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应受到极大的重视,有效降低经济管理的风险。施工单位在日常的工作管理中,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建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中主要分析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工作内容涉及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工程经营、工程造价方面的预算,工作内容繁杂、覆盖范围广。因此工程经济管理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所有工作,才能提高工程中各方面内容的协调性,促使企业内部的每个部门的配合更加紧密,使得工程的各种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1、建筑经济管理概述
所谓建筑经济管理,主要指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项目各阶段投资的控制和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建筑成本的分析、投入资金的核算以及对建设成本的管控等。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较长,期间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建筑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建设成本的控制是建筑经济管理的工作重心,其内容主要是预算部门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考核等工作,目的是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从而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从当前的建筑市场来看,各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加强建筑经济管理,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思想理念较为落后
管理思想理念方面较为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效率,还会影响到建筑经济本身所获去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缺乏前瞻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能够采取行动,对于已经造成的后果却无法挽回。其次,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固定的管理模式,却缺乏贯穿全程的动态化管理模式,因此,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往往知识体现在建筑施工的阶段,全程的控制管理理念较为薄弱,控制手段较为简单,缺少全面性。最后,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在精细化与协调性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对建筑项目的经济成本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2 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问题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多数企业从事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能否获利,获利多少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则难以得到有效的重视。事实证明,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导致企业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导致企业所获经济效益下降。
2.3 缺少优秀建筑施工企业队伍
从过往的案例上来看,建筑企业项目经济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队伍的素质较低所导致的,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既懂成本管理又懂得建筑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少,专业人才也不多,多数员工都属于兼职人员或者是转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满足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导致了我国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水平严重不足。
3、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策略
3.1 完善建筑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中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影响建筑经济管理工作效果的主要原因,由于建筑经济管理是行业内新兴的管理理念,所以相应的辅助管理也呈现出滞后性。所以,建筑企业要想完善经济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建筑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经济管理的成本控制环节,往往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建筑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成本控制工作的全员参与。此外还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培训制度和激励制度,从多个方面入手,不断健全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保证辅助管理对经济管理的支持,从而促进建筑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加强施工期间的资金管理
在合同签订之前,要对承包单位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有能力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除此之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劳务费用也在施工成本中占主要位置,因此在材料设备的选用方面要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供应厂家的生产资质,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使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的按质按量按期完成,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降低工程成本。
3.3 加强建筑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人是工作的主体,所以优秀的管理人才对于管理工作的意义巨大,建筑企业想要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就要注重管理队伍的建设,企业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经济管理团队和高端管理人才,并积极完善管理体系,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建筑经济管理工作。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工作,企业可以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其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更好的完成工作。在企业员工方面,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对自身职业技能进行提升,与时俱进的了解当前的市场经济形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银行贷款利率等多方面内容,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完善,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在建筑经济管理过程中,施工成本的管控是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从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看,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的制定是节约施工成本的重要保证,首先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选择要充分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避免因施工技术问题造成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维修或返工成本。其次是对于建筑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现场应严格管控施工材料的数量,避免因材料浪费和丢失造成的成本增加,对于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也要做到定期维护,防止因操作不当和维护不到位引起的机械故障。大型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十分昂贵,所以使用前,应做好施工预案,避免因其他因素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增加设备的租赁费用。最后还要将预算成本与实际的施工成本进行核对,发现超出预算的部分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做出调整。
3.5 加强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
施工单位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开展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管理意识培养,并帮助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管理目标,从而逐步的明确施工单位的建设现场成本管理目标。首先,施工单位要构建一支专业的成本管理队伍,要重新划定人才的选聘以及考核标准,加强专业成本管理人才的筛选力度以及监管力度,使得施工单位可以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成本管理团队。其次,要提高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根据施工单位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建设情况,设置出符合内部管理的人员管理机制,定期对现有的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业务考核结果,相应的对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给予惩罚以及奖励,以此激发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责任心。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经济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建筑企业管理的结构体系下,解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管控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企业开销,增加建筑企业所获的经济利益,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彪.研究提高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策略[J].价值工程.2015(04):23-24.
[2]夏淑娟.建筑工程经济的效益提升策略[J].时代金融.2015(14):56.
[3]侯亚奇.现代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防范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5(14):123.
论文作者:黄玉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建筑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