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论文_吴海珠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论文_吴海珠

讷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讷河市 1613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对比研究,从而观察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1个月内经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与常规心电图检测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90例中按照金标准诊断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6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4.61%,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89.23%。结论: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于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要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动态心电图更为方便,操作风险更小。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近年研究证实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冠心病患者中颇为常见,在所谓正常人群中也有发现,冠心病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群中的一个高发疾患,在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又是其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类型,它是指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而无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的临床现象,它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或碎死,但如能及时检出将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自发性心绞痛或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也有很高的价值。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临床上用于协助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辅助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90例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46~79岁,平均(62.7±2.8)岁。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其中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72岁,其中有13例合并有糖尿病,32例合并有高血压,16例合并高血脂,6例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

1.2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COROSCOPE型西门子单C臂型X线机,经股动脉Judkin' s法造影并多体位投照。诊断标准为有一支或一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直径狭窄≥ 75%者诊断为冠心病,为阳性组。平板运动试验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ICARD 440电脑测试仪和burdickT500活动平板机,按Bruce方案进行。运动中、后连续监测并随时记录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采用Custo Port三通道固态监测Brentwood磁卡/磁带三通道监测仪、DM磁带三通道监测记录仪。监测中让患者记录1 d的活动、症状等,将信息输入电脑中,自动取样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对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计算。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90例中按照金标准诊断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6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4.61%,特异性为52.00%,符合率为75.55%;平板运动试验的敏感性为89.23%,特异性为60.00%,符合率为81.11%;常规心电图的敏感性为58.46%,特异性为36.00%,符合率为52.22%。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敏感性及诊断符合率均要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x2分别为8.94,11.23,P<0.05).

3.讨论

3.1心肌缺血的发病因素

无症状心肌缺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 与多种因素 有 关,主要有:心肌缺血 范 围小、程度较轻、有良好的侧支循环;体内β-内啡肽水平升高使疼痛感受性降低;心肌对慢性或重复性缺血的调节反应(冬眠心肌)使心肌代谢及收缩功能降低,从而降低了缺血的程度使心绞痛出现的几率减小。对于心肌而言,其整体的储存氧、物质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在运动中心脏需要大量的血液以及氧气的供给。冠状动脉病变尤其是变异性心绞痛,它是由于较大分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严重心肌缺血,临床表现为多在凌晨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运动试验多难以诊断。动态心电图弥补了这个不足。

3.2心机缺血的普遍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于多通道、大容量、抗干扰性能好的记录器的生产与应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其阳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也有了明显改善。[1]ST-T改变可由心肌缺血、除极异常、药物及生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病人运动或冠状动脉痉挛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能满足心肌的需求,出现心肌缺血。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等负荷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出现,为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3 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治疗

平板运动试验的心肌缺血是由于狭窄冠状动脉的氧供无法适应运动造成的氧需增加造成的,而动态心电图中心肌缺血与冠状动脉舒缩张力和/或血小板凝集有关,结合两者可检测出运动和自主神经作用下的心肌供血情况,明显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减少假阴性的发生。[2]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能大幅度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分别为82.11%和96.31%。若仅有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或动态心电图阳性,须结合临床资料全面考虑,注意排除假阳性的情况。在临床中评价心肌缺血及筛选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手段为进行平板运动试,这种筛查方式需要的条件要求较高,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在一般医院中不易进行普及,但因具有实用,无创,准确度高的特点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为首选。同样的平板运动试验也适用于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患者的筛查,在本次实验中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最高。

3.4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治疗

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就是心电图,但是其常规心电图由于患者无症状时一般不会就诊,而且记录时间短,不一定能及时呈现心肌缺血的表现。[3]但是动态心电图相对于常规心电图而言,不但具备无创、安全简便等优点,而且还能够记录更长时间、采集更为全面的心电信息,能够反映患者日常生活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缺血程度,初步定位以及心率、心律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漏诊的发生。虽然,在本次实验中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要小于平板运动试验,但是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春,杨艳萍,李旭明.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5):545-546.

[2] 张红.12导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2):334-336

[3] 彭乐芳,郑祥,杨华.平板运动 试 验 诊 断 冠 心 病 的 临床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4,23(2):102-104

论文作者:吴海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对比研究论文_吴海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