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黎耀丹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黎耀丹

黎耀丹

广东新粤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是交通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许多交通施工工程中,仍存在施工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文章首先对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前期准备不足、材料质量不过关、缺乏过程监管、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期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字: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前言: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交通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客观上增加了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只有不断对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加以改进,构建完整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建设成效。因此,有必要对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一、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前期准备不足

在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的规划管理以及施工设计等活动,对实际施工过程有直接影响。如果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不符,或施工工艺技术不够详细,未在施工前完成现场布置等工作,则会影响正常施工的进行。如果施工设计人员没有到现场进行充分考察,掌握的数据资料不全面,容易导致施工计划与实际的限制条件存在冲突,进而导致计划方案失效。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还容易因工程变更引发大量的成本损失。此外,由于在施工前未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工作,也给交通工程施工留下了巨大隐患。

(二)材料质量不过关

交通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对工程建设质量影响重大,如果材料质量自身不符合要求,必然会导致工程施工出现问题。交通工程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混凝土、沥青、水泥、钢筋笼等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标准。在工程管理的不同环节,包括前期的设计管理、采购管理,再到施工现场管理,都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员不够重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材料质量检查工作。另一方面材料质量检查的具体操作不够专业,难以有效发现材料质量问题。最终导致不合格材料入场,对工程质量造成负面影响[1]。

(三)缺乏施工过程监管

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是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及时开展现场监督检查,能够提前发现大部分质量问题,并对工程施工技术等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因无法通过验收而返工重建。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普遍存在人员配置不足、管理覆盖面不足等问题。未能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施工过程,对于发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处理,反而盲目追赶施工进度,容易引发严重后果[2]。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有完整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和保障。包括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明确技术质量标准、落实管理监督责任等。但许多工程并没有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缺少制度约束,管理随意性较高。特别是由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许多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未实际开展,出现问题也难以履行问责机制[3]。

二、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施工现场布置及技术交底工作

在交通工程正式实施前,需要合理进行项目规划,做好现场布置等方面的工作,以满足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项目施工计划是工程施工的操作指南,要求细化施工计划书,明确不同专业施工的流程顺序,并对现场施工作业面进行合理规划。但是在许多交通工程中,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施工计划及相关设计资料的审核管理,确保设计内容的合理性与详细性。其次应重点检查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包括临时用电线路、临时道路、消防设施、安全标志等的布设。仔细与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确保每个作业面都能够达到施工条件。然后提前完成材料、设备、人员的组织调配工作,在现场开展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然后以考核的形式进行评价,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针对前期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调整,或对现场布置情况进行完善。尽可能将质量隐患在前期准备阶段加以排除,避免对实际施工的开展产生影响。

(二)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

施工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始终。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确定施工材料的性能指标,以及施工设备的型号、规格等。比如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然后根据施工工艺的具体需要,明确其抗渗性、抗冻性等指标。在采购管理环节,则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材料性能标准,购入合格的材料,并对产品合格证书、生产检测报告等进行检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需要重点加强对材料入场环节的监督管理,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对同批号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抽检数量符合要求,抽检方法符合随机性原则。如果在抽检过程中不合格材料的占比超过允许范围,则应增加抽检数量,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退换或废弃处理。严谨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否则不仅会引发质量问题,还容易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对于施工设备的管理也是如此,在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后,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检查,确保其使用状态良好。

(三)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

要提升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尤为重要。交通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也采取市场化项目运营方式,但是基于工程用途的重要性,在其建设工程中,需要接受多方主体的监管。除了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外,还要符合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最大化的发挥互补作用,做到现场监管无死角,随时掌握工程进行状态。此外,在工程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施工过程记录,搜集和整理现场签证,确保现场施工的规范化进行。在此方面,也需要发挥信息化管理工具的作用,比如通过在现场安装高清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自动完成一些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结合管理人员输入的信息,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提前发现质量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此情况下,能够有效提升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的反应速度,避免质量风险问题的集中爆发。

(四)健全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为了进一步规范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确保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在现阶段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加快健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首先应明确管理主体,详细分配各部门和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担的施工管理责任。然后根据责任分配情况,建立岗位考核制度,定期对各项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采取量化评价方法,更加具体的评定质量控制责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对于长期无法通过考核的人员,或因个人工作失误给工程造成严重损失的人员,应追究其相关责任,并采取劝退处理。对于能够发现质量问题、提供有效改进措施的人员,则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此情况下,能够有效激发人员工作主动性,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其具体问题展开分析,可以明确其形成原因及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管,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交通工程质量风险,提升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文茁.新形势下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控制[J].科技视界,2018(35):174-175.

[2]胡桂龙.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8):269-270.

[3]韩顺莉.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7):277.

论文作者:黎耀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黎耀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