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礼本”的整体性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礼本”的整体性

一、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以礼为本”的整体性(论文文献综述)

完颜振清[1](2020)在《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自蔡仲德先生建立“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至今,中国音乐美学史学术成果丰硕,但随着新发现的考古文物以及交叉学科的视野等,过去看待“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笔者针对中国音乐美学史专着这一领域去观察,发现除了影响力较广的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外,还有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以及龚妮丽《中国音乐美学史》这两部专着,然而这三部着作的影响力却相差甚远。这样问题的存在,并不是意味着后两部专着毫无价值,而是因为一些非学术思想的问题。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以表现为理论形态的音乐审美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修海林以音乐美的实践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对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第二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理论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如蔡仲德“人本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修海林“乐本体”(音乐美的实践)的理论体系,蔡仲德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而修海林的研究是一种形而下的实践研究,龚妮丽的研究即在于结合前两位作者的研究进行思想融合与延续;第三部分主要对三位作者着作中的“三观”进行了比较研究,如蔡仲德“抑儒扬道”的历史观,是因其生活背景“五四运动”的影响。修海林跨学科的材料观受到他历史观与理论体系的影响,即“音乐美的实践”,因此在他的着作中研究依据除了最基本的纸质文献,还有甲骨、曲谱、音像、文物等;第四部分是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的基本认识与评价,主要对写作特点与价值进行了判断。三部着作都具有叙事性的写作特点,在写作表达方式上表现出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在它们的价值体现上,受到其作者社会身份、学术背景以及发言位置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造成了差异,但将这三部着作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却并非与它们的影响力相符。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的创立,开创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的先河,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渊源使往来之学者流连忘返。笔者对于这三部着作进行比较研究之后,更深得其中之意蕴,但任何一本专着都不可能称之为完美无缺,在“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中,对于这三部专着只有互相结合、互相包容甚至是互相批判的去学习,才能使“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继续发展。如果我们当代学者只是一味的吹捧前人的研究,不能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那么中国音乐美学史这门学科就会停滞不前。

过玲洁[2](2020)在《江南园林空间中的音乐美学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替,文化挖掘与利用的速度、深度、广度均达到了空前地步。因此,我们对单一艺术的思考也要随着这速度突破本身的阈限,去关注平行领域的同质问题。江南园林和音乐美学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各自通过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但究其根本,他们有着同样的审美规律。“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从悠扬婉转的旋律中提取建筑空间中关联性的元素进行比对,为两种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目前,建筑与音乐的关联性研究已经日渐成熟,而江南园林空间作为空间艺术的一种,与建筑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与音乐美学必然有可互相比对的艺术特征。中国传统音乐和江南园林都是在天人合一、儒释道法的人文审美中孕育发展而成,从地域相似性和人文性上来看,本土的五声调式音乐必然与江南园林空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文中也会有所提及。世界万物虽姿态万千,但究其内在,都有相通的哲理,当江南园林空间被置于人类整体文化层次的框架中去考察,我们才能走出固有牢笼。因此本文更多的是挑战研究江南园林空间与西洋调式音乐在不同地域与人文环境下产生的艺术形式是否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本文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艺术通感论等相关理论,将音乐美学在江南园林空间中的表现线索进行具象化、视觉化图解,让读者的欣赏解读过程更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交叉研究各传统派别园林、江南园林、园林空间、建筑空间、音乐美学,曲式学,尝试将古人创作江南园林空间时的组织逻辑与音乐的作曲思路手段融会贯通,深入研究并尝试总结江南园林空间的音乐美学机理。在已有的设计方法基础上,本研究将在理性分析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体验者情感带入的感性研究,以及如何在游园和欣赏音乐的过程激发民众的情感共鸣,以适应人们对精神愉悦的需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逻辑思路、元素组织等,提供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音乐审美思路。本文将首先阐述江南园林空间与音乐美学的词条概念、历史渊源和特征,明晰关键词,为研究打下基础。紧接着从艺术传播的重要介质——人的信息作用机制入手将两研究主体串联,分析他们单独或协同合作的审美心理及生理规律,奠定后续研究思路。进而归纳两者的审美基础,从模数、尺度、符号特征入手,将不同的艺术语言转化为共同的形式特征,为关联性图解作理论基础。下一步讨论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的共通属性,对两者进行抽象刻画。从美学性、时间性、空间性、社会性分类研究,进一步加深两者的客观性关联,为两者研究素材的比对做铺垫。在分析完两研究主体的基本属性后开始由浅入深比对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的各关键元素。首先将音乐音响结构、音乐哲学美学与江南园林空间中的关键要素进行概略比对,进而着重剖析江南园林空间中造园要素、构筑物要素、造园手法与音乐美学要素的紧密关联,并分析两者在文化意蕴中的关联性。接着进一步列举出江南园林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要素、路径流线、空间营造手法,比对思考音乐美学中的对应部分,更加详细地阐述两者的关联性。

