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论文_徐晓斓

(马尾开发区医院 福建福州 35007)

摘要:目的 探析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用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像,且将其分组观察,即干预组(n=50,护理标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干预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 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显著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显著强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价值

前言

在每一个医院中,手术室属于特殊的存在,是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也是专门抢救、治疗患者的一个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任务重,消耗时间长,并且效率非常高。因此,若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稍微出现一点差错或者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均有可能会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产生,同时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事件[1]。所以,为了能够显著减少医疗纠纷事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一定要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护理标识于手术室中是普遍存在的,其既可以警示医护人员,还可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进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2]。本文通过探析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像,且将其分组观察,即干预组(n=50,护理标识)与对照组(n=50,常规护理)。在干预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1~60岁不等,平均年龄45.25±1.05岁。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1~59岁不等,平均年龄45.85±1.24岁。排除无法语言交流者、精神功能障碍者、哺乳期女性、孕妇、随访失联者。全部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基本信息知情且同意参与。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其差异甚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统一手术室护理标识,如:标牌、腕带、色牌、标图、标语等),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1.2.1患者标识

在开展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将每一位患者的详细资料填写在记录表上。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腕带是一种身份标识,每一种颜色显示每一位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如:普通患者的腕带标识为蓝色;重症患者的腕带标识为红色;患儿的腕带标识为粉蓝色,故而,护理人员必须要检查患者是否已经将腕带佩戴好。当患者被推送进手术室后,手术护理人员需及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实施详细的核对。因大部分的患者需要在手术过程中建立2个以上的输液通道,护理人员若是态度不严谨,很容易在这方面的护理发生失误,所以,为能防止发生失误,可把放置时间、标识名称摆在显眼的地方。

1.2.2环境标识

在常规的手术室明确划分有多个功能作用不一的区域,因此,在进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工作准备时必须要将标识张贴好。此外,手术室环境应根据相关的要求进行明确的标识,如,污染区标识颜色为红色,无菌区标识颜色为绿色等。

1.2.3药物标识

①过敏药物标识:针对部分对青霉素等类型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可选取长方形标牌明确写明其对哪一类药物过敏,病房护理人员和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工作后,须记得将其带进手术间,并在输液架上悬挂,以此对医务人员进行提醒。②普通药物警示标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对手术中需要使用到的治疗药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可采用各种色彩粘贴于不同的注射器上、或是采用形状不一的标签对其进行区分,同时标签上应明确将药品名称、使用剂量、使用期限以及浓度等写出来。③手术中用药警示标识:在开展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由于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因而产生较大的压力,这个现象的存在极易导致其在取药的过程中发生取错包装几乎一致的药物,因此,为防止护理人员将药物取错,应使用各种颜色标识输注类药物,其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药物名称、用途、使用时间等。如:外用药物标识的颜色为蓝色、内服药物标识的颜色为红色等。这些在放置手术手术室之前应当使用高压进行灭菌消毒后再使用于手术台。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价内容主要有护理技巧、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等。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89~71分,不满意:70分以下,分值愈高满意程度越好。非常满意率+满意率=总满意率)及护理风险事件(患者接错、用药错误、意外事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 )形式显示,取t实施检验,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等计数资料则选 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小于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

见表1,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对应值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应用护理标识于手术室风险管理中,既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可显著强化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优化护理质量[3]。患者标识可有效为患者治疗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降低接错事件、药物使用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4]。药物标识能够对医护人员产生警示的功能,能使其对患者所使用的特殊药品进行详细的核查,特别是手术中需要使用到的治疗药物,一旦不小使用错误的治疗药物,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应针对一些包装比较相近的治疗药物进行张贴各种颜色不一的标签,可显著降低药物使用错误的概率;而环境标识,可以有效引导医护人员准确分辨手术室中的无菌区以及非无菌区,以此增强医护人员的警觉性,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5]。在本研究中,经2.0结果可知,可知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标识于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美东.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4):224-226.

[2]麻晶.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6):114-116.

[3]谢春红,黄莉华,赖美梅.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01):233-234.

[4]王佩佩,陈丽丽,卢鸯鸯.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8):64-65.

[5]刘英妮,文孝群.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10-211.

论文作者:徐晓斓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探析护理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论文_徐晓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