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哥达论文,纲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哥达纲领批判》(以下简称《哥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文献之一,写于1875年,距今已近120年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哥批》的基本思想,对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对《哥批》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旨在综述《哥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就某些观点谈一些个人的认识,以期推进对《哥批》的研究。
一、背景部分
关于“哥达合并”。学术界的评价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过大于功”论。因为哥达合并是拿原则作交易,是爱森纳赫派对拉萨尔派的无条件投降,使爱森纳赫派成了拉萨尔派;合并是用过高的代价换来的,太草率了,是下策;合并后两派一定会发生分裂。另一种是“功大于过”论。(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马列主义研究》1987年第2期,孙景峰文)认为第一,合并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它“不仅大大地加强了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能力动用这全部力量去反对共同敌人。”(《马恩选集》第3卷第379页)第二,合并本身取得了三大成就:承认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承认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通过了拥护工会的决议。这三大成就取代了拉萨尔派的民族国际兄弟联合、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敌视工会的立场。从这方面说,是拉萨尔派变成了爱森纳赫派。合并促进了党的发展壮大,这比一打完美无缺的纲领更重要。第三,同爱森纳赫派一样,“拉萨尔派是一个工人派别”,(《马恩全集》第32卷第609页)。随着德国的统一和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们在为自身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进行的斗争中,不应把力量消耗在兄弟相残之中,而应当把力量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去反对共同的敌人。两派的继续分裂只会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敌人。合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能实现合并,两派相互做点让步是值得的。两党的广大党员对合并是赞同的。第四,李卜克内西等人“也没有更多的见解”,(《哥批》第44页)制定不出更好的纲领,无所谓牺牲原则和拿原则做交易。
关于《哥达纲领》的评价。一种观点是完全否定。认为是一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是一个连文字也写得干瘪无力、杂乱无章、毫无联系、不合逻辑、丢丑的和腐朽的纲领,整个纲领都是些令人毛骨耸然的谬论,差不多每一个字都应当批判。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因为首先,无论是从爱森纳赫派领袖们的情况看,还是从马恩著作在德国的传播和被接受的情况看,或是从当时德国的局势看,都很难制定出一个内容科学的纲领,而当时的客观形势又迫切要求实现两派合并。《哥达纲领》是由两派共同起草、在合并大会上投票通过的,它“如实地反映了两个派别的理论观点”。(《1875年哥达合并大会史》第116页)其次,从内容上看,《哥达纲领》同受到肯定的《爱森纳赫纲领》和《爱尔福特纲领》大体接近。《爱森纳赫纲领》中也充满了“自由的人民国家”、“通过合作劳动消灭现存的生产方式”、“采取充分的劳动收入”等拉萨尔主义的词句,在国家问题上也含糊不清。《爱尔福特纲领》也没有谈到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也充满着“普遍、平等、直接的选举权”和“免费教育”及“免费诉讼”一类言词。再次,从《哥达纲领》的作用看,它并没有使党堕落,相反,它促进了党的觉醒、发展和壮大。因为工人阶级和它的敌人都对哥达纲领作了共产主义的解释。因此,哥达纲领不能作为评价当时德国工人运动水平的界碑。最后,从拉萨尔和拉萨尔主义看,虽然同社会主义者拉萨尔形影不离的是盅惑家的拉萨尔,虽然拉萨尔在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具有两重性,但拉萨尔唤醒了德国工人运动,“这是他的不朽的功绩。”(《马恩全集》第32卷第557页)他是老近卫军中的一个,是马克思“十分器重的人之一”。因此,不能因为他后来“策划了背叛”就认为他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是普鲁士王国的社会主义者。
关于《哥批》发表时的社会反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反响:一种是高赞扬,完全肯定。拉法格说,“马克思关于哥达纲领那篇文章好极了。”(《研究<哥批>参考资料》第235页,三联书店)奥地利社会民主党说,哥批“是一部杰作”,“是我们导师丰富遗著中最珍贵的部分”。(《马恩著作编译资料》1986,第8辑第59页)考茨基说,哥批“写得好极了”,是对拉萨尔主义的“毁灭性批判”。(《研究<哥批>参考资料》第184页)另一种是大肆歪曲,全盘否定。李卜克内西说,“工人不是学究,他并不是把每一个字都放到秤金的天平上去秤一秤;党的健全的理智并不在乎纲领的不精彩的用语和表达,它只注重社会民主党的实际的真正的目标”,“担心党将会堕落,合并纲领将使党毁灭,是没有根据的。”(同上第235页、240页)倍倍尔说,“如果在你最初通知我的时候,我预料到了马克思的信的内容,那我就要打电报给考茨基,要他拒绝发表”,这不仅因为我们“成了蠢人或骗子”,而且“我也不会同意对拉萨尔的猛烈攻击”。(同上第208页,209页)梅林说,“马克思平常他习惯于根据工人运动的重大成就来评价工人运动,这次却过分地把事物放到显微镜下面,在词句的笨拙、不适当、不准确这些小缺点后面寻找实际上不存在的险恶企图。”(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IV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86页)伯恩斯坦说,马克思的《哥批》是“在纲领草案的仅仅是有欠斟酌的措词后面真的去寻找‘拉萨尔派领袖们的弦外之音’了。”(《1875年哥达合并大会史》第116页)芝加哥《先驱报》说,马克思的《哥批》“是出于私人仇恨和忌妒”。(《研究<哥批>参考资料》第209页)》这种评价是不能令人同意的。
