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文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新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文化与论文,高中语文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社会,以流行音乐、影视、通俗小说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在高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开展学生对大众文化和文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开发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笔者在高二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大众文化与文学”。
“大众文化与文学”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大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民间文化不同,它是借助大众传媒传播,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费娱乐的文化形态,其产品主要包括商业影视、流行音乐、畅销书刊、广告、时尚等。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的特点。
很多大众文化的作品都属于文学的范畴,如歌词属于抒情文学的范畴;电影剧本、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本、由小说改编的电视、网络文学属于叙事文学的范畴;广告文案也属于文学范畴。
大众文化的积极性使其作为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可能。大众文化的巨大数量是成为经典的基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是以广泛的创作为基础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开篇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可以预见,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诗歌的代表作;很多电视、电影剧本,也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叙事文学的经典。正是由于大众文化与文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有着积极的作用,才使大众文化作为语文教学资源成为可能。
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曾经说:“此前已有蔡志忠以漫画的形式再现《论语》等国学经典;邓丽君的《独上高楼》、《在水一方》歌词分别取自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和《诗经·蒹葭》;黄安演唱的《新鸳鸯蝴蝶梦》歌词借用了李白的诗,还有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也被谱成了很好听的流行歌曲。”
大众文化的消极性使其作为教学资源成为一种必要。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大众文化中也充斥了很多低俗、庸俗、色情、暴力的内容,本身是娱乐性,而非教育性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鉴赏这些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另外,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这对其文学性和艺术性构成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西方世界现代化起步较早,在大众文化领域有着难以企及的霸主地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作品,在了解的同时也适度消解西方媒体的话语霸权。
由于大众文化具有很多消极作用,开设与其有关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对大众文化作出正确而深刻的评判,有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大众文化课程与语文必修课程的互补性。必修课程选择的篇目多以经典文学篇目为主,但这些篇目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疏离感。引入大众文学文本作为教学资源,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以流行歌曲为例,学生们或是局限在纯粹的休闲,或是喜欢旋律节奏上,或是沉浸于爱情歌曲的肤浅表象上。而本课的理念,是把歌词当作诗歌去鉴赏。
“大众文化与文学”课程规划
本课程体现了客观为本的研究特色。既往已经有教师把大众文化引入中学语文课堂,但是这种引入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的。杨光海(2005)曾提出,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陈晓敏(2007)曾提出,为了促进学校与大众文化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学生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态度。
既往研究把大众文化作品放在了批判对象的位置上,而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把大众文化作品作为客观的文学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文学鉴赏和分析。
课程概述:当代,大众文化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面对各种各样的电影、电视、音乐、广告、图书等大众文化形态,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见解。拍案叫好者有之,嗤之以鼻者有之,不置可否者有之。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本课程分基本理论、电影、电视、音乐、文学、卡通、广告、网络等几个单元,分析大众文化现象的成因、特点、经济因素、文化内涵、及其对大众生活和社会的影响,用文学的眼光关注大众文化文本,给大众文化以合理的定位和评价。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从纷繁的大众文化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关注周围的大众文化现象,并作出自己的批评和鉴赏,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见解。
课程特色:以作品欣赏和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减少教师讲授的内容,用作品说明问题。课程形式采用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模式,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
利用大众文化手段——博客。申请公共博客“大众文化与文学”,告知选课学生用户名和密码,把博客作为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布置作业、提供阅读材料的平台。在博客上发表文章的次数、质量,评价他人博文的频率、质量,都会成为学生最后学业成绩的依据。
课程计划:该课程的实施用1个学期的时间,大概15周,每周2学时,分流行歌曲、电影、当代小说、电视剧、广告和卡通6个单元完成。
第一单元流行歌曲,这是大众文化中离学生生活最近的形式。第一周,教师会选择一些流行歌曲给学生播放,布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词作出文学鉴赏,在第二周中展示。推荐给学生的歌曲主要有:用古典诗词改编的歌词,如琼瑶的《在水一方》;用当代诗歌改编的歌词,如余光中的《乡愁四韵》;还有充满中国经典诗词韵味的新歌词,如《双节棍》、《青花词》等。
第二单元是电影单元。第一周是播放霍建起导演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的电影《暖》,并布置影评,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影评放到本课的公共博客上,互相点评。第二周学生展示影评、进行讨论。本单元要求学生关注小说文本和电影叙事手法、角度的差异,探讨二者主题的不同。
下面以电影《暖》为例,回放学生课堂上的思维碰撞。这是一节讨论课,学生针对剧情、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电影主题、影片的表现手法、影片对原著小说的改编等问题进行辩论。
针对电影对小说的美化问题——
甲同学认为:“实质相同的一个故事在纸上和银幕上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剧本为电影的成品效果在故事情节上所作的诸多美化,致使电影《暖》更多地成就了镜头的美,给人心灵的触动远不及原著小说来得深刻。”
乙同学针锋相对地说:“小说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它通过一个极端的例子向人们展示了一些作者十分渴望表达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不适合通过电影来表达。我很高兴编剧没有完全照搬原著,而是做了修改,让电影比小说更‘暖’。”
这些讨论可能还不够成熟,但充分显示了学生对文学的不同鉴赏角度。有争鸣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更是思维魅力的体现。
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第一周是教师讲授,题目是《言情与武侠》,但是又不局限于言情和武侠,让学生关注女性文学、少年作家、网络文学等各种当代文学现象,并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阅读张爱玲的著名小说《十八春》。第二周,播放电影《半生缘》。第三周进行讨论,涉及了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的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根据余华《活着》改编的张艺谋的《活着》,根据李碧华小说改编的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通过讨论,学生开始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以文学分析的眼光鉴赏电影和小说,体会大众文化浮华外表下的深刻内涵。
“大众文化与文学”课程效果
从课程开发的角度看,本课弥补了语文必修课程的空白。在传统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之外,该课程为学生开拓了语文学习和鉴赏的资源。
从课程内容看,内容“大众”而不“庸俗”。该课程没有任何大纲、教案、教材,也缺乏前人的经验,所有的资料,包括电影、电视、歌词、广告、卡通,都要教师搜集,并撰写讲稿。本课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把课程设置得“大众”而不“庸俗”,使学生从大众文化文本中,体会经典的永恒魅力,挖掘真正的文学美和人性美。
从学生学习角度看,客观鉴赏能力逐步形成。从学生生活和发展的角度看,必修课的课文只是语文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日后的生活中,从电影、歌曲、广告、小说中搜集学习资源,感悟文学之美,正是本课的价值所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阐述语文的教学目标时,谈到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本课程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搜集课程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挖掘既往接触过的大众文化作品,用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眼光感受鉴赏这些作品,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更多的大众文化作品上去,配合了课标目标的实施。
随着金庸的《天龙八部》入选高中语文读本,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外国小说《哈利波特》成为高考试题,大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把大众文化作为语文教学资源的尝试和研究的空间也必将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