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城中村”内建筑及场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论文_张颖

典型“城中村”内建筑及场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论文_张颖

广东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以某街道所辖六个社区内的典型“城中村”为对象,采用现场检查、抽查测试、资料审查、现场问询等方式方法,探讨老旧居住类建筑、出租屋、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等重点危险区域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查找火灾风险源。结合其区域特征、公共消防管理保障、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灭火救援能力,开展消防安全现状总体形势分析,为消防安全决策、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信息参考,使火灾防控对策措施更加适时、有效。

关键词:城中村建筑;火灾风险源;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形势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模糊了城市与乡村的界限,“城中村”建设成为城乡结合部的标志,也是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首选的生活聚居地。然而无序发展而来的“城中村”,无法做到与城市建设协调和同步,加之人员混杂,致使容易引起火灾的危险性物品使用越来越多,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使“城中村”成为消防安全管理的难点,如何有效破解“城中村”消防治理难题,是一直以来消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城中村”建筑特点

街道内“城中村”区域面积大,建筑建设密集,且多为早年建设的村民自建老旧居住类建筑,多设有出租屋,流动人口居多。建筑规划设计混乱,在该行政区域中呈现出“都市里的村庄”的现状。

“城中村”内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以下简称“三小”场所)密集且使用性质多样。

二、“城中村”开展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一)近几年工作成绩

1、街道及各社区公共消防管理保障情况。该区域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以街道办事处为基本单位,划分为三级网格,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管理方案,在制定各级工作职责及制度基础上,明确了街道网格管理员工作标准,完善了消防安全工作的考核办法。每季度召开街消防安全工作形势分析会议,并对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政府挂牌督办并协调整改。

2、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情况。未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配置数量不足、已设置的消火栓缺乏维护保养等情况,设置室外消防给水环状管网、增设室外消火栓,新建消防应急取水点;街道开展消防通道划线工作,增设便于通行的小微型消防车。

3、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及落实情况。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观看消防安全宣传片、派发相应宣传单、更新消防安全宣传栏;聘请员村街消防中队的教官到各社区授课;开放消防体验馆和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志愿者开展“七进”活动,开展了火灾逃生疏散应急演练。

4、灭火救援能力。加强社区消防安全设施配备,增设微型消防站,确保硬件投入达到要求,并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安装消防警铃、视频监控,填补了区域消防安全管理的空白,制定了定向应急预案。

(二)消防安全工作薄弱环节

1、由于一些社区存在的历史特殊性,部分辖区范围广、执法监督警力不足,各个区域的排查整治工作很难做到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有些管理人员个人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检查发现消防安全隐患的能力水平需增强培训。

2、由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公共消防设施大部分缺乏消防规划,消防水量、水压不足,市政消火栓故障修复难、效率低、欠账率较高,未能与区域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供电线路线缆敷设混乱,存在电气火灾隐患。

3、通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多数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孤寡老人、儿童等群体)由于其自身可接受程度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或消防安全意识薄弱等诸多因素,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熟悉度较高,但真正掌握的公共消防安全知识较少、逃生自救技能低下,消防宣传工作仍有盲点。

4、微型消防站装备基本配置齐全,但存在部分装备损坏、过期,缺乏维护保养,个别站柜缺乏正规管理,与严格落实微型消防站常态化联勤、联动、联训工作机制的要求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城中村”火灾隐患辨识与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采用现场检查、抽查测试、资料审查、现场问询的方法,按比例抽查107栋老旧居住类建筑及64家“三小”场所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一)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根据现场检查、抽查测试统计显示,“城中村”内存在以下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1、“城中村”内大多存在私自改建、扩建、搭建违法违规建筑现象;部分场所属于“三合一”情况;

2、防火间距严重不足,消防车道净宽度严重不足,未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未设置消防电梯;

3、疏散楼梯间设置错误、防火门功能失效;部分楼梯不能直通天面或通向天面的安全出口被锁闭;多数存在动火处或存放液化石油气瓶位置与相邻场所未采用有效防火分隔的现象;

4、建筑内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未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防火材料封堵;

5、普遍存在电气设备安装在可燃物上,电器线路乱拉乱接、多个插排串联使用等现象;多数场所存在电器设备超负荷使用现象;配电设备未设置防漏电装置;

6、老旧高层居住类建筑未设置具有语音功能的火灾声报警装置或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灯具损坏严重;高层建筑公共区域及部分“三小”场所未配置灭火器、已配置的灭火器多数存在过期、配件缺失或压力不足等现象;室内消火栓部分设备缺失等现象;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出租屋、建筑面积超过20m2的场所未设置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简易喷淋装置,未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7、多数外窗防盗网未设置逃生口;部分广告牌、突出防盗窗阻碍逃生或救援;

8、多数存在电动车存放、堵占疏散通道的现象,部分存在电动自行车在疏散通道处违规充电现象。

(二)火灾危险性分析

1、“城中村”内老旧居住类建筑较多,建筑密度大、救援道路窄,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往往造成火烧连营,且消防通道多数被堵占、消防员无法尽快达到火场,不能有效及时开展灭火救援;

2、建筑或场所内未采取有效地防火分隔,加之存在未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或已设置的设施多数损坏、缺失,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报警或响应,人员不能及时发现火情,不能有效扑救初起火灾,火势逐渐蔓延,后果严重。

3、电线未穿管保护,电气线路乱拉乱接,多个排插串联使用、电器设备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或线路贴临易燃物品等一系列问题,可能导致在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电器超负荷等产热过热,引燃可燃物;

4、大量杂物、易燃物品等堵占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复杂、情绪慌乱,易造成踩踏事件,严重影响安全疏散;

5、堆放的杂物堵塞外窗逃生口、外窗防盗窗未设置逃生口,严重影响逃生自救;

6、电动车火灾多发生于夜间,特别是夜间集中充电时间,不易被发现,发现后难以扑救。

四、“城中村”火灾事故特点

“城中村”的火灾事故特点主要表现为“小火亡人”事故态势,同时存在连营火灾的可能性。“小火亡人”其特点是火灾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数相对较少,政治影响小,但又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小火灾由于损失小、受灾人数少等原因,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同时也是火灾防控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五、结论

多年来,消防安全工作在各“城中村”发展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仅通过现场实际情况列举其典型火灾风险源及危险性,而只有贴近事实、科学检查、严格评估才能从根本上采取火灾防控对策措施,目前为提高整体消防安全水平,仍需进一步深入工作。

参考文献

[1]彭亮.城市消防规划与设计初探[J].消防界(电子版),2018,(4):99.

[2]王志坤.关于建筑消防安全性能化评估技术的研究[J].基层建设,2016,(28):230.

[3]田震等.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措施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6):466-468.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  ;  ;  ;  ;  ;  ;  ;  

典型“城中村”内建筑及场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论文_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