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好的钱驱出好”_劣币驱逐良币论文

面对“不好的钱驱出好”_劣币驱逐良币论文

面对“劣币驱逐良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许多人撰文批评当前新闻界的种种不良现象。最近又有人认为,媒体报道昆明一家餐馆的女大学生“人体宴”,是钻入了商家所策划的“圈套”。因为不管如何报道,是说它时尚还是说它荒唐,对商家而言,都是一种炒作,一个具有轰动效果的广告。因此呼吁媒体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保持理性云云。

这个意见当然不错,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样笼统地说好像于事无补。在传媒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这种道德诉求并非始自今日,由来久矣,然多年来收效甚微,其故何在?我想起“劣币驱逐良币”一语。这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原理,其意大致谓如果市场对货币的发行管制不力,任假币流入市场,流通的假币就会越来越多。假币当作真币用,则使真币的价值相当于假币而贬了值,于是人们就会不愿使用真币,将其收藏起来。这样,市场上的真币就被假币驱逐了。真货不敌假货,就隐含着这个道理。

目前的媒体市场,有许多论者以为是一个争夺“眼球”的时代。谁家的新闻稀奇古怪,谁家的新闻能满足社会普遍的好奇心和窥伺欲,常常能拔发行量之头筹,至于此类新闻的事实之真假、格调之高下,则无暇顾及了。而一些新闻价值高而比较严肃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反而不如上面的那类新闻引人注目。于是版面上猎奇媚俗的东西日益泛滥成灾,诸如明星秘闻、名人口角、官场奇案、商界骗局,暴力凶杀、色情诱引,还有千奇百怪的琐事、标新立异的高论,凡是能耸人耳目的东西,几乎无日无之。“人体宴”、“人乳案”之类,不过是其中小菜一二例而已。这些新闻在文字上往往不惜笔墨,款款道来,颇可读。不要说别人,就是在下,也会驻目一览。

假如有一家媒体为社会责任和净化风气计,对“人体宴”一类的新闻以为品位低俗,无补世风,不予刊登。那又如何呢?恐怕旁边大有人会大登特登。传播领域的喧嚣并不会因为一二家媒体的洁身自好而消歇,而规矩诚实的你,失去的却将是生死攸关的发行量与广告。这就回到了前面那“劣币”、“良币”的话头上来了。那些唯“耸人听闻”是图的媒体就好比“劣币”,而一些信誉卓著、恪守新闻真实的媒体又如“良币”。在这样一个现实的媒体市场中,“良币”如何应对得了“劣币”的包围呢?慢慢地,这“良币”也只能降低成色,向“劣币”靠拢。环顾当今的传媒,就连实力雄厚、地位优越的主流媒体上,都不免有媚俗猎奇的内容,又遑论一般的媒体?

作为大众传媒,当然应该讲究社会责任,但现实又是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环境,媒体的运行和生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媒体的良好信誉固然会给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而持久的影响,然而声誉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多年惨淡经营的自然结果,其间既包含着一代乃至几代采编人员共同努力的心血,也蕴含着大量源源不断的资金输入。试想,一家新生的普通市民报,要它恪守社会责任和真实原则,不迎合,不媚俗,恐怕其影响(姑且不说它的声誉)尚未形成而资金已经难以为继,它怎么能再维持下去呢?要避免关门大吉,应急之方只能去迎合市场。“良币”不敌“劣币”,反映了媒体的道德责任与现实处境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十分严峻而又难以回避的实际问题。

这样看来又使人觉得媒体好像很无奈,其实不然。面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我想各地的主流媒体完全可以担负起责任来。这是因为主流媒体享有优越的社会政治地位,拥有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而且多年来已经形成了相当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他们在世事纷繁、价值多元、人欲横流的现实环境中是中流砥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拒绝那些猎奇新闻、媚俗新闻、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主流媒体责无旁贷。他们有这样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力量能挽狂澜于既倒,真正显示出“良币”的价值与力量。曾经闹猛了一阵的“木子美”,许多主流媒体置之不理,如今已归于沉寂,就是范例。

不让“劣币驱逐良币”重演于新闻界,这既是主流媒体的责任,也是与其所享有的巨大的政治经济资源相应的一种义务。

标签:;  

面对“不好的钱驱出好”_劣币驱逐良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