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的解读_数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的解读_数学论文

解读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度论文,数学论文,情感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把新课程理念贯彻于各学科的一次创造性的探索,许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体现素质理念上,新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1].这说明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作为三位一体课程功能中的“情感、态度”目标,关系到数学课程中是否可以从事素质教育、能够从事哪些素质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些素质教育的认识.

一、关于情感与态度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们的学习、生活能力产生极大影响,是人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因素.而数学情感,则是指个体产生的关于数学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等情绪的体会.态度实际上就是精神[2].每个有作为的人至少要具有三方面的态度:(1)创造的态度(包括所有的革新、改革和改造):又有胆有识,不计个人得失,能与科学精神相结合;(2)开放的态度:乐于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好学、善学、批判地学、结合实际地学,具有协作的精神;(3)着眼未来的态度.而数学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个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有一定职能的复合体.首先它具有内隐性,难以直接观察到,我们只能通过个体的外显行为由外到内的间接推断来了解和认识.其次它持续时间长,只要主、客观因素不发生变化,在各种具体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应是一致的.

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指出了它的多维性,认知、情感、态度将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作为教师,就情感与态度而言,应在“情感”上下功夫,在“态度”上做文章,“情感”是手段,“态度”是目的.学生的思维要通过“情感”“态度”来反映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从而促进知识的深化发展.

二、情感、态度是教学内容措施的保证

对于知识的追求,是人类获得人生幸福的最有效途径,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有用的东西保留住.因此,知识是决定人们的生活行为取舍的关键,但人性(人的自然属性)则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需要有理性,更需要的是情感和态度.

从教育的角度看,素质就是你把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忘记后,剩下的东西[3];就数学而言,某个人可能已经记不清学过的某条几何定律,但几何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和独特的美却给他留下了终身的印象,这就是一种数学素质.事实上,数学素质乃是个体具有的数学文化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它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态度,数学的交流,数学判断,数学评价,数学鉴赏,数学文化的价值取向,数学的理解,数学的悟性,数学应用等多方面的数学品质.我们知道,思维活动是认识过程的一部分,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4].情感因素对数学思维活动有着重大影响:(1)情感可以转化为数学思维的动机,成为激发思维的动力;(2)情感可以诱发直觉.情感往往给数学思维以激情,而思维在这种激情的作用之下,往往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维框架,而具有非规范性,从而产生直觉,形成创造性思维;(3)情感影响数学思维的进程和指向,由情感的作用而引发的思维选择,在很多情况下容易造成思维的片面性和主观性;(4)情感影响数学思维能力的发挥.适度愉快的情绪对思维活动有促进作用,过于强热烈或平淡的情绪对思维活动都有不良的影响;(5)情感有助于培养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认识.通过情感体验而形成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往往渗透在理智的反思之中,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对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远未定型的中学生来讲,情感与态度起着相当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在学生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兴趣,它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学生受到表扬就会产生一种愉快心境,这种情绪反复刺激,就会在数学学习和愉快心境之间建立一种固定的联系,一提到数学便产生一种兴趣.因此,强化情感、态度这一维度,主要是因为它可以成为现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动因,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数学教学中情感与态度的渗透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情感与态度”纳入数学课程体系结构之中,这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一个亮点.记得有位未接受过新课程培训、不了解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曾拿着新课程教材轻飘地说:“这样一本教材,我一个月就可以把它教完.”原来他所持有的仍然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的理念.即使是那些已有所认识的老师,实际教学中往往还是老一套,只注重把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上(甚至仅仅放在知识的学习上),不重视把心思放在调适学生的情感、态度上.也有教师虽然很想在教学中渗透情感与态度,但对它的内涵不清,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实施情感、态度教学了.

我们知道,情感与态度包含有多种形式,具有特定的内涵.比如就数学兴趣教育内容来说,包括:(1)认识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作用、意义;(2)了解知识的应用;(3)小制作、小实验的动手动脑;(4)有趣问题的讨论、有趣实例的枚举;(5)了解科学家的生平;(6)了解数学发展史; (7)运用知识获得成功;(8)介绍科技成就;(9)提出探索未知世界课题;(10)创设数学情境等.又如,就数学爱国主义教育来说,内容包括:(1)成就教育;(2)中国古代文明教育;(3)爱国科学家人物、故事介绍;(4)国情教育;(5)科技成果介绍;(6)数学应用介绍;(7)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教育等.再如,科学态度教育内容包括: (1)善于观察、勤于思考;(2)实事求是作风; (3)注意数学发现;(4)科学推理;(5)理论联系实际;(6)勇于探索;(7)抽象思维;(8)综合概括等.再如,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内容包括:(1)世界的物质性;(2)一分为二观点(利弊观);(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特殊与一般关系的科学分析等.

例如:比较2004[2005]与2005[2004]的大小?这是一个数量很大的问题.为了判明二者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先由2004与2005足够地退,通过计算得到:2[1]>1[2],3[2]>2[3],4[3]<3[4],5[4]<4[5],6[5]<5[6],7[7]<6[7],这一退,发现:当n≥3时,有(n+1)[n]<n[n+1]可能成立(这时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一分析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师在分析、解决这个问题时,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科学分析,巧妙地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去,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益匪浅.记得江泽民同志在与中学生谈到几何学习的作用时,曾经说过:“几何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解答数学题,最主要是培养一个人的钻研精神.”讲的就是学习态度的培养.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这一维度的渗透,对数学教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标签:;  ;  ;  ;  ;  

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的解读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