刘洋[3](2020)在《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是对清代皇家园林经典个案的系统研究,目的在于弥补西苑营建史料整理的缺环,完善和丰富清代皇家园林研究的理论成果。本文借助传统文献考证方法和现代测绘调查方法,将静心斋营建工程置于北海北岸格局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梳理乾隆朝的营建过程并分析其发生的内在动因,提出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北岸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而改造大西天经厂则是静心斋营建的重要契机。通过解读样式雷图档等相关营缮档案,了解同光朝静心斋修缮的工程内容,从而完善对历史沿革的认知。基于对历史状况的可靠判断,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同时期、同类型的园林作品,分析静心斋的空间特征,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通过审视乾隆皇帝宏观意义上的园林活动,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体会到其中蕴涵的多元化、深层次园林艺术,突破了以往研究中仅以“写仿江南园林”笼统称之的局面,尤其是将园内“方池”放入中国古典园林史框架中进行思考,廓清了“方池”理水的源流及形式背后所反映的审美精神。最后通过解读乾隆皇帝御制诗系统分析静心斋的创作意象、审美意趣,总结造园思想,以经典个案的剖析推动乾隆时代园林艺术、园林文化的研究,对深化西苑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王亚林[4](2019)在《西汉“四王墓”金石乐悬的音乐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乐悬指的是钟磬等必须悬挂起来进行演奏的乐器,其在两周时期被赋予了政治内涵。乐悬是周代礼乐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具有森严的等级规范,对于乐器的形制、音列以及编制结构等有着严格的规定。由于战国晚期青铜乐器铸造技术的衰退以及东汉墓葬中明器的出土,学者们曾认为乐悬在汉代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西汉“四王墓”(洛庄汉墓、南越王墓、大云山汉墓和海昏侯墓)中金石乐器的出土说明了西汉时期乐悬不仅没有消失而且依然存在着统一的规范。本文根据西汉时期洛庄汉墓、南越王墓、大云山汉墓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乐器实物,首先对金石乐悬的乐器形制、编制结构、编列及音列等相关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其次,从横向上和纵向上总结“四王墓”的乐悬特点,作为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金石乐悬在西汉时期得到了继承与创新,此外,四墓之间的金石乐悬既遵循统一的规范又呈现不同的特点;最后,结合汉代的礼乐观和社会关系分析了“四王墓”乐悬特点的成因。

郭轩佑,李雄[5](2017)在《多元文化对北京都城空间形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城市空间形态在多元文化的交替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嬗递过程,最终达到了中国都城发展的顶峰,容纳了都城文明的全部内涵。本文将论述处于农、牧交界的北京,在从区域性边疆之城发展为王朝都城的过程中,先后经历的契丹、女真、蒙古、华夏以及满洲文化在其城市外部整体形态与规模,以及城市内部空间构成与布局中的体现,以揭示不同文化下的都城文明内涵,并在前人对于北京都城形态变迁过程中,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影响因素研究之上,补充强调形成此空间结构的文化因素,着重探讨多元文化在北京都城空间形态中的体现。

陈峭苇[6](2017)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桂东南是广西最主要的客家聚居区,相应的客家民居类型众多,但如同大多数传统民居一样,在现代化的洪流之下也面临着溃散的困境。本选题以系统分析方法为主结合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立足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建筑学本体范畴的通体认识之基础上,通过回顾和分析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潜藏其后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而探索其未来发展的可能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就系统而言,民居的演化具有自组织的特点,以自组织理论对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可以深刻的理解其演化的发生条件、运动过程(系统状态与结构的变化)以及作用机制等,由此认识其内在的演化规律,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形成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和条件,协同与竞争是系统结构转变的动力学机制,超循环是演化过程中系统层次整合作用发生的组织学机制,分形从微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各种层次或组分之间形态和结构关系的改变,突变则从宏观上反映了演化过程中系统状态的变化。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传统”与“现代化”的含义,指出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正在发生的过程,民居的演化离不开这个大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是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民居同样具有四个相对应的子系统,桂东南客家民居演化的相关研究就是在自组织理论指导下从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基础性研究。通过详细分析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类型、结构、装饰装修、防御组织等建筑本体的内容,并总结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和成因,从而构成研究得以深入的基础。二是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历史和现实与自组织理论的契合。首先回顾桂东南客家民居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从中认识其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表现、特征和作用机制。自发性、适应性和自相似性是客家民居系统演化的基本表现,尤其是自相似性所反映的分形逻辑,为认识客家民居地域性的形成以及进一步探究其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而历史上(主要是明清以来)的桂东南客家民居可以概括为一个相对封闭、近平衡态、低度有序和短程关联的系统。继而从动力学和组织学两个方面探讨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机制,指出由于在动力学层次上缺乏强有力的协同与竞争,同时在组织学层次上也未能构建复杂的超循环关系,桂东南客家民居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演化非常缓慢。