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退出与经济增长_增长速度论文

论产业退出与经济增长_增长速度论文

试论产业退出与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试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与各国政府都出于对新诞生产业的厚望和出于对幼稚时期产业的怜爱,特别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及制定相关产业政策为幼稚产业的成长创造合适的环境与土壤;同时,又出于对一国经济迅速增长和带动各产业繁荣兴旺的渴望,自然会大力支持主导产业。然而,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和各国政府却很少对步入衰退时期的产业的出路给予更多的关注。可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一国经济中各产业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对比关系的变化,部分进入衰退时期的产业就会出现技术停滞、生产供给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劳动力需求下降等等现象,这在客观上要求一定的资源要素从衰退产业中转移出去,即实行产业退出。由于众所周知的资源供给稀缺的原因,我们认为,一定的资源要素能否从衰退产业中顺利地退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进程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一、产业衰退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一国经济的发展总是存在一定的产业结构的支持。研究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会发现不同国家的产业演进和结构变动首先表现为总体产业结构变化具有阶段性,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100 年左右形成以纺织工业为主导产业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经历或将经历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信息工业→下世纪初的生物工程工业的演进和更替。尽管由于国情不同,不同国家无论是在总体产业结构变化的阶段上,还是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内部格局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不同国家都基本遵循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尤其是在变动性较大的工业结构演进中,不同国家都存在一个由轻型工业结构→重型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的转换过程。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升级转换也就是资源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配置状况的改变。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有很大差异,各产业部门的内部不同行业的增长率也有所不同,由于社会需求也在迅速变化,其结果必然是有的行业乃至产业迅速增长,有的行业乃至产业迅速衰退。各产业之间是交替发展的,产业的增长与衰退是动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以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例。英国于1783—1802年进入市场经济起飞阶段。英国的纺织业创立于工业革命时期在英国工业化过程中起过巨大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起遇到其他国家新兴纺织业的有力竞争,于1973年达到巅峰后产量日降,进入80年代英国纺织业的规模只有其50年代的1/4,所吸纳的就业人员从200万降为50万; 英国的采煤业初见于13世纪,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起过重要作用,在1913年煤炭产量达2.92亿吨,矿工就业人员达100多万。 然而,随着蒸汽机车被淘汰,煤气为天然气所取代,需求减少等诸因素影响,1913年后英国采煤业急转直下,到1987年3月底,煤炭总产量为10690万吨,就业人数下降为10万人。英国的冶金和汽车制造业在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得到发展;进入7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取而代之发展迅速的是战后新兴的化工、机械电仪表、航空宇航等。

尽管德国有着和英国一样雄厚的工业基础,法国的农业生产在其国民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意大利的工业力量比英、德逊色得多,但是它们各国的制造业在二战后有着共同的发展趋势,工业结构已从轻型化转向重化工化,伴随着高技术的新兴工业兴起,传统的食品、纺织、采掘、机械、造船等产业相继走入衰退,对于衰退产业的资源要素调整与退出,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再如日本,虽然在战后才开始复兴其经济,但是也在较短的时间内相继完成了产业结构由低到高的结构变化,也同样经历了产业的兴盛与衰退。日本在战后初期重点发展电力、钢铁、煤炭等基础产业,50年代中期大力扶植汽车、石油化工、机械、电子、飞机等工业的发展,进入60年代以后力求产业结构高度化,选择了重化工业为其支柱产业,70年代以来电脑、机器人、精密化学、航天机械、自动控制机械和情报处理产业等的出现与发展则带动着日本的产业结构走向知识集约型。

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实现时期,如表1所示:

表1: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构成比重变化

GDP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28.1 18.7 23.7

198726.8 43.9 29.3

199718.7 49.2 32.1

就业人口构成(%)

年份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70.5 17.3 12.2

1987 60 22.2 17.8

199749.9 23.7 26.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

第一产业产值,劳动力比重20年来持续下降,近十年来劳动力主要流向第三产业,1997年与1987年相比,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仅上升了1.5%,基本稳定。但是长期以来, 我国工业内部结构同样也变动很大,如表2所示,建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迫使我国进入80 年代大力发展轻工业,以补上消费工业发展之课。1981年—1990年整整10年中,我国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带头羊,而重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则均低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这充分表明这十年中我国的工业发展是以轻型结构为支撑的,到80年代末,我国耐用消费品首先告别短缺走入饱和。进入90年代以来,1991年—1995年的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则高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转而低于全部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显然我国也遵循国际共有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开始走重化工业化的道路。

