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领域的发展较为迅速,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大电网、超/特高压也对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电子设备对故障电流造成的影响、智能电网控制策略与继电保护的协调配合也因此成为业界关注焦点。为保证继电保护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智能电网发展,正是本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目前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不断的进步,使其电力企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电力企业之中,在继电保护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其实际的应用效果也是较为良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的变电站保护中,其中应用相对较为普遍,所以在日后工作中,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
1.1单元件保护技术
单元件保护技术属于典型的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这类技术以交直流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的保护为主要内容,通过改良传统元件保护、采用新原理算法,即可适应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需求变化。在交直流线路的继电保护中,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故障测距误差大、选相失败、主保护行波保护受制约等问题;变压器保护的重点为励磁涌流识别,以此基于新原理、新技术实现变压器内部故障分析计算和保护;发电机保护主要围绕匝间短路保护展开,更加精确化的灵敏度校验、整定计算、保护方案设计,以及超大容量机组保护运行特殊性同样属于发电机保护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单元件保护技术可配合智能传感技术、保护重构技术一同应用,单元件保护技术的实用性可由此实现长足提升。
1.2电网事故快速分析技术
众所周知,人创造出来的机器通过程序对事物的感知比人自身的感知敏锐得多。所以许多机器投入现实生活中来协助人们的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用更快的速度正确的接收到电网出现的问题信息,我们可以从故障的录波器入手,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提高录波器的智能网络和快速判断问题的能力,再然后也要通过不断的摸索与探讨将录波器的发展往前不断迈进,能让它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效益。,那么在遇到问题时,它的敏锐程度一定比之前的更好,发现问题更加及时,检修故障更加精准。让整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更加的短暂,这不仅只是节约了时间,还避免了人工可能出现的失误操作,这使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1.3接地保护
电力系统不同路线具有不同的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保护系统在发出报警信号后系统还可以运行一段时刻,而大电流接地系统在出现事故时会立刻切断系统的连接,从而使故障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其他设备上。小电流接地系统相比于大电流接地系统,其运用地更加普及,当系统的某个设备出现问题时,小电流接地系统会发出报警信号,通过查看电压表,并且对其是否出现零序电压判断是不是发生了故障,这种系统更加的简单、可靠。
1.4广域保护技术
广域保护属于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重点,通过融合与故障有关的多点、多类型信息,广域保护即可综合判断信息,并实现跳闸策略制定、保护动作特性调整、开放/闭锁保护等功能,更加全面的故障检测角度可更好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要。智能电网广域保护主要存在三种构成模式,分别为广域集中式、IED分布式、站域集中与区域分布相配合的模式,其中广域集中式的故障检测角度检测最为全面,IED分布式的构成方式较为灵活,站域集中与区域分布相配合模式则属于较为适应现阶段智能电网发展的广域后备保护系统构成方式。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基于同步电气量或间接量信息的故障元件识别算法应用较为广泛,这类算法便属于典型的智能电网广域继电保护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措施
2.1基于智能电网的整定值在线管理
在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中,基于智能电网的整定值在线管理的属于其中典型。在基于智能电网的整定值在线管理过程中,需以原有的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软件功能为基础,并结合智能电网调度技术,以此构建满足智能电网建设发展的继电保护整定值管理系统,设法实现继电保护设备整定值自动下装功能,并通过安全隔离装置实现继电保护整定值管理系统与定值整定计算系统的网络通信,满足数据交互需要。应针对性选择定值单文件格式,即CIM-E,配合模式识别的算法,定义首尾部匹配、包含匹配、单/多关键词匹配等模糊识别规则,即可解决传统电网整定值管理存在的定值项匹配困难。此外,还需要定义远程调取继电保护设备整定值及下装操作,为实现基于周期触发、人工触发等方式的实时在线校对继电保护设备整定值,需针对性设置策略,并基于校对异常及时发出警报。
2.2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线路的继电保护工作好与坏对于线路安全运行是存在重要的影响,此外保证线路的继电保护,也是可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对线路进行继电保护中,可以对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对变电站的各项情况做出及时了解,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故障问题做出及时的发现,从而发出相关的警告,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也是需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测控的装置科学安置到智能变电站上面,保证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最终的检测结果可以向上级部门传输,上级部门对其监测结果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最终分析结果下达相关的指令,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2.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运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即使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对故障做成正确处理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也会对整个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就要求相关单位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对故障做成反应后,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维修,使得技术人员与自动化技术协调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人们的正常用电。
2.4实时更新自动化技术
在当今社会,要想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正常的运行,不但需要引入自动化技术,还应该实时更新。在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一体化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运用这些技术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实时更新,确保继电保护装置中运用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一体化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的工作,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单元件保护技术、广域保护技术、基于智能电网的整定值在线管理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应用路径。为更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需要,智能传感、保护重构等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环境下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也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董子儒.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思路构建[J].智能城市,2019,5(10):63-64.
[2]尤上元,杨虎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263-264.
[3]吴光强.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5):155-156.
[4]徐功平,夏秀珍,安英瑞.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中的数据交互及采集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9(05):115-117.
[5]李海川.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J].科技风,2019(14): 189.
论文作者:王刘拴,李倩,杨林林,徐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电网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故障论文; 定值论文; 在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