在以上认识基础上,论文指出历史上的桂东南客家民居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近平衡的结构,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参照系。然后简要描述桂东南客家民居的现状,并选择性的分析若干典型符号和现象的变化,认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系统的变化可以概括为:耗散结构的主要条件已逐步形成,传统的协同竞争力急剧下降,传统的超循环关系发生断裂,传统的分形结构被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被打破,从而表现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突变状态。在解决以上两个关键问题基础上,尤其是基于对历史与现状深刻的认识,面对桂东南客家民居未来的发展,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的策略和方法。宏观的层面主张在培育自组织整体性观念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自组织性,这是客家民居发展的关键和基本策略。微观的层面主要是在宏观思想指导下基于建筑学本体范畴提出的设计方法论,首先探讨浅设计,这是关于如何通过扩大设计过程开放性来提高系统自组织性的方法;其次是主张符号的采用,这是关于如何构建系统超循环组织关系的方法;然后探讨分形的方法,这是关于如何恢复系统结构整体性和发展连续性的方法;最后强调范式的重建,指出价值认同的确立是系统自组织进化的根本所在。这四个方面具有层层推进的逻辑关系,浅设计是基于开放性原则的最基本的方法论,符号应用是在开放环境下保证浅设计传统方向的一种手段,分形则是处理符号的一种具体的方法,通过以上过程形成范式并重建传统的价值认同,从而推动传统客家民居的发展。

张琪[7](2017)在《陈祥道《礼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祥道<礼书>研究》从《礼济》之作者、版本、体例和内容、礼制归纳、礼图、影响和评价六个方面展开研究,分为六章,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礼书》作者陈祥道的仕宦历程进行了考证,发现了陈祥道有任职国子监直讲的经历,是前人研究中所忽略的材料;对余嘉锡、冯莤、苗露等前辈学者相关研究的失误和不足进行了订正;考证清楚了陈祥道仕宦经历中几个官职的迁转过程。其次,探究《礼书》成书背景,指出了学术思潮的转变和政治革新的需求对《礼书》成书的影响。梳理了陈祥道创作《礼书》的大体过程。对《礼书》各版本情况及其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以今所见标注为宋、元刻本之《礼书》相互比较,发现诸本实为同一版本,进而考察了历代学者对《礼书》宋、元版本的判定和争论,通过避讳、刻工及书中重页现象,推断今之所谓元刻本《礼书》实际是宋刻元明递修本。第三,对《礼书》的体例进行了阐发,揭示出其条目实际上是以类编排的。总结概括全书之内容为五个言面:总结归纳先秦礼制,梳理历代礼制沿革,论断个别细节之礼,考证行礼仪节方位,考订名物形制功川。五个方面中以考订名物形制功占全书大部分篇幅,故《礼书》之性质实际上是一部以论名物为主的通礼类着作。同时还分析了全书总目录、分卷目录和正文条目相互不统一的现象,认为其中有陈祥道特别的用意,即分卷目录是对各卷条目的规划,正文条目是实际完成的部分,总目录是最後制定的,三者不统一是陈祥道有意保留。第四,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研究。梳理了陈祥道之前学者对於礼制归纳的探索状况,指出《礼记》中有不少关于礼制归纳的内容,说明先秦以至秦汉的学者已经有了归纳礼制的意识。但是後世郑玄以至孔颖达、贾公彦等学者,却囿於注疏之体例,对礼制归纳反而不是很留意。分析了《礼书》归纳礼制的四种方法,总结了其所归纳之礼制的具体内容,并释例阐发。对《礼书》归纳礼制的特点进行了论述,指出其注重对礼器制度的总结,归纳礼制往往附带考辨和阐发义理。对《礼书》归纳礼制进行了评价,指出其在治礼方法、顺应学术思潮及辅助现实政治等方面颇有意义。通过分析《五礼通考》对於《礼书》礼制的徵引情况,提示出《礼书》所归纳礼制颇有影响。第五,对“三礼”名物图和仪节图的区别进行了阐发,并梳理了其各自的发展演变过程,尤其阐明了名物类礼图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对《礼书》礼图进行了分类概括,将其名物图与聂崇义《新定三礼图》进行比较,论证了《礼书》对聂崇义之图的沿袭和补正。阐明了《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推测并论论《礼书》仪节图可能就是最早的仪节类礼图。考察了明代张溥重刻《礼书》时对原书礼图大量改造的情况,分析了其改造原因、所受限制,认为张溥改造後之礼图较之原图更加精审,价值更大。第六,从整体上对《礼书》进行研究,怀疑《礼书》实际上是一部未完成之作。从体例、文字内容、礼图三个方面,论述了《礼书》对後世的巨大影响。梳理了历代学者对《礼书》的评价,分成正反两个方面,且评价差异悬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皮锡瑞、沈钦韩持论不公,故意诋毁。总结全文之研究,指出了《礼书》在体例、礼图等方面尚有不足,但是成就也很突出。揭示其汇编历代文献资料,有类书之功用。从礼学史的角度对《礼书》进行定位,认同黄侃先生的说法,《礼书》“实唐、宋以来言礼者之总略也”。

王琳琳[8](2016)在《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方法研究 ——以蚌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水格局是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基底,解析城市山水格局是其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摆脱景观趋同性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城市自然格局优先的规划视角,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山水格局的景观内涵、解析原则、构成要素和基本格局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研究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方法,将其按规划顺序和方法性质分类总结,整理出一套解析城市山水格局的方法体系,努力探索在总体景观规划阶段如何理性与艺术相结合地运用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成果,引导城市山水格局的未来发展的规划,从而提升城市的空间品质与艺术环境,增强城市的山水特色,最后以蚌埠为案例城市进行了实证应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城市山水格局的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分别阐述城市山水格局产生的背景、内涵、目的和意义,介绍论文实施的技术方法和框架;其次,以我国的城市山水格局研究基础为主,总结我国山水城市的理论与建设经验,研究西方城市与自然格局相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我国对于传统理论的发展和继承以及对于西方城市建设中的借鉴与学习;第二部分是在前文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上对于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方法的探索研究。根据解析城市山水格局方法的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的方法策略,提出解析城市山水格局的景观内涵、构成要素、历史沿革及现有城市实践山水格局的规划方法;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将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法运用至蚌埠市的景观规划中,对其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检验。首先是解析蚌埠城市的宏观山水格局及中观城市山水格局的形态,总结不同尺度山水格局的特征,明确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然后提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山水格局意象,最后将规划概念实践于蚌埠的城市总体景观规划中。

