)说他穿的夹克是在美国买的,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质量很好啊。”[3](P327,430)2008年4月18日我参观英国剑桥大学,在离国王学院、皇后学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卖各种纪念品的露天市场,笔者想到这个市场上买一两件英国本土的纪念品,便问那位英国的摊主:“有没有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谁知道那位摊主耸耸肩,指着周围的产品说:“No,Everything”(不,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国制造)。2009年7月18日笔者到俄罗斯考察,到了莫斯科,一直注意观察一个现象:俄罗斯的中国化有多大?俄罗斯人尤其是莫斯科人很喜欢1万美元的中国奇瑞汽车(莫斯科地铁中的清洁工每月工资为800美元左右,一年工资可以买到一辆奇瑞汽车;一个开地铁的司机月工资为1万美元,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了),奇瑞汽车的价格相当于莫斯科的拉达汽车,但配置比后者好很多,如空调等。另外在莫斯科还见到了中国福田的卡车和中国长城汽车。这些都表明中国汽车在莫斯科已经有了自己的影响。

美国《新闻周刊》2007年12月22日发表扎卡里亚题为《一个强悍、然而尚显脆弱的超级大国的崛起》。文章讲:“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重要的国家。想想一年来的事实吧,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美国,这至少是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有一个国家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在五种基本食品中的四种食品、能源以及工业初级产品等消费领域均超过了美国。”[4]2008年1月13日墨西哥《每日报》发表文章讲:“刚刚开始的一年,世界的目光将集中在中国。2008年奥运年,中国将从置身于外,一跃成为毫无争议的主角;从被排斥在外,到其发展模式被认同,并在人类文明历史中开辟一个新的篇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一产生就具有世界性。新加坡《联合早报》2008年11月25日刊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意味着什么”的文章。文章讲到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意义。他说:“中国模式既具有世界性,也具有中国性。因此,在讨论中国模式时,光强调国际性或者光强调地方性(中国特色)都不是很科学的。具有国际性,表明中国的发展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达国家都具有参照意义;而中国性则表明各国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参照中国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的贡献体现在对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印度总理辛格2008年1月1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说,声称中国的改革推动了印度的发展。他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外经济开放使中国深深受益,也使印度深深受益,印度正在发生着变化。我承认,中国的成功是促进变化的一种动力,这一进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于1991年深入发展。”孟加拉国报纸《今日新闻》主编里亚祖丁·艾哈迈德近30年里对中国进行过7次访问,亲眼见证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他2009年7月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政府将发展经济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都坚定发展的方针,这一做法很值得孟加拉国政府学习和效仿。2009年5月7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里金钠·艾布拉米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模式”首先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实用的模式”,是增长的模式,它还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他认为,“中国模式”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经济发展,保持了社会稳定,这对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虽然这些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国情有所不同,“中国模式”也许不完全适用,但“中国模式”的出现毕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倡导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的贡献体现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直接投资。据全球最大财经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Reuters)发表的报告称,2009年1月1日到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2月份之后,中国企业的大规模海外并购案更是风起云涌。先是中铝宣布195亿美元注资全球矿业巨头力拓方案,若不是力拓最终毁约,险些成就了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接着是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世界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FMG17.34%的股权,成为它的第二大股东;鞍钢入股澳洲矿企Gindalbie;中国五矿集团以13.86亿美元100%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主要资产的交易获得成功;吉利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中石油完成对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收购;中石化收购Addax石油公司,总价达82.7亿加元(合72.4亿美元),创下中企海外并购新纪录;苏宁电器注资控股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Laox公司,成为第一家收购日本上市公司的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6月19日)。中国国家发改委2009年7月10日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收购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部分股权项目于今年6月通过核准,中石油将收购大阪炼厂的49%股权。新日本石油公司位于日本西部城市大阪,是日本最大的石油进口商和营销商,也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炼商,日加工量为11.5万桶,拥有9家炼油厂,石油提炼能力超过130万桶/天。该公司在日本汽油市场占有23%的份额,经营13100多个加油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世界的贡献体现在当亚洲经济、世界经济出现危机时中国始终是一支稳定的“金锚”。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安排的框架内并通过双边渠道,向泰国等国提供了总额超过40亿美元的援助,向印尼等国提供了出口信贷和紧急无偿药品援助。当时,全世界几乎异口同声地宣称:人民币应当贬值,否则中国经济将面临灭顶之灾。然而,中国政府经过多方面权衡,在出口增长率下降、国内需求不振、失业增多和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本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承受了巨大压力,付出了很大代价。为了表明诚意,中国政府还收窄了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区间。中国领导人多次宣布人民币不贬值。在1998年3月19日,朱镕基当选总理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先就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此举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008年底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推出了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80亿美元)的刺激经济扩张的十项措施。在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的当天,全球股市应声而涨,亚洲股市更是表现活跃。中国推出的4万亿投资,不仅可以拉动内需,还有助于平衡全球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已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些外媒也这样评价这4万亿:不但是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的大规模救市,实际上也是对世界进行救市。《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市场都为中国政府日前宣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欢呼,这不无理由。《人民日报》记者史克栋于2009年7月5日专访了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主管对外贸易的副部长阿多尔福·乌尔索。谈到双边经贸关系时,乌尔索高兴地说,意中经贸关系已发生质的变化。中国不仅仅是意大利产品的出口市场,两国已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竞争与合作的伙伴关系。近年来,中国在意的投资不断增加。意大利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投资,尤其在新能源开发、旅游业等方面的投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意大利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与2008年同期相比,5月份意对外出口总额下降19%,但对中国的出口获得喜人成绩,增长了18.9%,可谓一枝独秀。该成绩使意大利企业家感到中国是他们走出困境的希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以其独创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这一道路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是具有光明未来的道路。

标签:;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_文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