表2:我国工业行业年均增长速度(%)(按不变价)

1981—1985

1986—1990

全部工业 11.03 10.46

重工业 9.86 9.72

轻工业12.36 11.24

以农产品为原料10.58 9.73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17.0 14.29

采掘工业5.2 5.94

原料工业

7.28 9.07

加工工业 13.16 10.89

1991—1995

全部工业19.06

重工业 19.46

轻工业

18.6

以农产品为原料

16.6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 22.7

采掘工业 8.48

原料工业14.81

加工工业24.96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求结构变化,要求产业供给结构也进行改变,据对中国工业统计年报及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分析,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及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医药制造、化学纤维等产业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而纺织业、煤炭开采及机械工业等产业也出现了衰退的特征。

可见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其产业结构演进的周期长短,新产业的成长,必伴随着旧产业的衰退。

二、产业衰退的一般原因分析

的确,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其内部格局上,在其演进的阶段上以及在其转换升级的时机选择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然而,在促成各国的产业结构转换,造成某些产业衰退的原因方面有其一般特征,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社会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要求供给结构随之改变并与之相适应,然而供给结构的改革需克服劳动力、资金及自然资源供给等条件的限制,那些不适应新需求结构要求的产业就逐步表现出供给能力过剩,库存增加,设备闲置,对劳动力需求减少,产出的增长率持续下滑,渐显衰退的特征。

据国家国内贸易局的统计分析,从1995年起对600 多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排队表明就已有90%以上的消费品达到了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据对1997年下半年613种主要商品供应情况排队, 供不应求的商品只有10种,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 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对1998年上半年601种主要商品供应情况排队, 供求平衡的商品446种,占74.2%,供过于求的商品155种,占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已经消失。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明我国近年来已走出卖方市场的格局,从市场短缺走向市场繁荣,但同时更能说明的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对现有产业结构下所供给的商品的需求已达饱和,并开始减退。到1997年底,全国累计库存约3万亿元,其中1.35万亿元为非正常库存。 社会消费选择走向高层次的需求空间和范围,故现有产业结构中许多产业的发展出现停滞和衰退。

第二,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科技含量在主导产业选择标准中所占份额日渐增加,与此同时,那些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便随着一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逐渐走向衰退。

科技进步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着原有的产业从主导期走向衰退期,并推动着内含新技术的产业由幼稚期步入主导期,通过这一永不断裂的过程的加速运动带动着产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拓展新的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事实表明,随技术进步,一大批新产业由萌芽走向兴盛,必然导致那些技术含量低,乃至出现技术停滞的旧产业走向衰退。汽车工业、航空工业的发展会抑制铁路车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化学纤维工业和合成橡胶工业的兴起加速了棉纺工业和天然橡胶工业的衰退;纺织服装工业的衰落使纺织机械、化学染料工业走入萧条,金属加工工业相对地位的下降,使煤炭工业、采矿工业日趋下降。

我国“软着陆”实现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依然下滑,第一、第二乃至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速也依然持续全面下降,这种现实一方面表明适度从紧挤出了长期无效供给造成的虚增的“泡沫”,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已显陈旧。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目前发达国家工业总产值中的58%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有关,美国高技术工业所创造的产值从1990年占GDP的5.4%上升到1996年的6.29%,美国高技术工业总产值中的58%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有关。美国高技术工业在1995—1996年间提供了25万个就业机会,高技术行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行业,1996年的出口额为150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据中国工业统计年报及第三次工业普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重工业中的原料工业和加工工业的装备水平都呈下降趋势,采掘工业的装备水平从上升转为下降,就连化学原料、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等产业的职工相对装备水平也持续下降。因此,在需求结构一定的条件下,缺乏新技术、高技术注入和渗透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已成强弩之末,亟需加强技术改造,走高技术化发展的道路,加速产业更新和结构升级。不然,离开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航道,产业建设就会落后,产业技术就会陈旧,最终必然会从世界分工和竞争中被淘汰。

三、产业衰退的负效应及产业退出政策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一国社会需求结构的不断改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从而使那些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技术进步、具有增长力的产业,不断扩大市场,带动着一国经济高速增长;而那些因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和技术相对停滞而对新产业结构不适应的则不可避免地踏入其生命的衰退时期。诚然,我们很赞同各国为获得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扶助幼稚产业,支持主导产业,然而,我们也同样应看到对衰退产业的退出问题处理不当也会带来许多负效应。

