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组”与联合国改革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名人小组”与联合国改革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名人小组”与联合国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组论文,名人论文,联合国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1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致信第58届联大主席亨特,通告已组建了一个高级别名人 小组,其任务是研究全球面临的重大威胁和挑战及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并于2004年第59 届联大前拿出报告。安南的这一决定标志着联合国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

联合国改革问题由来已久,而对伊战争无疑是联合国新一轮改革的“催化剂”。伊战 使联合国陷入窘境,但也打破了联合国改革的僵局,促使国际社会及安南本人下决心改 变现状,进行新一轮改革。自联合国创立以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地 位受到挑战已不是第一次。但伊战使《宪章》原则和联合国地位遭到的挑战及产生的后 果都是空前的。正如安南在其工作报告中所说,“在过去的一年里,联合国集体安全体 系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人们对集体应对共同问题和挑战的信心遭到了破坏。同时,国际 社会对其当前面对及将来可能面对挑战程度和性质产生了深刻分歧”(注:安南:“关 于联合国工作报告——导言”,2003年8月28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

kuaixun/435822.htm)。安南据此认为,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伊拉克战争已将联合国 推向一个“岔路口”,正像1945年联合国刚成立时那样,这个世界性组织目前正面临一 个决定性时刻。(注:The Secretary-General address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New

York,23 September2003.http://www.un.org/webcast/ga/58/statements/sg2eng0309 23.htm)安南特别强调,联合国绝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工具,但它是一个宝贵的工具。 他希望国际社会能够按照联合国创始国本来的意图来利用联合国商定出一些办法来改进 联合国。安南在第58届联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实际上是向各成员国发出的联合国新一轮 改革的动员报告。

建立阵容强大的“威胁、挑战与改革”名人小组,是安南推进联合国新一轮改革的配 套工程。这一设想是安南在9月23日第58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出来的,11月4日正式公布。 名人小组主席为泰国前总理阿南,成员16人,均为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 名人小组在人员组成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1)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均有代表参加: 中国为前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俄罗斯为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英国为前常驻联合国代表 汉内,法国为前司法部长巴丹泰,美国为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这体现了“五 常”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联合国改革中应承担的责任。(2)小组成 员不在其现政府中担任职务。目的是尽可能地摆脱国家利益牵制,尽可能客观地研究和 探讨联合国的种种弊端,并对此提出改革建议。(3)既坚持地域分配原则和广泛的代表 性,又非常注重专业研究方向。名人小组首先注意到区域的代表性。除“五常”外,亚 洲四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非洲三国:加纳、埃及和坦桑尼亚;拉美两国 :巴西和乌拉圭;还有澳大利亚和挪威。其中女性四人,占25%。同时,它还兼顾小组 成员的国际体系知识、对联合国事务了解的程度及其影响力。如名人小组成员多为双重 身份,既是前政府总理、外长等高官,又是各类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具有各方面知识的 专家。

名人小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该小组的“工作重点将放在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上” ,并从宏观上准确分析未来和平与安全面临的威胁,衡量集体行动的作用。安南为其确 定的四项任务是:审查目前和平与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考虑集体行动在应对上述挑战 方面可能做出的贡献;审查联合国各主要机构运作情况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的关系;就采 取何种方式通过改革联合国机构和程序加强联合国提出建议。(注:The Secretary-

General address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New York,23 September2003.http://www .un.org/webcast/ga/58/statements/sg2eng030923.htm)名人小组将根据安南的要求, 在充分考虑以往研究成果、专家意见及广泛磋商的基础上,于2004年第59届联大前形成 一个最终报告。安南在此基础上向新一届联大提出正式的改革方案。

新一轮改革对联合国发展及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困难重重。伊战后,改革已成 为联合国求生存、谋发展、重树威望的唯一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南集中国际精英 ,研究联合国改革问题,无论成果大小,对联合国的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当然,人们对联合国改革的难度也不会低估。首先,改革涉及到每一个成员国的切身 利益。特别是机构改革,如安理会扩大问题实际上是联合国一次权力再分配。那些有能 力、有希望跻身安理会的国家,争夺必然十分激烈,彼此难以调和。

其次,改革的方向不易获得一致。从原则上讲,大多数成员国都对联合国改革持支持 态度,但在如何改革上依然存在着重大分歧。这主要源于各成员国在安全观、主权观、 价值观、人权观等诸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如美、英等西方国家认为,恐怖主义和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威胁。但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国内冲突使 用的小武器的威胁更为直接,或者认为持续贫困、贫富悬殊、传染病蔓延、生存环境恶 化等所谓“软威胁”更为直接。另外,对如何应对和平与安全威胁,国际社会存在“根 本性分歧”。美、英认为,有权采取单边和先发制人的行动,但多数国家认为,这种思 维从根本上挑战了国际关系的准则,是极其危险的错误理论。安南本人也对这一观点提 出质疑。他认为,先发制人逻辑是对过去58年作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基础的各项原则的根 本挑战,如果接受这种逻辑,就会创造一个先例,导致无论是否有可信的理由就单方面 使用武力的行为泛滥。因此,国际社会能否就联合国改革的方向问题形成一致,无疑是 一大考验。

第三,西方主导与发展中国家被动的局面,对联合国改革无疑具有负面影响。二战后 ,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美等西方国家不仅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而且牢 牢地掌握着“话语霸权”。尤其是美国的政界和学术界,以维护“独霸”地位为动力, 注重从理论上总结国际形势的变化,同时将其转化为外交实践。它们的主张意识形态色 彩深厚,充满西方价值观,不仅为西方国家的学界、政治界和舆论界认同,而且深刻地 影响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执政者和学者。在不少问题上,包括在联合国发展及改革问题 上,似乎美国、西方看法等同于国际社会的看法,美国、西方利益等同于全球利益。相 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起步晚,投入不够,在理论竞争中极为被 动。这一状况也极大地影响到联合国改革。从目前情况看,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在 联合国改革问题上比较活跃,尚能提出一些具体方案,而且在重大问题上容易形成比较 接近的主张。如英法提出创建一个解除武装的机构,对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进行调整等。 而发展中国家则行动迟缓、力量分散。这一态势无疑使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改革中处于 被动应对的境地,并且会对未来的改革进程产生影响。

从总体上看,自第58届联大开幕以来,国际社会普遍支持加快联合国改革进程,支持 秘书长安南建立高级别名人小组,热切地希望在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之际,如安南 所希望的那样,联合国改革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标签:;  ;  ;  

“名人小组”与联合国改革_联合国秘书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