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校聘县管政策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论文_徐计之

关于教师校聘县管政策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论文_徐计之

(郑州大学,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450001)

摘要:作为我国教师群体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校聘县管的出现真正的让教师从“校管”走向了“县管”,这一项重大的变革不仅能够推动县级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有效落实,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化解现阶段县域内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我国教师校聘县管现状、实施困境以及对教师群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师;县管校聘;影响

1.教师校聘县管现状

2014年9月,国家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于县(区)内的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全面部署,同时还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要针对义务教育教师群体开展“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2015年首批“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申报成功,根据教育部的管理改革计划部署,首次实行改革示范的区域包括了北京、吉林等地的19个区域。

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例如在一些地方区域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基础教育资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县管校聘”制度的实行,将教师轮岗制度正式提上日程,同时也能够逐渐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破交流轮岗管理体制的障碍。但是纵观全国,这一制度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以安徽省为例,2016年6月,整个安徽省教师招聘中出现了200多个职位无人报名的现象,而同年6月,安徽省教育厅出台了培养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政策,计划培养3000名左右,尽管政策制度非常优厚,但是仍然出现了80%左右的报名空缺。

从安徽省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县管校聘”尽管在制度改革上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现阶段的实施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教师短缺等问题。

2.教师校聘县管政策对教师群体的影响

2.1不再固定编制

从我国义务教育整体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学校仍然存在比较普遍的“超编缺教师”问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与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有关,例如很多农村地区可以说整个学校才能够赶上省级学校的规定班级数额,但是并不能因为人数的限制就采取混合办班的方法,故而就会出现“教师超编”的现象,而教师校聘县管政策的实行,能够有效地避免这种问题,“县管校聘”制度下,教育部门规定在核定的编制总量之内,根据不同情况会将教师分配到不同的学校,对教师群体实行动态调整,与此同时地区教育管理部门还需要确定该区域每一年所需要编入的教师计划总量,所以就不会再出现上述情况。

2.2中小学新任教师实行公开招聘,增加学校的话语权

对于中小学而言,这一制度的落地能够更好地提升学校内部用人机制科学化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的业绩考核,并且教师的业绩考核还会作为岗位调整、工资调整以及合同调整的依据,进一步的完善现有的教师群体竞争性用人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中小学现有的人才活力。

从整体上来讲,不论是教师群体,还是学校本身,“县管校聘”政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和优越性,然而这一政策同样会面临一些隐忧。首先从政策本身的初衷来讲,教师本身是归县(区)统一管理,而对应的学校根据自身教师结构需求从整个县级区域内聘请所需的教师人才,这种流程能够有效地解决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现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面临一些隐忧,例如缺乏对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监督和约束,或者是出现安徽省的状况,所以这一政策的实行同样需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尤其是要注重实施过程的规范和监督机制的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教师校聘县管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

3.1提升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财权和事权

义务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尤其是对于我国而言,所以必须要求各个行政部门的协调配合,而作为教育改革制度执行的“主力部队”,教育行政部门本身就存在很多弱势点,例如财政预算、岗位设置、聘用管理等方面话语权不足,以至于教育资源调配无法有效实行,而针对这种问题,尤其是在校聘县管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在财权以及事权方面的“话语权”,这样能够为教育部门履行自身职责提供更多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保障。具体来讲要逐步地提升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经费预算编制、经费使用管理以及教师资源调配方面的“话语权”,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在整个政府部门结构中的弱势地位,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利用和按时供应,更好的帮助县级和地方对于教师资源的合理调配和统筹规划。

3.2强化学校自身的枢纽功能

从整个教育系统结构来看,学校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和沟通协调者,所以强化学校自身的枢纽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学校对于教师流动工作的执行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配合校聘县管政策的实行,必须要强化学校的枢纽功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强化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沟通,保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流动性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标准与县级学校实际状况相协调,逐步的提升校管校聘政策的执行力度和可操作性,例如苏州的教师管理服务中心,就是专门针对县级教师流动工作所成立的,该服务中心人员构成既有学校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有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其二、开展教师流动工作过程中,学校要保证整个实施过程公开、公正、透明、规范、有序,对于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要实行统一的标准,让教师自己填写流动意向,之后学校再根据教师的意向以及个人情况(如居住地、家庭状况等)来确定最终的流动对象;

其三、做好流动工作过程中的教师对接工作,尤其是针对流入学校的教师要做好组织文化融入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对流动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及时了解流动教师的生活、心理需求,最大限度的给予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为了让流动教师尽快的融入到新环境中,可以让这部分教师参与到学校改革规划、日常工作目标制定等工作中,更快的帮助流动教师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工作热情。

3.3切实的保障教师群体的权益

首先要加快完善教师流动激励保障机制,让流动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如以县级区域为单位,统一区域内的教师工资待遇,同时在此基础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可以适当的参与到流动教师各项经费预算工作中,根据区域内的教育实力合理的划分教育分区,根据不同等级的学校结对划分教师津贴不住标准;

其次可以将教师代表实质性的纳入到县级教师流动实施细则规划中,一方面从县级区域内选择对教育政策比较熟悉、相关问题处理能力较强的教师,共同组建区域教师委员会,参与到县级区域教师流动政策方案制定和规划中;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平台,向县级区域内的教师群体征求流动教师工作方案意见,县级政府部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构建网络平台,并做好网络媒体宣传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的参与度,甚至可以给提供参考意见的教师一定的奖励,同时针对争议较多的制度条款要及时的做出修改,保证教师流动政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4.结论

总的来说,教师校聘县管政策作为一项重大的变革,其存在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正如“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所言,任何改革都需要一定的过程,从示范到执行、从执行到完善需要不断地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所以说“县管校聘”既是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时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未来的执行需要不断地突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卢乃桂.“县管校聘”模式下的轮岗教师管理审思[J].教育研究,2018,39(02):58-63.

[2]方征,谢辰.“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的实施困境与改进[J].教育发展研究,2016,36(08):72-76.

论文作者:徐计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关于教师校聘县管政策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论文_徐计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