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新阶段论文,产业升级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与80年代以前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中国正在进入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
一、从产业间比例调整到深层的产业结构调整
50~70年代,中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重工业增长大大快于轻工业和农业,因而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1952~1979年,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5.3%提高到41.3%,平均每10年增加10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35.5%提高到56.3%,平均每10年增加8个百分点。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如此大幅度的产业结构变迁,在世界产业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见表1)。
表1 50~70年代重工业优先增长
年份
重工业产值
占工农业总产值的% 占工业总产值的%
195215.3 35.5
196530.4 51.6
197036.4 53.9
197941.3 56.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
重工业的优先增长虽然对奠定中国工业化的基础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也导致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消费品供应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发展的动力下降,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困难。因此,必须实行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实行鼓励轻工业更快发展的政策,以缓解严重的产业结构矛盾。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的重心向轻工业倾斜。1979~1990年,重工业的年增长率为10.3%,轻工业则达到13.9%。连续10多年的轻工业高速增长,使轻重工业的比例发生明显的变化。到1990年,轻工业的比重提高到49.4%,重工业的比重下降到50.6%。
到90年代初,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矛盾基本解决。市场供应大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另一个产业结构问题又突出起来,即加工工业增长过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能源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14.1%下降到1988年的9%。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同加工工业之比从1978年的1∶0.96下降到1988年的1∶1.67。许多加工企业缺电、缺煤、缺油、缺钢材。交通运输越来越紧张。通讯设施满足不了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据统计,由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存在的严重“瓶颈”,全国加工工业30%左右的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作用,国民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为了缓解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与加工工业的结构失衡,从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加强了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加之在价格政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基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能源、交通、通讯等“瓶颈”产业,投资强度加大、生产能力增强、供给增长加快:1991~1995年,能源生产逐年增长,能源生产弹性系数逐年增大(见表2):运输邮电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城乡电话大幅度增长(参见表3)。1993~1995年,各行业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增长幅度最大的6个行业是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煤炭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这6个行业基本上都属基础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使重工业的比重呈增大趋势。1995年,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又提高到56%。
表2 90年代的能源供应
年份
能源生产比上年增长%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19910.9 0.10
19922.3 0.16
19933.6 0.31
19946.9 0.56
19958.4 0.8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
表3运输邮电投资比重及城乡电话增长率
年份 运输邮电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占
市内电话增长率 农村电话增长率
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 (%)
(%)
1991 16.1%
24.5 18.9
1992 15.2%
37.2 29.9
1993 19.5%
52.9 43.9
1994 21.3%
59.6 48.2
1995 21.4%
45.3 67.2
资料来源:同表2
二、从计划配置的结构调整到企业自主的结构调整
80年代以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主要解决各大类产业之间的比例失调问题。所以,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计划的资源配置功能。国家的产业调整措施主要是,对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实行倾斜政策,包括将国家直接掌握的资金投入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源投向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等。
90年代以来,随着各产业深层结构矛盾的突出,国家计划的资源配置功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作用下降了。每一家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是国家的计划安排,来进行自主性的生产结构调整。目前,中国的各个产业或工业部门,如纺织、轻工、冶金、机械、电子等等,无不面临着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艰巨任务。而各个产业或工业部门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只能主要依靠各个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来实现。即使是国有企业,国家也无法告诉或指导每一家企业应该向哪个方向以及怎样实现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纺织、轻工、家电、包装、钢铁、汽车等行业,产品积压严重,生产能力过剩。有不少厂家的开工率仅为30~50%。全国有28个地区生产汽车。在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中,1996年1~9月份,有47%的企业汽车产量不过1000辆,有65%的企业生产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而全国的汽车库存量已达11.6万辆。[①]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这种不适应,绝不是通过国家计划调节所能解决的。根本的解决途径是依靠企业的自主行为,通过各个企业所作出的适应性战略调整,达到产业结构的总体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入新阶段,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许多企业都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形势。一般来说,较早实行对外开放和较先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和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优势,而改革开放步伐较慢的地区和企业,面对新的形势普遍感觉困难重重。
当然,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新形势下表现得步履艰难或力不从心,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企业负担沉重、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技术进步机制没有形成以及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的缺乏等。
总之,当前中国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虽然仍然需要有国家的产业结构政策的指导,但在更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企业的自主性行为。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实现机制,正在从主要依靠国家的政策行为,转变为主要依靠企业的策略行为。
三、从宏观平衡导向到市场竞争导向
80年代以前的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实现产业间的总体结构平衡。最迫切的任务首先是克服产业“瓶颈”,其次是填补产业“空白”。当时的产业结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补短”(即弥补产业短线,克服供应短缺)为目标的。因此,产业调整和升级具有明显的“宏观平衡导向”性质。所以,当时,产业间结构的比例调整比产业结构的升级更为迫切和重要。
