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教育担负着整个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国家社会经济得以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石。但是随着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提升,要求技能人才不但掌握牢固的展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这就给职业教育中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前提。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德育 创新
一、德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必要性
1.德育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来展开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指向性较强。职业技能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直接明确,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较多。在此前提下,学生过早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极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大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力度。其次,为了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职业技术院校有义务加强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以求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适应新时期高素质人才要求。受传统教育模式与繁重升学压力的双重影响,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都注重在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方面,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德育培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3.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基本就业都处于企业的基层岗位,工作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对繁重的工作压力过大,适应性较差。而德育教育中的吃苦耐劳、踏实有效、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支柱,支撑着学生完成由在校生到职业人士的蜕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创新的措施
1.做好德育引导,培养教育情感。首先,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其次,做好学生的规范引导。再次,做好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
2.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职业院校每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身师德提升,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其次,职校德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创新和总结,要借助媒体、互联网和开会等时刻关注我国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发展动态。此外,还可以通过短期的进修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德育理论水平,并将最新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
3.确保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中职教育工作中,为了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保证学生符合当前的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具备的生活能力、专业技能、社会活动能力做出全方位的掌握和培养。在实际培养的时候,可以在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班主任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和创新,保证职业教育工作中新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用人机制、升学机制的影响,发现社会更加强调对普通教育的重视,未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在社会积极发展下,需要为中职学校创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帮助学生学会创业、就业等。另一方面,还要实现中职教育和企业培训工作的结合发展,全方位地掌握人才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保证在校企合作中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也能在以后充分应对就业。
三、职业教育中德育创新的实践
1.德育工作者要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选择德育教育内容,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化。从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就业出发,选择丰富的德育内容,能够让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更有针对性。在中职一年级,教师可以将文明礼貌与法制、心理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认识社会。在中职二年级,学生的心理较为疲惫,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教师可以将励志与理想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有针对性的内容,才能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
2.教育工作者要在创新方法的指导下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讲座,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形式。加强中职德育教育创新,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德育学习体验。像在讲解亲情与感恩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个与亲情相关的电影,让学生从电影情节中体会道理。学生自己体会到的道理更容易为其所接受,也更容易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品质。
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德育教育,特别是在新的时期。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民族的兴旺,让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做好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姣 对提高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神州,2017,(5)。
[2]王柯 王培亮 论德育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7,(92)。
论文作者:凤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中职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