过安琪[9](2014)在《中国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的乐、画艺术是灿烂的中华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以其同构的关系彰显了异质艺术间的可交融性。音乐与绘画,从艺术形式上来说,前者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而后者则是诉诸于视觉的空间艺术;前者的物质材料是声音,而后者的物质材料则是线条和色彩。从其艺术表现特征和表现手段上来说,音乐与绘画具有很大的异质区别。虽然这种区别从表面看来很明显,但是深究起来,二者之间还是具有同构性的。与西方传统的乐、画艺术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的乐、画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形式特点,内含着独特的人文精神,所以研究古代乐、画艺术的同构性是有意义的。本论题主要以古代的乐、画理论和艺术实例分析为依据,着重探寻古代乐、画艺术理论的同构性,从而承前探索以继前人未完之事业,使古代乐、画艺术的同构性这一问题获得专门化和系统性的研究。而要系统、全面地对古代乐、画艺术的同构性进行探究,除了要全方位重点探寻艺术理论的同构性之外,艺术作品本身的同构性探究亦是不可忽略的,因为理论不能空谈,它即是艺术实践的总结,又是艺术实践的指导,故其最终要回归于艺术本身。概括说来,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主要立足于古代的乐、画理论和艺术实例分析,着重研究古代乐、画艺术在艺术理论方面的同构性(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表述模式、审美观、创作观、艺术功能观等方面),扩展性地研究古代乐、画艺术作品本身的同构性(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审美形式、创作技法、创作风格、创作内容、艺术实践者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乐、画艺术作品本身的同构性是以其艺术理论的同构性为基础的。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乐、画艺术理论的同构研究是重点,乐、画艺术作品本身的同构研究则是此重点上的延续和扩展。如此之研究架构,力求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作品本身研究的二者兼顾,且轻重有分,前后有序,从而使古代乐、画艺术的同构研究这一存在已久的问题形成一个较具逻辑性的系统研究。儒、道思想在我国是极具影响力的两大思想流派,对我国古代艺术思想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本文的写作中,一方面,必须立足于儒、道两家的乐、画思想,来探讨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问题。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儒、道思想中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认识论等对古代乐、画理论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就拿《老》、《庄》自己本身的乐、画思想来说,其艺术思想皆是与其自身的哲学观相联系的。在本文的写作中,笔者主要以古代的乐、画理论为依据,对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思想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第一,笔者立足于古代的乐、画理论,试图探索古代的乐、画思想在理论表述模式上的同构性。通过对古代文献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古代的乐、画理论家在作理论表述时,其思维模式往往具有体味性、形象性、模糊性以及整体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亦是受到传统哲学的理论表述模式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论述中,笔者以传统哲学的理论表述模式为引源,来详细论述传统乐、画思想的理论表述模式。第二,笔者以儒家乐、画理论为切入点,来论述古代乐、画思想的同构性。该部分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乐、画艺术理论的同构研究。儒家思想的中心点是“礼”,故儒家论乐、画亦皆主要立足于“礼”这个中心点来进行理论阐述。概括说来,儒家乐、画思想的同构点可通过其功能观、审美观、实践思想这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具体说来,就艺术功能而言,儒家论者皆强调乐、画艺术应发挥教化作用,承担起“修身”的功用;就艺术实践而言,儒家论者皆强调乐、画艺术在实践中皆应以“礼”为本,而体现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等级观念。就艺术审美而言,儒家论者皆强调乐、画艺术应体现出“中和”之美。其二,乐、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构研究。该部分的研究以第一部分的研究为基础,论述在儒家乐、画同构思想的影响下,由于二者皆承担着重要的礼教功能,故而其在艺术实践者、创作内容、创作风格以及创作技法等方面皆产生了同构性。第三,笔者以道家乐、画理论为切入点,来论述古代乐、画思想的同构性。该部分的研究亦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乐、画艺术理论的同构研究。与儒家思想以“礼”为本所不同的是,道家思想站在儒家思想的对立面,对“礼”采取了批判性的态度,强调应人摆脱儒家“礼”的束缚,“法天贵真”,解放人性。基于此种思想,道家论者便强调作为人之精神产物的乐、画艺术亦应摆脱“礼”的束缚,而使其复归于人性所需。概括说来,就艺术功能而言,道家论者认为乐、画艺术皆应在“自娱”,而不在“教化”;就艺术创作而言,道家论者强调乐、画艺术创作皆应以“情”为本,而不应以“礼”为本;就艺术创作心理而言,道家论者强调应以“澄怀”为乐、画艺术的创作心理前提。其二,乐、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构研究。该部分的研究亦以第一部分的研究为基础,意在阐述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和引导,乐、画艺术在承担着政治任务的同时,独辟蹊径,立足于审美,开始注重对其自身的内部规律进行探索,从而走上了重自娱、重抒情、重体验的道路。基于《老》、《庄》思想的影响,此二者在创作内容、创作风格、创作技法以及艺术实践者等方面亦产生了同构性。第四,择取唐、宋时期的文论,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论证古代乐、画艺术理论的同构性。案例有二:其一,以白居易的文论作为个案,探讨白居易乐、画理论的同构性,此同构点主要集中在白居易尚“真”的乐、画审美思想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白居易的乐、画思想皆为尚“真”,但是其实质却有所不同,即前者呈现出了儒家思想的因素,而后者则呈现出了道家思想的因素。其二,以欧阳修的理论作为个案,探讨欧阳修乐、画理论的同构性,此同构点则主要集中在对乐、画艺术之“言”、“意”关系的论述上。需要注意的是,欧阳修乐、画理论的此处同构点亦体现了道家论者对乐、画艺术应解放人性的强调。第五,立足于古代的艺术作品和乐、画理论,从审美形式和创作技法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乐、画艺术作品本身所存在着的同构性。综观上述五个方面的见解,有两点问题需要注意:一方面,古代乐、画艺术不仅在艺术理论(理论表述模式、审美观念、创作理念、艺术功能观等)上存在着同构性,在艺术作品本身(审美形式、创作风格、创作内容、创作技法)上亦存在着同构性。另一方面,立足于儒、道思想,对儒家论者和道家论者的乐、画思想分别进行同构研究,不仅符合于古代乐、画理论的实际发展情况,同时亦还可以使我们在比较中清楚地看到不同思想体系下的同构乐、画理论所存在着的不同思想特点。

