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萍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妇幼保健院 611430)
【摘要】 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观察组)以来通过建立产科急救网络、规范呼救与转诊程序、加强产科服务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产科急救管理工作对比2001-2007年(对照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组织管理工作,可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科急救;管理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035-02
The chang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at strengthen to obstetric emergency management Gu Ping. Xinjin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14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chang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that strengthen to obstetric emergency management.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08-2014 (observation group)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network, specifications for help and referral program,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obstetric servic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a series of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compared to 2001-2007 (control group) serious postpartum hemorrhag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maternal mortality rates.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severe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maternal death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s Do the emergency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can make maternal get timely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ak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mortalit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maternal's life.
【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Management
产后出血为产妇死亡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居首位,如何防治产后出血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以来我县产科单位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领导下,通过建立完善的产科急救网络,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等一系列产科急救管理工作,使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县产科单位2001~2014年产妇人数、产后出血人数、严重产后出血及产妇死亡人数。将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后的2008~2014年的统计资料作为观察组,2001~2007年作为对照组。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建立完善的产科急救网络[1]
1.2.1.1建立产科急救指挥小组 产科急救小组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市级产科急救指挥小组由市卫生局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卫生局相关处室的处长及省市相关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各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也成立相应的产科急救指挥小组。急救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产科急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制定对策、措施及预案,组织预案演练;负责产科急救的日常工作。
1.2.1.2院内产科急救小组 全市所有开展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均成立产科急救小组,组长由分管院长担任 ,成员由妇产科、内科、ICU、检验、麻醉、药剂等相关科室技术骨干组成,主要承担院内一般危重病人的抢救。
1.2.1.3片区对口产科急救单位 全市指定 1O家二级以上具有综合抢救条件的省、市级作为片区对口产科急救单位,实行对口急救负责制。承担片区内产科单位的危重、疑难孕妇产妇的救治、会诊及现场抢救工作;对口指导、推广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提高基层产科综合急救能力
1.2.1.4市级产科急救专家组 成立了由 34人组成的成都市产科急救专家组,涵盖了妇产科、内科、血液科、ICU、检 验、药剂等相关科室的学科带头人。专家组接受市级产科急救指挥小组的统一调配,承担全市危重孕产妇的会诊 、出诊、抢救;孕产妇死亡评审;参与制定和修订产科急救预案和技术方案;对全市产科急救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业务技能和急救水平。
1.2.2规范呼救及转诊程序
原则上产科急救实行3级呼救和转诊,危重情况可实行跨级呼救和转诊,直接转送到具有综合抢救实力的医疗机构,确保产科急救快速、准确、有效。基层筛查出的重症、疑难病人及妊娠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妊娠合并传染病则直接上转到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院。
1.2.2.1院内急救与呼救 对高危孕产妇立即组织院内产科急救 小组会诊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同时向院领导报告。如超出本院能力范围,立即向当地产科急救点呼救并同时向当 地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
1.2.2.2产科急救点急救与呼救 急救点接到呼救后立即组织当地相应学科的技术骨干争分夺秒到现场参与抢救。如病情危重,处理困难,立即向所属片区对口产科急救单位呼救,同时向市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
1.2.2.3片区产科单位急救与呼救 片区产科急救单位接到呼救后立即提出处理意见 ,必要时到现场指挥并参与抢救。如病情危重,难以处理,立即向市产科急救办公室报告,并同时向省市有相应抢救能力的医院和专家呼救。
1.2.2.4市级产科急救专家参与急救 省市医院接到呼救后立即派出相应学科的专家到现场指挥并参与急救,如专家派出有困难时由市产科急救办公室在市级产科急救专家组内直接抽取相应学科的专家到现场。
1.2.3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1.2.3.1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防大于治”:1.加强产前保健:产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充分认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应于分娩前转诊到有输血和抢救条件的医院。2.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第三产程积极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和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2]。主要的干预措施包括:胎头娩出随即前肩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非头位胎儿可于胎儿全身娩出后、多胎妊娠最后一个胎儿娩出后,预防性应用缩宫素;胎儿娩出后有控制的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此外,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有无产道损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3.2加强人员培训,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医护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培训内容主要是正确识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对高危妊娠的认识,筛查和管理;对各产程尤其是第三产程的正确处理,特别加强第三产程的观察;产后检查和产后观察,准确记录产后出血量。
1.2.3.3产科急救培训和现场演练 全县各产科单位在成都市产科急救办指导下定期、不定期进行产科危重症的急救演练,逐步使各产科单位成为训练有素的抢救队伍,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1.3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为产后出血,>1000ml为严重出血[3]
1.4 观察指标
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1/10万)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
2.结果
从表中可看出观察组出血人数39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对照组出血人数880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严重出血20例,发生率为5.1%,对照组90例,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死亡人数观察组为0例,对照组3例,发生率42/10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至今仍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48.8/10万,城市24.8/10万,农村58.7/10万,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最多,占45.4%,产后出血又占产科出血80.9%。产后出血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生命安全,减少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产科工作人员、相关管理机构、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责任。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3]。从本组资料中可看出,我县产科在加强产后出血急救管理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死亡率均明显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加强急救管理后,围产期保健质量提高,产后出血高危孕妇得到规范的治疗,重症、疑难孕妇上转到有相应处理能力的医院,降低了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高产科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做好产后出血急救网络的建立和转诊,使我县产科急救有严密的的组织管理、足够的资源配置、科学的抢救流程以及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产后出血的诊治能够及时、有效,危重孕产妇能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因医疗救治延误,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所致产妇死亡,更好的保障了孕产妇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蓉平.成都市产科急救网络建设及运行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01-2202.
[2] 刘兴会.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7,44(7):554-555.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妇产科学组,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9,49(9).
论文作者:顾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产科论文; 产后论文; 孕产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危重论文; 成都市论文; 单位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