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以来,有效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些建筑工程在造价过程中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这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建筑行业施工成本,不但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会降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造价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超预算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此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
前言
国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大大提高了建筑行业建设质量,并且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也较为严格,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来提升工程质量。此外,建筑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并且工程造价管理也越来越困难,这在较大程度上加大了造价超预算管理难度,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直接造成超预算情况的发生,不但会增加工程成本,而且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会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为此需要企业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的完善。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
对建筑工程进行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能够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会对工程造价采取有效的预算,其主要目的就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全面建设具有较高的重要性[1]。此外,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的预算,能够使项目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以此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还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以此完善建筑市场环境。
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是建筑行业科学实施工程造价的基础,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的造价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支出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建筑行业实施工程造价预算需要有较为严谨的审核流程,通过一定的审核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少贷款审批时间。同时,对建筑施工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在较大程度上可对工程项目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的实现,以此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实施。由此可以看出,工程造价预算能够在造价控制中起到较大的积极指导作用,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起到了较大的重要作用。
2.造价超预算控制的价值
工程施工中的超预算主要是指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实际造价成本比预算成本较高,在较大程度上会对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超预算管理主要是预算编制、造价以及工程管理等,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预算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能够科学、合理的对预算编制实施预算工作,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提高[2]。目前,较多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过程中,与工程管理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对超预算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其工作质量,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体现出造价超预算控制价值。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
3.1 忽略造价预算编制
较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预算过程中,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一个较大的原因就是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导致在进行预算过程中出现超预算情况。工程施工首先需要进行预算编制,但是一些预算编制人员忽略了组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不但没有对编制内容进行有效审核,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存在着核算错误的情况。除此之外,工程造价初期阶段,对市场风险预测也会对造价预算编制造成较大的影响,会大大降低预算准确性。
3.2 造价预算管理不完善
施工企业在实施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首先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这在较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预算投资决策,大大影响了工程整体设计质量与一些施工环节质量。此外,对工程合同与施工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缺乏对一些细节工作的有效管理,这在较大程度上导致超预算情况的发生。
3.3 设计变更造成的超预算
建筑工程设计较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设计,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比如水文情况、地质情况等,以此有效保证整体工程质量[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工程设计在一些情况下会出现变更情况,直接影响到造价预算,主要是因施工企业没有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设计与实际施工出现一定的冲突,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造价预算,并且在此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在设计变更的过程中没有详细规划成本问题,导致超预算问题。
3.4 对造价预算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不能用图纸与表格来代替,是整个建筑工程动态变化的过程,工程造价预算需要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并对施工中的不同环节进行有效的指导与控制。比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造价指导,最大程度上使实际成本与造价预算保持一致。但是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对其他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不够重视,同时由于施工周期比较长,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解决,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致使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大大降低。
4.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措施
4.1 预算编制的有效完善
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过程中,预算编制较为重要,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预算编制进行有效的完善,首先需要对预算编制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人员应当全面把握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实施预算编制,使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提高工作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端正学习态度,对定额单价以及工程量进行全面把握,同时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以及实际工程情况对预算编制进行有效的完善,最后通过实际施工变化实施有效调整,以此保证预算编制工作顺利实施,并在此基础上有效保证预算编制质量。
4.2 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造价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预算编制,以此对工程造价预算进行有效管理[3]。此外,在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系统的开展,使不同工作人员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以此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企业施工成本,以此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未来经济较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加强预算审批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批在较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超预算有较大影响,主要是因没有根据相关的制度进行有效实施,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完善审批制度,并且与一些较为具体的工作保持一定的紧密联系,以此有效的促进工程造价预算审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还能够对审批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此外,施工企业在进行造价预算审批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有效实施,以此对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预算审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若发现部门超支就需要对此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以此保证工程造价预算审批顺利进行,不但能够缩短工程施工工期,而且可大大降低企业施工成本。
4.4 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
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控制过程中,需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工作,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预算控制效率,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对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时,应当通过施工企业自身优势并结合建筑行业规范化流程进行有效的实施,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预算管理质量,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发展,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对我国经济较快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工程造价预算质量,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可降低施工企业成本,对企业未来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工程造价超预算是施工企业较为重视的问题,不但会对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可减缓施工企业未来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对预算从不同方面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比如科学进行预算编制、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提升管理质量等,将成本预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预算的经济性,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丽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5):167-168.
[2]张立杰,刘素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17(1):41-41.
[3]饶桂莲.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门窗,2017(5):77-77.
[4]张显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7(9):180-180.
论文作者:廖永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过程中论文; 较大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造价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