吕京庆,代朋[10](2012)在《齐国故都临淄形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为了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我国古代的传统城市,从都城到州、府、县城,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外,绝大多数均是规规矩矩遵循礼制而规划,"以礼治国"、"象天法地"、"辨方正位"、"择中而立"等等礼制观念是当时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导方针和策略。而齐国故都临淄是古代城市不遵循规矩而科学布局的一个典型特例。这种顺应天时地利的城郭制度和城市建设,打破了周朝的礼制,为后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本文依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考据资料,对两周秦汉时期齐国故都临淄的聚落形态形成、演进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古城的形制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为故城的保护规划和实践提供适当的参考和借鉴,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理论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以礼为本”的整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以礼为本”的整体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研究对象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研究对象的“异”与“同”
第二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中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蔡仲德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二节 修海林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三节 龚妮丽着作中理论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四节 比较三部着作理论体系的“异”与“同”
第三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三观”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历史观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材料观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方法观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三部着作“三观”的比较
第四章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一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写作特点的认识与评价
    第二节 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价值的认识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江南园林空间中的音乐美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基本方法
    1.3 研究现状
        1.3.1 园林与音乐美学关联性研究
        1.3.2 江南园林空间
        1.3.3 音乐美学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创新点
    1.5 相关理论
        1.5.1 环境行为学
        1.5.2 艺术心理学
        1.5.3 情绪认知理论
        1.5.4 艺术通感论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南园林空间与音乐美学关联的基础
    2.1 江南园林空间概述
        2.1.1 江南园林概念界定
        2.1.2 园林空间概念界定
        2.1.3 江南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变迁
        2.1.4 江南园林特征
    2.2 音乐美学概述
        2.2.1 美学概念界定
        2.2.2 音乐美学概念界定
        2.2.3 音乐美学特征
    2.3 信息作用机制
        2.3.1 生理感官
        2.3.2 心理感官
    2.4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关联的形式符号
        2.4.1 符号象征
        2.4.2 模数
        2.4.3 尺度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南园林空间与音乐美学的共通属性
    3.1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相比拟的美学属性
        3.1.1 多样与统一
        3.1.2 主要与从属
        3.1.3 均衡与稳定
        3.1.4 对比与反差
        3.1.5 节奏与韵律
    3.2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的时间属性
        3.2.1 艺术的时间
        3.2.2 江南园林空间中的音乐时间性
    3.3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中的空间属性
        3.3.1 艺术的空间
        3.3.2 音乐美学中的江南园林空间性
    3.4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时间的社会性
        3.4.1 映射社会
        3.4.2 传承文化
        3.4.3 环境互映
        3.4.4 审美教育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南园林空间与音乐美学的研究素材比对
    4.1 音乐美学中的空间线索
        4.1.1 音乐音响结构的空间线索
        4.1.2 音乐哲学美学的空间线索
    4.2 江南园林空间中的音乐美学线索
        4.2.1 造园素材的音乐线索
        4.2.2 园林构筑物的音乐线索
        4.2.3 造园手法的音乐线索
    4.3 江南园林空间和音乐美学的文化意蕴关联
        4.3.1 文人雅士之质
        4.3.2 生态自然之工
        4.3.3 寄情托思之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南园林空间创作的音乐美学解析
    5.1 江南园林空间典型审美要素的音乐语汇
