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科技观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庄子论文,科技论文,观新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道家在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在科技理论上作出过贡献却又贬斥科技价值的庄子,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有的主张庄子是提倡科技的,有的认为庄子是反科技的。本文在论述庄子的科技观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庄子在科技观上产生矛盾的原因,并给予辩证的评价。
〔关键词〕 道体 求知 赞技 反科技 内在矛盾 论而不议
哲学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发展,所以,哲学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与科学结下不解之缘,特别是古代哲学,往往与科学混为一体。但哲学毕竟不等于科学,这就使得哲学家在哲学的思考与科学的探讨之间容易陷入一种无法克服的矛盾中。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以人文为中心,更使那些反功利主义的哲学家对“科学技术”这一工具理性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庄子的科技观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哲学家在科技问题上的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不断提出并思索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又贬斥科学探索的价值,追求不可名状的得道境界;一方面赞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又顾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人为物役和生态平衡的破坏。由于《庄子》一书非出自庄子一人之手,所以本文所讲的庄子,实指整个《庄子》作者。
1
春秋战国时期既是社会大变革、大改组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相对发展的时代。庄子及其后学就生活在这一变革的社会环境中。当时,自然科学的突出成就主要表现在:天文学方面。天文学家确定了二十八宿,并有被后世合称为《甘石星经》的天文著作问世。数学方面,已有“九九”歌诀流传,《考工记》中有“矩”、“宣”、“”、“磬折”等计量名称,《墨经》中有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医药学方面,《山海经》中记载了近百种药物。《黄帝内经》阐述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总结了诊断和治疗等医学理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名医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运用针炙、按摩、手术、汤药等疗法治病。物理学方面,人们已有了一些光学、声律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庄子及其后学就是在这些自然科学成果的背景下来思考和探索科学与哲学问题的。
作为一位勤于思考的哲学家,庄子不能不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好奇之心,作出科学意义上的遐想。这使他在科学上提出了很多发人深思的问题和很多近乎正确的独到见解。
第一,天文学方面。《庄子·天运篇》(以下只注篇名)对宇宙现象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械而不得已邪?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风起北方,一西一东,在上彷徨,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尽管它提供的答案过于简单,也难以令人信服,但它提出这些问题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天地篇》指出:“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这就是说,宇宙起源于“无”。现代科学发现,宇宙起初既无任何天体,又无粒子和辐射,只有一种单纯而对称的真空状态以指数方式膨胀着,后来经过“大爆炸”以后,才逐渐形成各种天体。所以,从这一角度说,讲宇宙起源于“无”也未尝不可。庄子还指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即是说,天空是青灰色的, 从太空看地面也是青灰色的。这一推测与现代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颜色基本一致。他还断定“天”是“远而无所至极”〔2〕的,也就是说, 宇宙是无限的。
第二,生物学方面。《寓言篇》提出“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的思想,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及遗传问题。现代科学表明,生命现象是以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为基础的。蛋白质的分子由于排列方式千变万化,而使各种生物体千姿百态;核酸的大分子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由于排列形式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遗传信息。若把庄子所说的“万物”理解为一切生命现象,“种”理解为生物大分子,“禅”理解为遗传,那么庄子的观点与现代生物分子学并不矛盾。《至乐篇》云:“种有几,得水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之衣(青台),生于陵屯则为陵潟(草名)、陵潟得郁栖则为乌足(草名),乌足之根为蛴螬(虫名),其叶为蝴蝶。蝴蝶胥也化而为虫(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干余骨)。……羊奚(草名)比乎不笋久竹生青宁(虫名),青宁生程(豹),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这里所讲的“几”(“机”),既是“种之几微而万物所由生”的生命基础,又具有“动之微”的自我驱动、自我复制能力。“继”,是“几”得水而生的、最细微的初生丝状物质,属水生原始生物。“蛙之衣”生于“水土之际”,“陵潟”生于高地。从“继”,演化到“陵潟”, 乃是生物从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也是生物从细胞形态向低等生物进化的过程。从“乌足”到“蛴螬”、“蝴蝶”是生物由植物向动物的演变,从“鸲掇”到“干余骨”是生物由虫类向鸟类的演变。而从“羊奚”到“人”,典型地反映了生物从植物到动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再到人的进化过程。尽管该篇在叙述生物前后演变的具体环节上并无多少科学性,但他所描绘的生物从胚胎到苔类、草类、昆虫、动物、人,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与现代科学所揭示的物种起源与进化理论有相合之处。此外,庄子还指出,“猿、猵狙(似猿而狗头)以为雌,麋(驼鹿)与鹿交,(泥鳅)与鱼游。”〔3〕这里涉及到近亲但又不同种的动物交配问题。