90年代以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主要目标,已经主要不是“补短”和实现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比例的平衡,而是各个产业中的各家企业必须在市场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也就是必须使生产结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构。而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的性质。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不仅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例如,确定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或产品),而且决定性地依赖于企业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即使是对于传统产业纺织业,其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实质也是市场竞争优势的比较,而不仅仅是确定纺织业规模应该有多大的问题。国有纺织企业之所以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固然是因为有个市场容量限制问题,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要素成本结构的变化,国有纺织企业必须退出自己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让位于更具竞争力的乡镇企业),去开拓可以发挥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产品或向纺织业以外的产业发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90年代中国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不仅面向国内的市场竞争,而且突出地面临着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
80年代以前,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结构差异。我国产品与主要贸易国伙伴之间,存在很强的比较利益关系。基本的国际分工关系是:我国以初级产品换取外国的制成品。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同世界主要工业生产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加之当时实行较严格的保护政策,所以,外国的一般工业品很难进入我国的工业消费品市场。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产业升级和技术扩散导致我国工业品的档次与其他工业生产国逐渐接近,差异性缩小,替代性增强。而可替代性越强,工业品之间的市场竞争就越激烈。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商品的需求结构也逐渐与其他国家相接近。例如,过去,我国主要生产和消费低档工业品。外国的电视机、照相机、电冰箱等对我国大多数居民来说是“奢侈品”。现在,我国居民也要购买电视机、照相机、电冰箱等高档商品。于是,所有的工业生产国,尤其是工业大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都看中了中国这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但在此时,我国也建立了许多生产这类高档商品的工业企业,而且,生产能力迅速扩大。到90年代,我国已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市场容量第一次成为关系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之,十几年来,我国经济与其他主要工业生产国之间的结构特征差异和比较利益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不可避免地,我国与其他工业品生产国之间的产业竞争大大增强了。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工业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在工业品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这使得工业品的国际竞争更加白热化。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都凸显出来。因而,只具有单方面优势的产品(大多数传统产品都是如此)不再能保持其国际竞争力。
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产业发现,如果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此大大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就将失去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必然会伴随着更多的风险和痛苦:企业兼并、破产、资产重组、损失、工人下岗、失业……。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开放的市场经济的道路,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才能完成这一阶段的产业调整和升级过程,实现结构优化和经济资源的更有效配置。
四、必须在扩大开放中提高产业升级的能力
由于中国经济日益走向开放,封闭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体系转变,所以,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必须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得以实现。通过对外开放,参加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促使民族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使生产结构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及其变化,从而达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1.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
例如纺织工业。虽然这类传统产业仍然能够保持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但必须进一步调整结构,才能保持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国和出口国。1995年,我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810万吨,服装产量82亿件,均为世界第一。但是,近年来纺织行业的成本价格优势正在减弱,经济效益下降。1995年,全国国有纺织企业亏损70亿元,服装工业的亏损面达57%。因此,传统产业也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形势。
2.我国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比较优势因素不强的产业
例如饮料工业,正在受到外国名牌产品(包括进口的和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强大攻击和围困。不仅难以大规模进入国外市场,而且,如何稳固本国市场也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与外国公司合资,可以使中国的企业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如何通过同外国公司的合资和合作,提高民族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完全失去自我,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3.技术成熟、已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产业
例如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空调器等,在获得了十几年的长足发展的基础上,目前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中国的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但是,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同在,技术引进过程伴随着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在国际合作(包括合资、合作、购买技术等)与自主研究开发之间作出合理的权衡和选择。
4.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
这类产业正面临着很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和产业升级的挑战。例如彩色电视机产业,80年代以来产品结构迅速升级,上市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电子基础元器件工业薄弱,核心技术仍被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而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实力不强。所以,如何实现进一步的产业升级,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5.技术含量高、尚未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例如汽车工业,以及电子计算机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中国自己的民族产业,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这些产业的发展更需要获得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但是,同时也遇到外国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国家保护,国内市场的开放也可以有一个过渡期。但是,即使有国家保护,实际上也不可能回避国际竞争的冲击。而且,任何产业都不可能也不应该长期受到国家保护。所以,这些产业也必须在逐步扩大开放中,尽快提高产业升级的能力,在不长的过渡期内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迎接开放条件下的国际竞争。
结论:进入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演变,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进入了企业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实现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使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及其变化相适应这样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和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形成一种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达到产业发展的目标。这种新体制和新机制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大规模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实现产业成长、壮大、不断升级以及地区间梯度转移的良性循环。
注释:
[①]《中国经营报》,1996年12月10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