        5.1.1 轻重组音高
        5.1.2 材质显音色
        5.1.3 调式染氛围
        5.1.4 织体组肌理
        5.1.5 序列承曲式
    5.2 江南园林空间路径流线的音乐章节
        5.2.1 欲扬先抑式
        5.2.2 迷宫构成式
        5.2.3 手卷画轴式
        5.2.4 空间意向式
    5.3 江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乐理暗示
        5.3.1 曲折障景
        5.3.2 夹缝邀景
        5.3.3 定格框景
        5.3.4 交流对景
    5.4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为什么研究北海静心斋
        思考:从明、清两代西苑变迁谈起
        审视:静心斋“经典性”的解读方法与意义
        问题的提出
        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及评述
        1、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2、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3、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重点
    五、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第1章 组群现状
    1.1 概况
    1.2 建筑
        1.2.1 前院建筑
        1.2.2 东跨院建筑
        1.2.3 西跨院建筑
        1.2.4 后院建筑
    1.3 山形水系
        1.3.1 叠石掇山
        1.3.2 理水
    1.4 植物配置
    1.5 匾额楹联
第2章 营建背景及影响
    2.1 缘起:清初八旗驻京制度对城市宫苑格局的影响
        2.1.1 八旗制度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
        2.1.2 八旗制度对西苑北海格局的影响
    2.2 序幕:清代北海北岸的变迁
        2.2.1 清初西苑的经营
        2.2.2 乾隆初期北海北岸的营建
    2.3 筹划:乾隆十八年大西天改造工程
        2.3.1 改造背景
        2.3.2 改造过程
第3章 营建过程与变迁
    3.1 际会:乾隆二十一年镜清斋营建工程
        3.1.1 肇建过程
        3.1.2 重要史实分析
    3.2 余晖:同光朝镜清斋修缮工程
        3.2.1 未竟之功——同治“重修”镜清斋
        3.2.2 革故鼎新——光绪朝镜清斋大修
    3.3 变革:民国后的静心斋
        3.3.1 更名静心斋
        3.3.2 功能变化
        3.3.3 历次修缮
第4章 园林形式、空间分析
    4.1 乾隆朝静心斋复原研究
        4.1.1 复原依据
        4.1.2 总体格局复原
        4.1.3 建筑单体复原
        4.1.4 内檐装修复原
    4.2 空间布局分析
        4.2.1 园林选址与总体布局
        4.2.2 空间特征与尺度分析
    4.3 功能与活动分析
        4.3.1 历史功能的审视
        4.3.2 园林活动的追踪
        4.3.3 路径组织的探讨
第5章 园林创作意象及审美意趣
    5.1 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方池现象探析
        5.1.1 文献中的方池形象
        5.1.2 方池实物的分布及传播
    5.2 创作意象
        5.2.1 池上居
        5.2.2 镜池塔影
        5.2.3 月印千潭
    5.3 审美意趣
        5.3.1 止水——止于至善
        5.3.2 山石——画意江南
        5.3.3 水月——大圆镜智
第6章 造园思想
    6.1 “儒释相融”的精神居所
    6.2 “内圣外王”的理想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史料汇编
    1 、静心斋营缮史料
    2 、静心斋御制诗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西汉“四王墓”金石乐悬的音乐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相关问题说明
    (二) 研究综述
        1.汉代礼制研究
        2.金石乐悬相关问题研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
        1.音乐考古学方法
        2.文献学方法
        3.比较研究法
    (五) 写作思路
一、西汉时期“四王墓”出土乐器概况
    (一) 洛庄汉墓出土乐器
    (二) 南越王墓出土乐器
    (三) 大云山汉墓出土乐器
    (四) 海昏侯墓出土乐器概况
二、“四王墓”金石乐悬形制及形态分析
    (一) 形制分析
        1.编钟形制
        2.编磬形制
    (二) 形态分析
        1.编钟音列分析
        2.编磬音列分析
        3.编制分析
        4.编列分析
三、“四王墓”金石乐悬的特点
    (一) 纳故出新
    (二) 和而不同
四、“四王墓”金石乐悬特点的成因分析
    (一) 汉代礼乐观的影响
    (二) 汉初社会关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编磬测音数据统计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 及科研情况

(6)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选题
        1.1.1 相关的研究
        1.1.2 课题的提出
        1.1.3 理论的引入
    1.2 研究的目标
    1.3 研究的内容
        1.3.1 面向的对象
        1.3.2 面向的范围
        1.3.3 主要的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
    1.7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理论的基础:自组织下的传统与现代化
    2.1 自组织理论
        2.1.1 相关理论概述
        2.1.2 演化与自组织
    2.2 全新的认识
        2.2.1 传统的新认识
        2.2.2 现代化新认识
    2.3 民居自组织
        2.3.1 传统的表现
        2.3.2 现代化影响
    小结
第三章 叙事的背景:桂东南客家及其民居通识
    3.1 地域的概况
    3.2 客家的渊源
        3.2.1 客家民系源流略论
        3.2.2 桂东南客家的渊源
    3.3 民居的概貌
        3.3.1 民居类型
        3.3.2 结构构成
        3.3.3 装饰装修
        3.3.4 防御组织
        3.3.5 总体分布
    3.4 民居的特性
        3.4.1 特性表现
        3.4.2 特性形成
    小结
第四章 曾经的过去:桂东南客家民居历史回顾
    4.1 过去的历程
        4.1.1 混沌:唐代及之前的时期
        4.1.2 初现:宋代至明代的前期
        4.1.3 稳定:明中期至清中前期
        4.1.4 变迁:清后期至民国时期
        4.1.5 衰落:建国至当下的时期
    4.2 源流的追溯
        4.2.1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产生”