关于《哥批》在当时的直接作用。一种意见认为,《哥批》在当时起了很大的直接作用:它批判了《哥达纲领》的错误,第一次对拉萨尔主义进行了总清算;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问题上,由于马恩帮助,向拉萨尔派所作的让步已被纠正;莱比锡提案引用了《哥批》中的一些话,部分采纳了《哥批》的观点。另一种意义认为,《哥批》在当时基本上没有起积极的直接作用。因为其一,李卜克内西在当时虽然纠正了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问题上的让步,但这主要是因为李卜克内西本人一向是以坚持和实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荣的。其二,李卜克内西提案虽然引用了《哥批》的一批观点,但并不意味着他赞同这些观点,因为他声明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不是马克思派,不是拉萨尔派。他们是社会民主党人。”(同上,第232页)并认为,马克思在英国生活了近30年,不可能象他们在国内就地观察得那样透彻,马克思是从国外来领导德国工人运动,声言要反对个人迷信,不能信奉教条。而且,恩格斯逝世后,李卜克内西在故乡的工人大会上,仍把拉萨尔同马克思恩格斯并称为导师。由此看来,认为《哥批》的发表帮助和教育了李卜克内西等人是值得怀疑的:说发表《哥批》是为了帮助德国党制定一个科学的纲领是很难用事实来证明的;说发表《哥批》是为了破除对拉萨尔的迷信。这和恩格斯在《哥批》序言中的“道地的拉萨尔分子只是在国外还作为一些孤独的残余存在着,而《哥达纲领》甚至也被它的那些创造者们在哈雷当作完全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抛弃了”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二、论战部分
关于劳动是不是财富的源泉。经济学说史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其理由是: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这句话只有在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时才是正确的;对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避而不谈,是资产阶级说法,其结论在一切时代都被当时的社会制度的捍卫者所承认;纲领的作者们是不讲逻辑的,他们的目的是要把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作为一个口号写在党旗上。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财富是对满足社会需要而言的,只有对人有用的劳动产品才是财富(自然财富是例外)。物质财富只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对人有用的物质的具体形式是劳动创造的,是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第二,财富的源泉讲的是财富是怎么来的,讲的是财富的创造,讲的是财富的生产。劳动的自然制约性指的是自然界为财富的创造提供物质条件,而不是财富的源泉,就象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不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一样。第三,从逻辑上讲,“他自己不劳动,他就是靠别人劳动生活”这一论断的前提只能是“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从“劳动和自然界都是财富的源泉”的观点出发必然得出自然界的所有者不劳动,他就不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的结论,因为自然界是财富的一个源泉。第四,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是资产阶级说法也不确切。因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早就认为游牧、农作、渔捞和狩猎(即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参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版第22页)如果把资产阶级说法解释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回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要害问题,那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因为《哥达纲领》的第二段和第三段就直接论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形式的贫困和奴役的原因”,因而要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在一句话里把所有的内容讲完。