1.一旦某一产业走入衰退时期,首先表现为投入增加而产出下降,即产业的边际投入上出现低产出的增长特征。在完全市场条件下,则会表现为衰退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看不见的手”就会自动引导衰退产业中的生产要素主动退出,以使产业供给逐步与社会需求结构相一致。但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以及某些产业的资产、技术等要素专用性较强,从而使产业退出成本过高,因此单凭市场力量很难推动产业退出的顺利完成,并因此会造成工业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延误。

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转换的完成作为一个经济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和进行更新过程。然而这其中隐含着生产要素充分流动和资产、技术等生产要素专用性不强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才可能使生产要素从衰退产业中顺利退出,自由流向顺应社会需求结构发展要求的新产业。但一般来说,在衰退产业中,一方面其经济活动规模日益缩小,一方面存在要素流动不充分,再加上某些特殊产业要素专用性较强,若期待市场的自动调节其结果一方面会使生产要素在较长期内滞留在衰退产业中成为产业结构转换的沉淀成本;另一方面,却使新产业的成长,主导产业的发展缺乏要素供给,从而会延缓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最终会导致一国经济的衰退。

2.走入衰退期的产业,其经济规模持续收缩,多余的要素资源需寻找出路。然而,由于进入新兴产业的“门槛”相对较高,常使劳动力进入较难,于是形成一方面是衰退产业人员闲置,一方面却是新兴产业缺乏劳动力的状况,劳动力转移难以实现,其结果在造成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无效率的同时,会造成严重失业,甚至可能引发许多社会问题。

据美国电子协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美国的技术工业在1995年—1996年间提供了25万个就业机会,但75%的高技术行业的企业总经理都表示,缺少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力是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全美国软件工业协会主席沃伦·马丁认为,“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正成为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障碍。”

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总是一方面旧的产业在衰退,一方面新兴产业在增长。如果不采取及时地引导剩余的资源从衰退产业中退出,由于其提供的产品不适合变化了的社会需求结构,加之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出现,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客观上使衰退产业的资产价值及产品价值下降,在市场上难以实现“惊险的一跳”,以致于亏损增大,陷入产业退出或转换的困境。而且,一般地讲,相对于劳动力短缺产业而言,衰退产业退出劳动力往往因技术熟练水平低而难以直接顺利地进入其他产业,从而会加剧结构性失业,最终使社会的隐性失业、显性失业上升,这一方面会危害社会安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劳动者收入相对或绝对地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需求不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可见,加快要素资源从衰退主业退出,并尽快转移到其他产业,且使这一过程的效率损失和社会问题减至最低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愿直面产业衰退的现实。例如始于欧洲的工业革命虽然给欧洲首先带来了发达的工业,但同时也为其日后实现向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转换带来了阻碍。原因就在于,随着世界市场需求下降,供给呈相对饱和状态的采煤、钢铁及纺织业等相继走入衰退期,滞留在这些产业中的资产、人员等要素本身就存在转换弹性小的问题,而英、法等国政府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在于组织调整,设法拯救衰退产业,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扶植、扩展走入衰退期的产业,而不是新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从而贻误了研究新技术和发展新技术产业的时机,最终使其经济发展落在日、美之后。

纵然衰退产业收缩时,仅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难以迅速解决其要素资源的退出所引发的种种负效应问题,需要政府对其进行适时干预,但是,应明确政府对衰退产业的干预的实质在于,促使要素资源从供给已出现过剩的产业中退出,从技术含量较低、效率低的产业中退出,从未来外部负效应很大,不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中退出,进入那些社会需求在不断扩大的、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效率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我国宏观经济“软着陆”以来,在GDP 增长速度及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全面下滑,失业增加的情况下,我国1998年国企改革减人增效,下岗分流,是加快结构调整、促使要素资源从衰退产业及该淘汰的企业中退出的必要措施。但为使产业退出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降至最小,结构转换的阵痛减至最轻,我国尚需先行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积极促成要素市场及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良性运转,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具有增长力的产业吸收衰退产业的要素资源,鼓励和援助衰退产业在一定时期内自行转换生产结构,成立专门机构处理衰退产业的专用资产。对于退出、转移最困难的劳动力问题,我们强调应站在较高的起点上,放宽眼界,将教育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调整学校教育方向使之与经济长远发展要求的劳动力素质相适应,避免劳动力教育的滞后,提高具有增长力的劳动力的进入素质,同时对失业下岗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他们在未来结构转换中的适应性,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所支持的经济发展。

标签:;  ;  ;  ;  ;  ;  ;  ;  ;  

论产业退出与经济增长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