        4.2.2 桂东南客家民居的“出现”
    4.3 自组织表现
        4.3.1 自发性的表现
        4.3.2 适应性的表现
        4.3.3 自相似的表现
    4.4 自组织特征
        4.4.1 相对封闭的系统
        4.4.2 近平衡态的系统
        4.4.3 低度有序的系统
        4.4.4 短程关联的系统
    4.5 自组织机制
        4.5.1 协同动力学机制
        4.5.2 超循环组织机制
    4.6 传统再认识
    小结
第五章 困惑的当下:桂东南客家民居现状研究
    5.1 现实的困境
        5.1.1 旧传统民居现状
        5.1.2 新传统民居现状
    5.2 问题的产生
        5.2.1 社会层面的影响
        5.2.2 文化层面的影响
        5.2.3 经济层面的影响
        5.2.4 政治层面的影响
        5.2.5 各方的关联作用
    5.3 自组织分析
        5.3.1 剧变的条件:耗散结构的形成
        5.3.2 运动的机制:协同竞争与涨落
        5.3.3 组织的方式:超循环的断与续
        5.3.4 发展的过程:从停滞走向突变
        5.3.5 当下的状态:分形结构的破坏
    5.4 疑问的提出
        5.4.1 转型的本质
        5.4.2 终点或起点
    小结
第六章 可能的未来:桂东南客家民居发展探索
    6.1 基本的构想
        6.1.1 同在:一项基本的原则
        6.1.2 缝合:一种弥补的策略
        6.1.3 之间:一个连续的过程
    6.2 系统的建设
        6.2.1 系统修复:整体观念的确立
        6.2.2 系统强化:自组织性的增强
    6.3 本体的操作
        6.3.1 浅的设计:耗散结构方法论
        6.3.2 回到符号:超循环的方法论
        6.3.3 分形应用:分形结构方法论
        6.3.4 范式重建:协同竞争方法论
    小结
结语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陈祥道《礼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迷题理由
    第二节 《礼书》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与重点
第一章 陈祥道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陈祥道家世与生卒年
        一、 陈祥道之家世
        二、 陈祥道之生卒年
    第二节 陈祥道之仕覆
        一、 陈祥道仕覆诸说分歧
        二、 陈祥道仕履考证
    第三节 陈祥道交游及着作
        一、 陈祥道之交游
        二、 陈祥道之着作
    小结
第二章 《礼书》成书及版本研究
    第一节 《礼书》之成书探究
        一、 《礼书》成书背景及创作原因
        二、 《礼书》成书过程
    第二节 《礼书》版本及其源流
        一、 宋刻元明递修本
        二、 明代张溥刻本
        三、 《四库全书》本
        四、 清嘉庆九年福清郭氏校经堂刻本
        五、 清光绪三年广州学源堂刻本
        六、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
    第三节《礼书》宋元版本考
        一、 五种藏本《礼书》之比较
        二、 《礼书》宋、元刻本判定之争论
        三、 《礼书》宋、元刻本刊刻年代考证
    小结
第三章 《礼书》体例及内容探究
    第一节 《礼书》体例
        一、 图文配合之体例
        二、 全书总体之体例
        三、 各门类之体例
        四、 各段之体例
    第二节 《礼书》内容
        一、 总结归纳先秦礼制
        二、 梳理历代礼制沿革
        三、 论断个别细节之礼
        四、 考证行礼仪节方位
        五、 考订名物形制功用
    第三节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探究
        一、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三者差异
        二、 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产生原因探究
    小结
第四章 《礼书》归纳礼制研究
    第一节 陈祥道之前学者对礼制归纳的探索
        一、 《礼记》对礼制的归纳
        二、 郑玄、孔颖达、贾公彦等对礼制的归纳
    第二节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和具体内容
        一、 《礼书》归纳礼制的方式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内容及释例
    第三节 《礼书》礼制归纳之特点及评价
        一、 《礼书》归纳礼制之特点
        二、 《礼书》归纳礼制之评价
    小结
第五章 《礼书》礼图研究
    第一节 礼图及礼图着作述略
        一、 名物类礼图和仪节类礼图的名称及二者区别
        二、 礼图之名物图与仪节图的发展演变
        三、 中国古代礼图着作考略
    第二节 《礼书》礼图统计归类与研究
        一、 《礼书》礼图体例及统计归类
        二、 《礼书》名物图对《新定三礼图》之沿袭与补正
        三、 《礼书》仪节图的特点和文献价值
        四、 《礼书》仪节图为初创的可能及论证
    第三节 明张溥重刻本《礼书》对原书礼图改造之探究
        一、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体例之改造
        二、 张溥刻本对原书礼图内容之改造
        三、 张溥改造礼图之原因、所受限制及总体评价
    小结
第六章 《礼书》之评价、影响与定位
    第一节 《礼书》为未完成之书献疑
        一、 《礼书》创作过程中相关情况推论
        二、 《礼书》文本本身的证明
    第二节 《礼书》对後世的影响
        一、 《礼书》体例方面的影响
        二、 《礼书》文字内容方面的影响
        三、 《礼书》礼图方面的的影向
    第三节 《礼书》之评价与定位
        一、 前人对《礼书》评论之巨大分歧及原因
        二、 《礼书》总体之客观评价与定位
    小结
附录一 《礼书》各版本馆藏信息统计
附录二 《礼书》总目录、分卷目录、正文条目差异统计
参考文献
後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

(8)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方法研究 ——以蚌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城市山水资源的复杂多样性和敏感性
        1.1.2 城市化进程与景观环境建设所产生的矛盾
        1.1.3 现代城市景观面貌的趋同性
        1.1.4 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1.2 研究山水格局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
        1.4.1 山水格局
        1.4.2 城市山水格局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及发展动向
        1.5.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5.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5.3 结论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实施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实施框架