关于劳动资料为资产阶级所垄断。一种意见认为,劳动资料为资产阶级所垄断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是:地产在当时的德国并没有退居次要地位;这个观点抄自马恩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一文中的“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一语。但纲领的作者们却删去了“生活源泉”这一能指明劳动资料包括土地在内的补充语,因为是错误的:鼓吹劳动资料为资产阶级所垄断,是仅仅攻击资本家,而没有攻击土地所有者: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劳动资料为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所垄断。另一种意见认为,说劳动资料为资本家阶级所垄断也是可以的。因为其限定语为“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哥批》第22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土地所有者是属于资产阶级范畴的。因此说劳动资料为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所垄断也是不严密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个体经济,他们也占有一部分劳动资料;资本主义社会中也有租赁、承包、股份制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包括所有权垄断和经营权垄断在内的完全垄断不可能是唯一的和普遍的。“反动一帮”的用语表明,拉萨尔也攻击了土地所有者,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也包括土地在内。
关于铁的工资规律。铁的工资规律是拉萨尔在《公开答复》、《工人读本》、《论工人问题》等书中论述的。这是拉萨尔经济纲领和政治纲领的理论基础。从字面上看,说工资规律(经济规律)是铁的是可以的。从内容上说,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是错误的(论点、论据和结论错误)。从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废除铁的工资规律是胡说。从来源上看,铁的工资规律是抄来的,但是从哪里抄来的?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即新版《辞海》的观点认为,“铁的”这个词是从歌德的“永恒的、铁的、伟大的规律”的诗句中抄来的,论据是抄自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但这给人以拉萨尔进行了新的综合的感觉,铁的工资规律就成了拉萨尔的专利。第二种观点即梅林的观点,认为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的确是从《共产党宣言》中得来的,拉萨尔是跟着《共产党宣言》走的。(梅林《马克思传》第393页)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马克思的工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是从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的角度论述的,认为调节工资的规律是复杂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铁的工资规律是建立在资产阶级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是从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影响的角度来论述的,是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依据的,是以工资总额不变为前提的。第三种观点认为,铁的工资规律是斯密和李嘉图提出的,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理论是从李嘉图的著作中抄来的。(《延安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因为其一,恩格斯说,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的主要论据,限于不断地重复李嘉图的工资率。(《马恩全集》第16卷第237页)其二,拉萨尔自己承认,铁的工作规律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抄来的。他是从哪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抄来的?拉萨尔自己没有说明。但无论是从论点和论据看,还是从名称的含义看,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和李嘉图的工资法则惊人地一致。
关于自由国家的精神和道德基础。《哥批》对“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实施免费教育”、“科学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正常工作日”、“禁止童工”等条款也进行了尖锐批判,其观点也为我国学术界所接受。其实,这些观点还是可以讨论的。因为虽然这些条款是以“自由国家”为前提的,虽然自由国家的观点不对,但它并不是以资产阶级国家或普鲁士王国为前提的;《爱尔福特纲领》中也有类似的条款;资产阶级讲过的话或做过的事并非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都不能讲都不能做;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符合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也是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之一;科学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行政策;纲领条文应可能简短,“禁止童工”和“正常工作日”一类用语的含义在一定国家的一定时期是明确的,不然人们怎么会对《哥达纲领》作出共产主义的解释呢?