第三,医药学方面。《庄子》书中介绍了一些导致疾病的原因,如“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竭”〔4〕;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5〕;人有“忿猵滀之气”,上下不畅,“不上不下, 中身当心,则为病”。〔6〕它还提出了一些防病养生的道理和方法, 如“静然可以补病,眦(按摩)可以休老”〔7〕,“吹响呼吸、 吐故纳新,熊经鸟申”〔8〕和“缘督以为经”〔9〕,可以益寿延年。《达生篇》还对醉者堕车“虽疾不死”的现象解释说,由于醉者“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遌物而不慑”,在药物方面,《庄子》书中提到“实堇”、“桔梗”、“鸡”、“豕零”、“桂”等药材,还提到“不龟手之药”。
第四,物理学方面。《外物篇》指出,“木与木相摩则然(燃),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这里解释了燃烧与雷电等产生的物理现象。《徐无鬼》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将两张瑟器分别放在堂上和室内,“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常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即是说,弹一张瑟的宫调或角调,则另一张瑟的宫调或角调也相应振动起来。若有一弦改了调,和五音不合,则弹动它,二十五根弦都一齐响应。这是对声音共振原理的一种实证。《天地篇》还叙述了提水机械——桔槔“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洗汤”的运作原理。
2
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所谓技术,是指与生产劳动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它操作方面的技巧,还可以指技术装备。根据这一解释,《庄子》书中用来表达“技术”的概念主要有:“数”,如“有数存焉于其间”〔10〕,“子之知道,亦有数乎”〔11〕;“技”,如“进乎技也”〔12〕,“技兼于事”〔13〕;“巧”,如“子巧乎”〔14〕,“百工有器械之巧”〔15〕;“方”,如“请买其方”〔16〕;“艺”,如“能有所艺者,技也”〔17〕;“知”,如“机变之知多”〔18〕,等等。这些概念之间虽存有差异,但都基本上接近于“技术”的内涵。
庄子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在他看来,第一,掌握技术,就能对事物的属性作出敏捷而又准确的判断。《人间世》有一则寓言说:一位名叫石的木匠到齐国的途中遇到一棵枝杆可以造船、百围粗的大栎树。当时观者如潮,连他的徒弟也恋恋不舍。而他却只管向前走,连头都不回。他的徒弟大惑不解,他则解释说:“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这位木匠正是凭着多年积累起来的相木经验与技巧,而很快确认这棵树是无用的“散木”,从而避免做无用功。第二,掌握技术,处理事务就能游刃自如。《养生主》记载,庖丁因掌握了一套宰牛技术,使他在为梁惠王宰牛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技艺:“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达到了游刃自如的熟练程度。第三,技术的物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天运》篇云:“水行莫若用舟,陆行莫若用车”;《天地》篇又云:“(使用桔槔),用力甚寡,而见功多”。这说明用机械比用人力优越,既省力又提高功效。第四,掌握技术,有利于增强竞争力。《人间世》中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即是说,凭借技巧一起摔跤的人,开始的时候总是用明招儿,但往往到后来就使用暗招,到了极点就用尽更多奇异的技巧,“其作始简,其将毕也必巨”。越到后来,竞争的程度越大,竞争的技术越高。谁的技艺最高,谁就能获得最后胜利。第五,技术交易,可以使买卖双方获得更多的利益。《逍遥游》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漂洗丝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这位外乡人不是拿钱买不皲手的药品,而是花大钱买制作该药的药方,说明他已意识到买技术(“方”)比买药品更有赚头。由于他有这样的经济头脑和远大目光,使他走上了升官发财的道路。
庄子在赞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各种高超技艺的同时,又进一步在“技”的背后寻找其“道”,即表现“技”的内在根据。庖丁解释他之所以有如此高超的宰牛技术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此“道”是指他掌握牛的全身各部位的生理结构,再也看不到“全牛”,因而能“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19〕。佝偻者承蜩,如“掇之”一般。其“道”表现为:处身“若橛株枸”,执臂“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却不以万物易蜩之翼,“唯蜩翼之知”。一句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20〕。梓庆削木为鐻,令人赞不绝口。其“道”在于他将为鐻时,“未尝敢以耗气”,必先斋戒以“静心”。斋戒七天后,他忘掉了四肢形体和朝廷,“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察树木的质性,看到形态极合的,就在这段木材上定出鐻形的轮廓,然后才开始着手制作。此即“以天、天然)合天”。〔21〕有位捶钩老人打制钩乾却分毫不差,其“道”在于“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22〕,从而提高对捶钩的注意力。有位工倕用手画圆画方赛过规矩,其“道”在于“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心)一而不桎(窒)”〔23〕。有位摆渡者操舟若神,其“道”在于善于游水,“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郤也。覆郤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心),恶往而不暇!”〔24〕有一男子在一高悬瀑布下游水。其“道”在于他“始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漩涡)俱入,与汩(涌流)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25〕。庄子所讲的“道”,似乎有“科学”的意义,但把它理解为事物的原理及处理事务的方法也许更确切些。“道”与“技”的关系,也就是“原理”与“技术”的关系。掌握了事物的原理,才能通过训练,转化为熟练的技术,也就是说,先掌握了“道”,然后才能转化为“技”,即由“道”进乎“技”。总而言之,掌握“道”的具体表现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性及其规律,并按事物的规律办事;二是聚精会神地专注于所做之事,不为外物所动。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地掌握和驾驭事物,获得自由。
