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七星镇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
摘要:生态乡镇规划战略的实施对乡镇居民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有效的推动国家生态建设和乡镇经济发展。本文围绕生态乡镇规划进行讨论。了解当前我国生态乡镇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有哪些,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加快生态乡镇规划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生态乡镇规划;若干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乡镇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特别是乡镇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提高乡镇经济的同时,也对乡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施生态乡镇规划战略,有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生态乡镇的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人们愿望的直观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虽然我国生态乡镇发展迅速,但是在战略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加强生态乡镇的规划研究,具有良好的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生态乡镇规划中的问题
传统形式的经济发展通常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完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镇的经济水平,但是对乡镇的环境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影响了生态乡镇规划战略的实施,以下是我国实施生态乡镇规划战略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问题。
(一)缺乏生态规划的具体思路
当前阶段,我国的乡镇在进行生态规划建设时缺乏创新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有模仿、抄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现象。而生态乡镇规划应该具备自身的特点。没有对乡镇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一味的求快,而盲目的效仿生态城市规划思路,往往会对乡镇区域内的原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规划过于混乱,影响到后期的生态规划,比如部分乡镇模仿城市规划思路,对交通环境进行改造,使得乡镇原有生态环境被破坏,加大了建筑垃圾的产出以及环境污染,而规划缺乏合理性,会在对资金造成浪费的同时,引发社会矛盾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实施生态乡镇规划战略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1]。
(二)在对乡镇进行规划时,景观保护被忽视
乡镇在自然景观以及资源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但在生态乡镇规划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优势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与生态乡镇规划的基本原则严重不符,导致生态乡镇的建设往往会对其优势资源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使得城市当中的情感交流、生存空间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被人们广泛关注,城市当中的居民则更加向往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而乡镇当中具有独特的民俗民风和田园风光,这些资源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但是,很多乡镇在进行生态规划时,过度的开发自然资源,乱砍滥伐、随意开采山石,严重的破坏了乡镇的自然风貌,此外,部分乡镇对历史文化缺乏保护,在实施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导致文化古迹、传统的人造景观被破坏。所以,在对乡镇进行生态规划的过程中,对乡镇的独有优势一定要加强保护,使生态乡镇的内涵得到有效的提高[2]。
(三)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在我国的乡镇规划建设当中,最主要的就是环境问题,由于乡镇居民以及规划负责人的环保意识淡薄,为生态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虽然部分乡镇建立了垃圾、污水的处理厂,但却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管理措施,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堆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生活环境、农田以及河道被严重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二、针对生态乡镇规划的建议
生态乡镇规划对于我国的城市建设而言,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乡镇规划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对乡镇的生态环境加强治理
应该将乡镇的生态规划与经济建设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以生态建设的标准来要求乡镇的建设,生态乡镇规划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生态保护以及环境治理工作做好,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生态乡镇规划设计,使乡镇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乡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加强治理,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要对垃圾、污水处理厂加以建立,合理设计垃圾、污水的收集及处理系统,实施生态规划建设,应以详细的调查为基础,对周边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以及污染物排放加强控制,努力推动乡镇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使生态乡镇规划得以真正的落实[3]。
(二)对乡镇污染源加强防治
1、对农药、化肥进行防治规划
对乡镇周边农业的灌溉模式和化肥使用方式加以改变,对化肥使用设定科学的用量,鼓励和推广生物肥,避免化肥渗入地下污染土地和地下水,或流入河流污染水体。
2、对家禽养殖业加强治理
对禽畜粪尿进行回收利用,对新技术加强推广,将养殖业和农业进行有机结合。
3、加强废物防治
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加以推广,使农产品的安全得到保障,做好生活废品的回收处理工作。
4、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进行生态乡镇规划时,一定要抓住规划的重点,对生态问题保持高度的重视,严格控制各项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规划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乡镇的原有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如图1所示,为某乡镇生态规划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乡镇依山傍水而建,在实行规划建设的同时充分的保护了乡镇的自然环境。
图1
(三)对居民环保意识进行加强
乡镇居民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我国生态乡镇规划存在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若想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要从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入手对乡镇居民进行加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为乡镇居民普及有关生态保护的知识,对规划人员以及基层民众的思想观念进行加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在对生态规划加以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优势加以考虑,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要对乡镇的人文景观以及山水资源加强保护,促进乡镇规划特色的形成。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行加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第一,对各种宣传手段有效利用,比如借助电视、宣传栏等途径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使民众能够切实的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第二,对各乡镇干部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对领导的环境观念加以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第三,将有关环境污染影响和危害的问题编制成简单易懂的图册,使乡镇居民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当中来[4]。
结语
生态乡镇规划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乡镇建设以及经济的稳定,实现乡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生态乡镇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乡镇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规划思路符合乡镇的发展需求,坚持动态科学的规划原则,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从而将生态乡镇规划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汪孙根.关于生态乡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11).
[2]冯明雷,陈宏文,廖兵等.江西生态乡镇规划若干问题浅探[J].中国科技信息,2012,8(18):80-81.
[3]吴素文.庄河市农业生态系统规划分区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才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乡镇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居民论文; 环境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