三、正面论述部分
关于过渡时期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在《哥批》中批判的中心是国家问题,并阐明了工人党纲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马克思本来就说得很明确,无产阶级专政是同过渡时期相联系的,过渡时期结束以后,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要了。因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半政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非政治国家,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国家消亡。但是,现实社会主义却需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于是人们就硬把“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小过渡时期,解释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发达阶段之间”的中过渡时期,或者解释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间”的大过渡时期。事实上,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同现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这一点是很清楚的,无须多论。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原理一般是接受的。但也有不同意见。第一种不同意见是无限发展阶段说。认为《哥批》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原理中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是不对称的,不符合社会发展是一个无限发展过程的原理;未来社会是一系列无限发展的圆圈,是一种无限的螺旋形的上升运动。但这种意见很难成立。因为“第一阶段”就是“低级阶段”,它同“高级阶段”是对应的;无限发展过程的原理并不要求一个社会有无限个发展阶段;“无限发展”也是有始有终的。第二种不同意见是三个阶段说。认为《哥批》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有“过渡时期”、“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三个发展阶段。这种观点很难使人同意。因为“第一阶段”的用语表明,“过渡时期”是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阶段的。如果说过渡时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同时又说社会主义是“第一阶段”,那共产主义社会不是有两个第一阶段了吗?列宁在《马克思主义论国家》中说的“三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不是说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本身有三个阶段。当然,这里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社会属性问题。根据马克思的过渡时期是两个社会之间的时期的观点和一个社会形态的诞生是以社会经济制度建立为标志的观点,过渡时期既不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它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和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第三种观点是五阶段说。有人根据马克思给勒泽尔的信,说马克思原来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有五个发展阶段。这种观点是望文生义的。因为撇开此信是否真实不说,勒泽尔转述的马克思的信的内容是说当时德国革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不是直接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阶段的;更重要的是五个阶段中的前两个阶段分别是指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时期和小资产阶级掌权的共和国阶段,显然是不能纳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后三个阶段和《哥批》中的阶段相对应,但第三阶段(过渡时期)也不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发展阶段。第四,社会主义是独立社会形态论。有人不同意共产主义两个阶段说,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非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基础结构和共产主义的政治经济结构有根本的差别,而政治经济结构的差别是区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不同、分配原则不同,不平等程度和差别程度不同,经济活动方式不同,上层建筑的国家的性质不同。由此看来,社会主义独立社会形态论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差别方面立论的。第五,大体论和绝对论。从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原理的运用看,也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大体论。认为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规律,主要是针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而言的,只是大体如此,并不是说任何国家和任何地区都必须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式。另一种是绝对论。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普遍的和绝对的,这以“万里长城论”、“二次革命论”、“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必经论”为代表。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动方式。马克思在《哥批》中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动方式是高度集中计划的产品经济(当然,马克思并没有用产品经济的概念)。起初,人们总是坚持这个论点,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的产品经济模式,但在生活实践中总是行不通。后来,人们说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现实社会主义是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的,不能用来检验高度集中计划的产品经济的对错。现在,人们基本上对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持否定态度。因为马恩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只是以机械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水平,把这种生产力水平无限地夸大,甚至认为它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生产力水平还高,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同时,马克思说,蒸汽磨标志着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列宁说,社会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这也说明,马列不是把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当作无限发展的抽象概念来使用的,而是作为反映当时历史现实的概念来论证他们的政治结论的。现在看来,机械化生产力水平上的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消灭商品经济,就是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水平,也消灭不了商品经济。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生产和需求日趋复杂多变,所有制形式很难单一化,人们的物质利益差别很难消除。
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曾受到单一全社会所有制论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在一段时期内盛行的“割资本主义尾巴”、搞“穷过渡”,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就是这种影响的重要表现。有一种观点认为,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双元所有制结构。这种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马恩的集体所有制,从一般含义上讲只是全社会所有制的另一种说法:从特殊含义上讲只是过渡性的“中间环节”的经营性集体,不能作为社会主义双元所有制结构的根据。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首先,马克思并没有使用“按劳分配”的提法,按劳分配是后人的概括。其次,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思想,吸取了勃雷的按劳取酬、等量劳动得到等量报酬、个人劳动将成为他所得的唯一决定因素、社会扣除、欧文的劳动券、按劳分配以直接社会劳动为前提、只能从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傅立叶的反对平均主义等观点。再次,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产品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有不同的特点,主要是产品经济中的劳动是直接的社会平均劳动,商品经济中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其计量尺度是净收入。
关于旧社会的痕迹。理论界也有不同见解。一种看法是,旧社会的痕迹是指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旧的社会分工、脑体对立、劳动还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产品分配中的同量劳动相交换、个人消费品分配中的事实上不平等的存在;精神道德方面指的是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的存在等。一种看法是,旧社会的痕迹是指由旧的生产关系决定的那些东西,其表现是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存在等。第三种看法是,旧社会的痕迹不仅包括第一种看法所指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完善的那些方面,而且包括各种非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和非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些痕迹不能通过政治上的“继续革命”和经济上的“穷过渡”来解决,只能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
综上可见,学术界不仅对哥达合并、对哥达纲领和《哥达纲领批判》发表的评价及其直接作用有不同看法,而且对《哥达纲领批判》中的某些观点也有不同的认识,但马克思揭示的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仍然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不倒的旗帜。因此,对《哥达纲领批判》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讨论,是有现实意义的。
收稿日期:1994-04-21
标签:哥达纲领批判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财富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 过渡时期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