3
尽管庄子讲了很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些是他自己探索出来的,尽管庄子赞叹技术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可否认,在庄子思想中确实存在着反对科学,贬斥技术的因素。
首先,庄子继续坚持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观点,把追求哲学上的“道”与探求科学上的“知”截然对立起来。
庄子所讲的“道”兼具本原意义和自然意义。从本原的意义上来说,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26〕。从自然的意义上来说,它“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27〕。“道”可用“周”、“遍”、“咸”三者来形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28〕,这就是“道”。“道”与物“无际”,“道”就存在于宇宙万物“盈虚衰杀”〔29〕的变化之中,但又不随宇宙万物的变化而生灭。
但“道”又是“窈窈溟溟”、“昏昏默默”的,“视之无形,听之无声”〔30〕,它不是经验科学的方法所能把握的。《知北游》云:“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无问,问无应。”在“道”面前,“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要象新生之犊那样“无求其故”,这样才能得道。庄子还认为,“道”是一个整体,“未始有封”;而言“未始有常”,为争一个“是”字而分“畛”,于是“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31〕。在他看来,当时的辩者就是因为将完整的“道”肢解开来而论辩,“囿于物”而不能获得“道”的真谛。
庄子把求“道”与求“知”对立起来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他对“或使”说与“莫为”说的异议。“或使”说认为可能有一个超越万物的实体使万物生成变化,“莫为”说认为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自然的,没有什么外在力量驱使它。在庄子看来,“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或使莫为,言之本也,与物终始。……或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大道)”〔32〕。“或使”说与“莫为”说的共同错误在于两者都将“物”与“道”割裂开来,抛弃“道”而偏执于“物”。
实际上,只有通过逐物以求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与探究,才是通向科学的重要途径,而庄子恰恰对此持批评态度,说明他在此方面确有反科学的一面。既然用求“知”的方法求“道”是行不通的,于是庄子提出了“见独”、“心斋”、“坐忘”等非理性的方法来体“道”。
其次,庄子对科技在现实中的运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持批评态度。
庄子所处的是一个科技有相当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带来生产的发展,但也出现一些负效应。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会使人心变得复杂和不安,使人性丧失。《天地篇》借用一位宁愿抱瓮提水也不愿用现成的桔槔抽水浇园的老翁口吻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徐无鬼》指出,“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但这些人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及,悲夫!”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人心被利欲所充塞而迷失方向,无所安顿,人为物役而不能自拔,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国与国之间的掠夺战争,都是由机心所驱使。庄子反对机械之巧,固然有其不当之处,但也道出了部分真理:科技本身无好坏之分,但科技成果的运用有好坏之分,它会给社会带来正负效应。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万物真性受到摧残。《胠箧篇》云:“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钩饵、网罟、罾笱之知多,则鱼乱于水矣;削格、罗络、置罘之知多,则兽乱于泽矣。”由于人类使用各种智巧制作工具来捕捉动物,使得自然界中的各类动物陷于一片混乱之中,生态环境的平衡遭到破坏。《马蹄篇》严厉批评了伯乐治马,而使“马之知而态至盗”,工匠治埴、木,“残朴以为器”,各使物之本性丧失的罪过。正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人性被扭曲,物性受摧残,自然环境被破坏,社会陷于你争我夺的混乱之中,人为物役,人被异化,庄子不得不采取因噎废食的方法,贬斥各种技巧,以为“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33〕。由于科技的进步带来人心的浮动,破坏了人的常性,所以,庄子为了恢复人的常性,为了社会的淳朴和谐,宁愿牺牲人类的一切文明,包括弃绝科学研究及技术运用。
