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_执政能力论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_执政能力论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只有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得到了提高,全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有效加强。近年来,我们湖州市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抓关键,强核心,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得以不断加强。但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个体能力素质的表现上看,还存在“三多、三少、三欠缺”:一是经验型干部多,专家型干部少,高层次、专业化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湖州市干部队伍的主体大多数是从基层上来的,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仅占28.70%,各类专业人才偏少,不少领导干部凭经验办事,把握规律、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政务型干部多,复合型干部少,懂经济、善管理的能力相对欠缺。熟悉农业农村工作和政务工作的干部多,熟悉现代经济管理、金融及法律的干部相对偏少,对市场经济规则、WTO、金融、贸易等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办事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平稳型干部多,创新型干部少,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能力仍有欠缺,总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方面看,主要表现为三对关系难处理:一是理念确立与实践把握的关系难处理。目前,各级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难题。比如,教育培训如何进一步寻求能力生成的有效途径,考察考核如何完善能力认定的科学标准,扩大民主如何更好地实现能力标准的群众公认,选拔任用如何确保人才使用的最佳效应等。二是系统要求与分层推进的关系难处理。中央提出了提高“五种能力”的总体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比如,如何适应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分类提出相关性要求;如何把握“五种能力”的各自内涵,分别采取针对性措施,等等。三是过程建设与效能提升的关系难处理。执政能力建设应贯穿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全过程,但这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在思想建设中如何有效增强执政意识,在组织建设中如何整体优化能力结构,在作风建设中如何不断强化执政自律等。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系统谋划、强化理论武装、注重实践锻炼、完善用人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动“第一要务”、坚持“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的坚强领导集体,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适应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靠得住、有本事”的高素质领导人才。

一、突出思想政治建设,以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创建“六好班子”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结合大规模干部培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培训摆在首要位置,把业务知识培训摆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提高执政能力为什么”、“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等问题,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紧紧围绕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重点,在领导班子中扎实开展以“政治思想好、工作业绩好、开拓创新好、执政为民好、团结协作好、廉洁公正好”为主要内容的“六好班子”争创活动,巩固深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集中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用3年时间,力争使1/3以上的领导班子成为“六好班子”。

二、注重实践锻炼,以实施“立体培养工程”为重点,多途径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由之路。按照多轮驱动、立体培养、复合提高的要求,建立国内与国外、省内与省外、市内与市外相结合的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把干部放到各种岗位上锻炼,拓展培养渠道。比如,以提高工作层次,增强从宏观上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选调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挂职学习;以拓宽视野、借鉴经验为目标,选调干部到外省市、经济发达地区及国外培训考察学习;以磨炼意志、适应艰苦工作环境、学会做群众工作和思想工作为目标,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以锻炼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为目标,选派干部参与重点工程或重大中心工作等。做到工作与培养同步考虑,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领导经验的共同提高。

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优化配置干部能力资源,增强班子整体效能,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以工作实绩评价干部的优劣,起用那些勤政为民、能力突出的干部,淘汰能力平庸、群众反映差的干部,同时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切实把那些群众公认、政治上强、业务上精、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激励干部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心思用在促进发展、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上,把心思用在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上。坚持班子合理搭配,既要将善于组织协调、有较强的指挥能力、能驾驭全局的决策型人才选配到一把手的位置上,同时又要注意不同性格、气质、专业和年龄的多类型的领导人才的合理搭配,使班子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刚柔并济,更好地发挥每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体效能。

四、加强管理监督,以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为抓手,强化自律和他律,规范权力运作,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组织广大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全面准确地领会监督的原则、对象、职责、制度等有关规定,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并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决策机制,在全面推行《重大问题议事规则》的基础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决策前征询、听证制度和决策执行结果的公示、公议制度,探索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监督机制。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通过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落实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等途径,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全程监督。同时以预先防范为重点,深化思想教育预警、跟踪管理预警、诫勉提示预警,继续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加强监察队伍建设,着力健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追究责任的机制。

五、坚持统筹发展,以科学规划为龙头,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工作合力,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有力保障。要认真制定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划,将执政能力建设与年轻干部培养、党外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规划统一起来,将执政能力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提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做到长短结合,有计划、有侧重地加以推进,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委要定期分析本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现状,大胆支持各级各部门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所做的尝试;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科学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文官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具体的落实措施上推陈出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将组织的期望与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在更好地促进发展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广大群众应从关心本地本部门的发展出发,积极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开创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局面。

标签:;  ;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研究_执政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