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的“自我批评”_邓小平理论论文

浅析邓小平的“自我批评”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自我评论”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邓小平论文,简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国内外、党内外对邓小平评论的书刊、文章不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议论也很多。但见之于“自我评论”,仅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就有20多篇,40余处有所涉及。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本文择要并冒昧地加以简析。

一、“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1986年9月2日,在接受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电视采访谈话时,邓小平说:“我是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另一个名词叫共产主义,我们过去干革命,打天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因为有这么个信念,有这个理想。我们有理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我们才取得胜利。革命胜利以后搞建设,我们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搞四个现代化,人们常常忘记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做的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及页码)。

在实践中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呢?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马克思不能丢,列宁不能丢,毛泽东不能丢。但是,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实际相结合,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总是把马克思主义、列宁尊为自己的“老祖宗”,把毛泽东尊为当之无愧的“领袖和导师”,把周恩来总理、刘伯承元帅称之为“始终是我的兄长”和“相知甚深的合作者”。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始终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党人应象邓小平那样,信念坚定,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

二、“我不是完人”

1989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同中央两位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自我评论,我不是完人,也犯过很多错误,不是不犯错误的人,但是我问心无愧”。(第3卷,第301页)他在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娜·法拉奇谈话时又说:“我自己能够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包括毛泽东同志犯的有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也是好心犯的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没有。”(第2卷,第312页)1980年2月29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讲话中曾经说过:“我们应该承认,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大部分好嘛。”(第2卷,第242页)

这三处“自我评论”,充分体现邓小平对人、对事、对己的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也是他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在自身上的具体运用。反映了他的心襟宽阔的开拓精神和有“自知之明”的伟人品格。他说的“对半开”或“四六开”绝非是“错”与“对”,“不好”与“好”的比数关系,而是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为党和国家设计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制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一国两制”的构思等,均属他的巨大功绩,这是不能用“对半”或“四六”比数关系能概括的。

三、“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回答提问时说:“永远不要过分突出我个人。我所做的事,无非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愿望,党的这些政策也是由集体制定的。在‘文化大革命’前,我也是党的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那时候的一些错误我也要负责的,世界上没有完人嘛。”(第3卷,第151页)

1986年9月2日,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一文中说:“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我从来不赞成给我写传。……如果要写传,应该写自己办的好事,也应该写自己办的不好的事,甚至是错事。”(第3卷,第173页)

1988年9月5日,在《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一文中又说:“我个人做了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方针政策。”我认为,过分夸大个人作用是不对的。”(第3卷,第272、273页)

1989年6月16日,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现在看起来,我的分量太重,对国家和党不利,有一天就会很危险。国际上好多国家把对华政策放在我是不是病倒了或者死去了上面。我多年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第3卷,第310-3111页)同年9月4日,邓小平又对中央负责同志说:“对我的评价,不要过分夸张,不要份量太重。有的把我的规格放在毛主席之上,这就不好了。我很怕有这样的东西,名誉太高了是个负担。我退休方式要简化,死后丧事也要简化,拜托你们了。”(第3卷,第317页)前述这些“自我评论”充分说明邓小平是一贯反对神化个人、崇拜个人等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并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是一代伟人的表率,他是全党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四、“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

1988年9日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说:“人总是要死的。哪一天我不在了,好象中国就丢了灵魂,这种看法不好。我在有生之年还可以做些事,但希望自己从政治舞台上慢慢消失。”(第3卷,第273页)

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中又说:“作为一个为共产主义事业和国家的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党员和老公民,我的生命是属于党、属于国家的。退下来以后,我将继续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第3卷,第323页)同年11月12日在会见军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还说:“我虽然离开了军队,并且退休了,但是我还是关注我们党的事业,关注国家的事业,关注军队的前景。”(同上,第335页)12月1日和10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代表团和美国总统特使谈话再次表示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关注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请特使转告布什总统,在东方的中国有一位退休老人,关心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第3卷,第351页)

邓小平的这些“自我评论”是一个伟人的肺腑之言,他把他个人的生命同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把他退下来的个人生活同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了一个伟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献身精神和崇高品格。

从前述的一些“自我评论”、“自我评价”、“自我评说”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邓小平“自评”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具有“实事求是、客观真实性”的特点。评述的内容既不夸张,也不隐讳,对人对己总是采取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这是历史上杰出领袖人物一般难以做到的。象邓小平这样艰难曲折经历的伟人,能终始一贯做到这一点,实为难得。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和他的“自评”的核心都体现了这种“客观求实”的真实性。

第二、具有尊重历史、注重务实的特点。可以说,邓小平“自评”内容的各个方面,都是他亲身经历和已经做到了的事情。这里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评价,对自己一生的评价,特别是对个人经历中的“三落三起”的评述,以及他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交待等等,邓小平都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为要求来进行“自评”的。所以,读了邓小平“自评”,使人倍感亲切,令人非常信服。

第三、具有含义深刻,富有永恒哲理的特点。邓小平的“自我评论”是《邓小平文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自我评论”的深度、广度并不亚于“邓选”中的其他论述,不仅有反映他个人的经验、经历的具体事实,而且也有直接反映党和国家、人民事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邓小平退下来以后所作出的许多“自评”、“寄语”,含义非常深刻。比如,他在同第三代领导集体谈话时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紧要的时期,我们在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在谈到我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今后会不会变的问题时邓小平说:不管我在不在,不管我是否还担职务,十年来由我主持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绝对不会改变。我相信我的同事们会这样做。同时,他还反复强调,今后“变不变”,归根到底取决于“对不对”,人民是不是得到利益,人民是不是高兴,人民是不是满意,人民是不是拥护,人民是不是答应,人民是不是赞成。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谁也变不得,谁也变不了。这些令人深思的“自我评说”不仅表现了邓小平对自己理论和实践的坚定信念,而且体现了他对未来的科学预测。

邓小平的“自我评论”是一个伟人的自我写照,是一份令人深受教益的好教材,是党的建设的宝贵思想财富,他的伟大思想和言行将永远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全体共产党员学习和深思。

标签:;  ;  ;  ;  ;  

浅析邓小平的“自我批评”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