由于庄子对科学技术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于是后人在研究他的科技观时就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庄子是反对科技的,一种观点认为庄子是提倡科技的。笔者认为,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他确实是反科技的。因为他主张“为道”与“为学”是对立的,认为“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34〕,倒是“愚故道”〔35〕,“不知乃知”〔36〕。而他的哲学又与养生联系在一起,其得道方法也就是养生方法,故他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心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37〕。他还说:“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38〕这就道出了庄子求道的目的。同时,庄子与儒家一样,具有浓厚的崇古意识,动辄称赞“古之人”、“神农之世”。他认为“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矣。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39〕今之人逐物而争是非,与“道”背道而驰,“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40〕。他以为“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41〕在古代的理想国里,没有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征服,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技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但是,庄子反对的是“逐万物而不反”的科学探求,因为这会使人迷失方向,而为外物所役。而他所提倡的是一种“论而不议”的方法。他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圣人论而不辩”〔42〕。“六合之外”是什么,是人无法知道的,也没有必要去探求,故说“知止其所不知,至矣”〔43〕。“六合之内”(自然)与“春秋经世”(社会)是人们“论”的对象,但不是“议”与“辩”的对象。承认“论”的作用,也就承认了科学探求是合理的,因为“论”是客观地反映和揭示事物之理的。但“议”与“辩”则不一样,它要给客观事物分辩贵贱、是非、彼此,带有辩者的主观色彩,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因而是不可取的,也是有害的,所以科学探讨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同样,庄子也不是笼统地反对技术,在“道”与“技”之间,他主张“技”合乎“道”,才有意义,即:“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44〕。从自然到技术,即由体及用,由本及末,体用相谐、本末俱畅,这才是使用技术之正道。他还主张机械要服从于人的意志,如桔槔,“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45〕。也就是说,只能由人支配机械,不能让机械“得罪于人”,给人造成危害。
4
庄子是站在哲学家的角度来评议科技的价值的。他把“为道”与“为学”截然对立起来,反对人们逐物以求知,这是不利于发展科学的。因为科学精神,正是要人们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来探求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求知精神,没有这种精神,科学也就难以产生。他对科技的运用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持批评态度,这是可取的,但因此而贬斥科技的价值,主张建立一个没有科技渗透的至德之世,却是荒谬的。在现代人看来,哲学离不开科学,人类离不开科技,这已是一种常识。哲学要发展,就必须依赖科学的发展;人类要进步,就必须发展科技。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提高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但是,庄子的科技观又有它积极的一面。首先,他在天文、物理、生物、医药、卫生等领域提出的很多问题和见解,在古代科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对一些科技的介绍,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次,他反对当时流行的分析实证方法,提倡直觉方法和整体思维。这一思维方式,却与现代科学思维相合拍,因而深得现代自然科学家的赞赏。庄子的认识论虽有相对主义成分,但却又包含了辩证思维的颗粒,对于矫正当时存在的绝对主义与独断论有一定的作用,就是对现代人的思维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再次,庄子总是从关心人的角度来谈科技的。他对科技的价值之所以采取贬斥的态度,是因为它给人类带来了负面效应:科技的发展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疏离。庄子的这一反思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社会病症有着重要的启示。现代社会高度工业化、技术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人们对自己的环境感到非常陌生,于是在西方出现了一种带有“复古”性质的思潮,希望返回到以前没有技术、没有分工、没有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人们的自然本性可以自由发展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道德的沦丧,小到人情味的淡薄、先进犯罪工具的出现,大到能毁灭人类的核武器的存在,它使个人的安全和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生产方法引起失业和生产过剩,使一部分人处于贫困境地。特别是当代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又带来了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切都需要人们有一个清醒认识。但是,我们不必杞人忧天。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及新资源的开发,仍要依赖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整个人类生活水平的改善,也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对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其他一些问题,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参与、共同探讨,以图建立一个和平、洁净、美好的世界。
注释:
〔1〕〔2〕〔16〕《逍遥游》。
〔3〕〔5〕〔31〕〔39〕〔40〕〔42〕《齐物论》。
〔4〕〔8〕《刻意》。
〔6〕〔14〕〔20〕〔21〕〔23〕〔24〕〔25〕《达生》。
〔7〕《外物》。
〔9〕〔12〕〔19〕《养生主》。
〔10〕〔27〕《天道》。
〔11〕〔22〕〔28〕〔29〕〔30〕〔34〕〔36〕《知北游》。
〔13〕〔17〕〔44〕《天地》。
〔15〕《徐无鬼》。
〔18〕〔33〕《胠箧》。
〔26〕《大宗师》。
〔32〕《则阳》。
〔35〕〔45〕《天运》。
〔37〕《在宥》。
〔38〕《秋水》。
〔41〕《马蹄》。
〔43〕《庚桑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