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不同程度的裂缝均会对建筑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外观,还有可能会诱发多种建筑结构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给予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前言
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工程,建筑企业应当密切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于分析出的裂缝产生的多种原因,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建筑过程中,应当密切注意和有效的避免,争取采用最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最大化的避免裂缝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的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去改善,最大化的降低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提高建筑主体质量,提升建筑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最大化的帮助我国建筑企业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为我国建筑项目创造更好的施工技术和手段。
1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 设计方面的因素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由于存在缺乏计算或者漏算等问题导致建筑设计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受力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混凝土配筋结构设计刚度不足、配筋计算失误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
1.2混凝土原材料因素
混凝土由水、水泥、砂石等搅拌而成,只有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才能加工出质量过硬的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对水质有较高要求,只有用纯净水搅拌出的混凝土才是合格高质的混凝土,而一些施工单位会使用二次用水来降低成本,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水泥的把控也极易出现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对水泥厂家没有进行筛选,容易进购一些质量不好的水泥。在砂与石子的选择中,砂、石的粗细程度没有按照要求严格选择。外加剂的选择对混凝土的质量而言也有极大影响,施工单位如若选择了不合格或者不合适的外加剂,混凝土的质量会严重下滑,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便容易出现裂缝。
1.3施工技术因素
混凝土施工有固定的结构顺序,即捆绑钢筋-支模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养护-检验混凝土强度-满足强度要求-拆除模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顺序,并确保每一个步骤的正确进行,否则一个细微的失误都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在捆绑钢筋时,如果钢筋绑扎技术不合理,混凝土最后的成型就会出现问题。而支模板这一步出现问题,则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强度变低,构架变形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也十分重要,在浇筑养护时要注重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护,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建筑单位在进行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时,要严格调控施工温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散发很多热量,从而升高了混凝土中的温度,导致内外温差加大,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施工单位没有严格调控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进行妥善养护,极易产生裂缝现象。
1.4混凝土特性方面的因素
混凝土属于混合料的形式,是以水泥作为最重要的胶结材料,通过水来拌合石灰骨料以及天然砂,之后浇筑成型并且凝结硬化。混凝土的这种特点就造成了其具有一定的收缩性,这也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物理特性。混凝土之所以具有收缩性主要是其表面具有某些细小的缝隙,如果再加上混凝土的配比不够合理,那么就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裂缝。另外,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所以其质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但是某些水泥常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混凝土中采用低热水泥、矿渣水泥、快硬水泥或者水灰比比较高的水泥都可能增加收缩性,从而加大了混凝土裂缝的可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的改进措施
2.1 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在满足相关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弯拉强度、耐久性以及工作性能等)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经济性方面。混凝土配比的设计工作重点注意的相关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工作性范围、最大用水量、混凝土含气量、最大水灰比以及最小水泥用量等等,另外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也要符合不同施工区域的抗冻等级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在实验室经过验证的基础上,根据施工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并且要经过一定的试验验证之后才能使用。
2.2 加强施工方面的控制
施工环节是直接形成工程实体的环节,此环节的控制质量直接决定了裂缝的产生几率。(1)对于混凝土模板的拆除时间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预留有置标养试块以及相应数量的养护拆模试块,从而明确拆模过程中混凝土的具体强度,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2)在进行混凝土的浇捣时一定要确保振捣棒的快插慢拔,并且要按照不同型号混凝土的塌落度来设置不同的振捣时间,从而将混凝土内所具有的起泡和多余水分有效排出。
2.3 沉陷裂缝的防治
不均匀沉降是沉陷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①重视对土质和土地基的选择,在施工前必须考察施工区域的土地结构,根据情况进行增修。②要对混凝土模板的刚度给予保证,这样就可减缓裂缝在沉降过程中的产生,保证各个方向的受力均匀性,避免集中在某一处着力,从而导致沉降压力致使裂缝产生的情况发生。土地在浸水情况下会变得非常松软,极易发生沉陷,应该要避免在该类环境中施工。③在浇筑完成后应尽量维持模板一段时间,并且在拆除的时候严格按照步骤顺序进行。另外,在搭建冻土模板时要对冻土融化后所产生的沉降问题进行考虑
2.4温度裂缝的防治
温度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其防治方法主要有:①水泥应选择低热或者中热的,混凝土的材料尽量选择热值较低的;②使灰量和水量的比例减小,水灰的比值应等于或者小于 0.6;③对水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若使用量过多就会增高混凝土的热敏性,将其严格控制在 450kg/m3 为宜;④在正式施工前要对混凝土的应用环境的湿度与温度等进行考察,对热胀冷缩的条件给予充分考虑,对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范围进行预先设计,预留收缩缝;⑤可采取贴膜、覆盖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尤其要注意极端天气和极端温度差的情况下的养护。
2.5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的过程直接影响裂缝是否产生,因此,规范混凝土的浇灌与养护是当前建筑企业也应当注意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施工时,要注意振捣密实时间点,恰当的把握好质量,同时也能降低泌水,也应当注意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浇筑顺序,确保浇筑主体的连续性和建筑的稳固性。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更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二次抹面和自然养护组合养护,同时在养护技巧的基础上配合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既能有效的降低裂缝,同时还能创造良好、有效的养护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的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是混凝土材料在应用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裂缝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混凝土产生具体原因,然后在分写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永亮.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门窗,2016,02:58-59.
[2]穆保建.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16,02:37.
[3]张巍,张靖.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科技展望,2016,2610:32.
论文作者:顾正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论文; 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成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