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忠宇 贵州省余庆县箐口小学 56440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应以成就思想、丰富心智、提高灵魂、锻铸人格为己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为此,肤浅地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特别是在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含有爱国主义思想,有写英雄人物的,有写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有写歌颂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看、听、想、议几个环节,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新课开始时,教师怀着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的深情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美丽富饶,可爱极了!你能说出哪些风景胜地呢?”于是,学生从冰城哈尔滨讲到桂林山水,从风景秀丽的天山讲到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老师说:“是的,风景胜地遍布全国,祖国无处不美,现在请大家欣赏歌曲: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最后,老师说:现在我们一起去领略草原独特的风光吧!在兴趣盎然的听、说、读、议训练中,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草原图,沉浸在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之中。这样不仅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创作动机,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个道理,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引导学生从“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如《金色的鱼钩》,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班长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了下去。教这段话时,我抓住“硬”字让学生理解:“硬咽”是什么意思?老班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明白了,这里的“硬咽”是明明咽不下去,还要勉强往下咽,班长这样做是为了把鱼汤省下来给小战士吃,好让他们坚持走出草地。这样,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了老班长为了战友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受到了舍己为人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概括和小结,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素材,教学中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语言文字知识,使学生在接受正确知识的同时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骆驼和羊》一文的教学,从外形看骆驼大羊小,骆驼高羊矮;从各自的功能讲,骆驼和羊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要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义词“大——小、高——矮、长——短”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矛盾”的认识和片面看待问题的错误观点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朝着正确方向努力?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矛盾既有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统一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21世纪,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保已经成为与人类休戚相关的热门话题。实践表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技术,更要靠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除了地球别无去处;其次,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造成了那些危害,导致地球伤痕累累、不堪重负,其原因是我们人类人为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将来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我们该如何做呢?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的环境,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这样就使学生从小受到环保教育,增强了环保意识。
五、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地渗透法制教育。教学中,我积极开展“演讲、征文、讲故事、编课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良好习惯。比如开展“诚实与信任”演讲比赛,全班同学就这个主题收集了大量素材,较全面地讲述了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决心作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等系列活动, 增强了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意识。让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起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总而言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渗透德育教育,希望我们的努力工作能在新形势的大语文背景下谱写崭新的一页。
论文作者:孟忠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5
标签:学生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骆驼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