2 城市山水格局理论研究
    2.1 我国城市山水格局的营建概况
        2.1.1 我国传统城市山水格局发展概况
        2.1.2 我国传统城市山水格局营建思想精髓
        2.1.3 我国城市山水格局营建案例
        2.1.4 我国城市山水格局的古今对比
    2.2 西方城市与自然格局协调发展相关研究
        2.2.1 西方城市自然格局发展概况
        2.2.2 西方城市的生态规划理念与方法
        2.2.3 我国山水城市建设向西方生态规划理论的借鉴
    2.3 城市山水格局的景观内涵特征
        2.3.1 协调共生性一一景观生态
        2.3.2 东方韵味性——山水文化
        2.3.3 独一无二性——城市特色
        2.3.4 可持续发展性——人本思想
    2.4 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原则
        2.4.1 整体性原则
        2.4.2 因地制宜原则
        2.4.3 可持续发展原则
    2.5 小结
3 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方法研究
    3.1 城市山水格局的构成要素
        3.1.1 山体形态要素
        3.1.2 水体形态要素
        3.1.3 城市绿地要素
        3.1.4 城市建筑要素
        3.1.5 行为心理要素
    3.2 自然山、水要素与城市要素的关系
        3.2.1 山与城市的关系
        3.2.2 水与城市的关系
        3.2.3 山、水、城三者的组合关系
    3.3 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法研究
        3.3.1 空间主观评价法
        3.3.2 多尺度空间研究法
        3.3.3 形态研究法
        3.3.4 规划意象研究法
    3.4 小结
4 蚌埠城市山水格局的解析研究
    4.1 蚌埠的环境背景
        4.1.1 地理环境
        4.1.2 城市地理特征
        4.1.3 人文历史
    4.2 蚌埠山水格局研究范畴与途径
        4.2.1 研究范畴
        4.2.2 研究途径
    4.3 蚌埠城市山水格局宏观研究方法
        4.3.1 多尺度空间研究法
        4.3.2 形态研究法
        4.3.3 蚌埠宏观山水格局总结
    4.4 蚌埠城市山水格局中观研究方法
        4.4.1 多尺度空间研究法
        4.4.2 中观城市山水格局构成要素的现状
        4.4.3 形态研究法
        4.4.4 规划意象研究法
        (1) “古蚌含珠”的城市山水格局意象
        (2) 蚌埠山林格局意象解析
        (3) 蚌埠水系格局意象解析
        (4) 蚌埠城市山水格局规划
    4.5 基于蚌埠山水格局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4.5.1 基于城市山水格局的景观规划结构
        4.5.2 基于城市山水形胜格局的十景意境
    4.6 小结
5 结语
    5.1 研究总结
        5.1.1 理论研究方面
        5.1.2 实践研究方面
    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5.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中国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古代乐、画理论同构性的表述模式
    第一节 体味性
        一、古代哲学理论的体味性
        二、古代乐、画理论的体味性
    第二节 形象性
        一、古代哲学理论的形象性
        二、古代乐论的形象性
        三、古代画论的形象性
    第三节 模糊性
        一、古代哲学理论的模糊性
        二、古代乐、画理论的模糊性
    第四节 整体性
        一、古代哲学理论的整体性
        二、古代乐、画理论的整体性
    小结
第二章 儒家与乐、画理论的同构性
    第一节 儒家思想及其艺术理论的实质
    第二节 以“礼”为本的乐、画同构理论
        一、艺术“教化”功能论
        二、艺术“修身”功能论
        三、艺术实践论
        四、艺术“中和”审美论
    第三节 乐、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构性
第三章 道家与乐、画理论的同构性
    第一节 道家思想及其艺术理论的实质
    第二节 《老》、《庄》思想影响下的乐、画同构理论
        一、尚“淡”的艺术审美论
        二、重“自娱”的艺术功能论
        三、重“真”的艺术创作论
        四、重“澄怀”的审美心胸论
    第三节 乐、画艺术创作实践的同构性
第四章 唐、宋文论与乐、画同构理论
    第一节 白居易文论与乐、画同构理论
        一、白居易其人与乐、画同构理论
        二、尚真的艺术审美论
    第二节 欧阳修文论与乐、画同构理论
        一、“言”、“意”论
        二、欧阳修的“言”、“意”论
第五章 古代乐、画艺术作品的同构性
    第一节 审美形式的同构性
    第二节 创作技法的同构性
        一、线条的美感处理
        二、色彩运用
        三、结构布置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10)齐国故都临淄形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周礼·考工记》和中国传统的都城营建制度
2 齐国故都临淄的城市规划布局和基本形制
3 临淄聚落形态的形成、演变和发展
4 临淄故城形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
5 启 示

四、中国古代城市形制“以礼为本”的整体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部《中国音乐美学史》着作的比较研究[D]. 完颜振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江南园林空间中的音乐美学探析[D]. 过玲洁. 江南大学, 2020(01)
  • [3]北海静心斋(镜清斋)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20(02)
  • [4]西汉“四王墓”金石乐悬的音乐史学研究[D]. 王亚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多元文化对北京都城空间形态的影响[A]. 郭轩佑,李雄.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 2017
  • [6]桂东南客家民居的自组织演化研究[D]. 陈峭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陈祥道《礼书》研究[D]. 张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城市山水格局解析方法研究 ——以蚌埠为例[D]. 王琳琳. 东南大学, 2016(03)
  • [9]中国古代乐、画理论的同构研究[D]. 过安琪.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10]齐国故都临淄形制研究[J]. 吕京庆,代朋.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5)

标签:;  ;  ;  ;  ;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礼本”的整体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