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方涵[1](2019)在《短纤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文中指出目前在聚酯短纤维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短纤维成品疵点的控制方法,往往是通过设置卷绕修板的切断时间和生头时间,人工估算头尾丝在后纺成品包中出现的大概位置,设定一个较大范围,分离出可能含有头尾丝的成品包。由于估算精度有限存在很大误差,造成剔除包数较多而且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精确识别头尾丝在纺丝后处理阶段上出现的位置,并进行有效隔离,确保合格成品包中没有头尾丝。为了实现头尾丝在成品包中的自动隔离,需要精确记录头尾丝产生的时间,对此时间进行跟踪并精确计算在后纺牵伸阶段出现的位置,从而实现含有头尾丝成品包的有效隔离。本文对短纤维头尾丝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该系统对头尾丝的位置进行了检测,在前纺卷绕工艺时记录头尾丝产生的时间点,在落桶完毕时,形成一个头尾丝时间戳数据文件。在配桶工艺环节,依据现场产生的参数,重新定位时间戳的位置。在牵伸阶段,对时间戳进行计算并识别头尾丝的位置,在剪切打包处,对含有头尾丝的成品包进行分包处理,实现头尾丝的自动隔离。本课题完成了头尾丝的检测系统,开发了用于前纺头尾丝检测的硬件模块以及相应的软件。完成了时间戳记录与数据处理系统,在纺丝往复岗位实现了头尾丝信息化采集和数据处理,通过光纤通讯实现了与纺丝后纺阶段的数据通讯,建立了前后纺数据处理系统。完成了头尾丝的自动隔离设计,在牵伸岗位处建立了头尾丝隔离系统,实现了头尾丝进入成品包的预报功能,并在打包岗位处设置了头尾丝的预报显示装置。
刘海明[2](2017)在《苏丹五万锭现代化棉纺厂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纺纱设备自动化、连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化在棉纺行业中的不断应用,棉纺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棉纺厂设计中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棉纺厂对产品高质量、高效生产的需求。因此,本文以苏丹五万锭棉纺项目为例,对现代化棉纺厂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设计,借鉴国内外棉纺厂设计的理论与经验,并结合苏丹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设计现代化棉纺厂的方法。希望从事此类工程建设与设计的人员有所借鉴,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棉纺厂设计的理论建设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本文首先确定了棉纺厂的厂址、厂房形式及屋柱网参数,对工厂进行总平面设计,主要安排生产车间及其它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位置,并绘制该现代化棉纺厂的总平面布置图。其次,按照相关设计原则和规范,选取产品方案,并选择合理、成熟的工艺流程;搜集国内外新型纺纱设备的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国内外先进设备的参数及性能对比情况,结合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选择合适的纺纱设备。然后进行工艺设计及设备配台数的计算,用Excel软件制作具有自动计算功能的“工艺设计及设备配台表”,使得参数调整快捷,能够准确并快速地进行工艺及设备台数计算,显着减少了设计时间。同时,论文中也论述工艺设计及质量控制要点;根据附属房布置原则和设备排列原则,在保证产品生产和运输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车间布置和设备排列,并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车间布置及设备排列图。最后,进行劳动定员设计和其他相关设计,包括空调、除尘、降噪、消防和节能等设计。本文设计的现代化棉纺厂厂址选在苏丹的苏丹港,地理位置优良,交通运输便利。总平面布置图、车间布置及设备排列图的绘制符合设计规范,厂房及车间内部运输方便。产品为紧密赛络纺纱,兼有赛络纺纱和紧密纺纱的优点,工艺流程的选择和工艺设计比较合理。设计中选用了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先进纺纱设备,连续化和自动化水平高,符合工艺及产品质量的要求。运用了清梳联、高效能精梳机、粗细联、自动络筒、集体自动落纱细纱长车、智能运输系统及自动打包系统等技术。另外,车间覆盖经纬E系统,采用了智能化管理模式以及离线和在线两种质量检测方法,能极大的提高产品质量,大幅减少万锭用工。该棉纺厂符合现代化棉纺厂的特点,并且经济上可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胡彦英[3](2016)在《棉纺织工厂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文中提出结合近年来棉纺织工厂设计的实际情况,从棉纺织工艺设计、厂房建筑设计和公用工程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棉纺织工厂设计综合节能的技术措施。
王湘[4](2015)在《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化纤行业面临诸多挑战,行业整体利润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作为其子行业,锦纶行业也难逃厄运。受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和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锦纶产品在失去成本支撑的同时,又受到下游市场需求不足的双重打击,利润严重下滑。华润锦纶公司在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针对锦纶丝市场越来越呈现的多品种少批量高质量的需求特点,选择运用以持续改善为核心的精益管理思想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力求突破难关,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借助精益管理及其思想,通过分析华润锦纶的经营现状,内外部环境及优劣势分析,结合锦纶行业的市场概况、产品特点,利用文献分析法、实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设计出华润锦纶公司导入精益管理的方案。华润锦纶公司的精益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推行精益生产。生产是该公司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5S现场管理、目视化管理、全面生产管理和准时化生产等精益理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改善。力求达到彻底消除生产中的七大浪费,不断的缩短交期,从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2)推行精益成本。立足价值流,分析供应链上哪些是增值的部分,哪些是非增值的部分,从而将那些非增值的部分消除,该公司从产品设计成本、生产成本、物流采购成本和服务成本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的管控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提升竞争力。3)推行精益营销。立足价值流,从顾客需求出发,从原来的单纯追求业务量的增长转变为追求质的增长;从原来单纯的占有市场转变为占有有效市场;从原来的存货式销售转变为顾客拉动式销售。由顾客来决定产品的结构,由单一的一个部门来承担全公司营销的方式转变为公司全员的营销,并建立营销团队。4)以全员微小改善KAIZEN、项目小组改善SGA和SDA的方式进行公司精益管理模式的开展。运用科学的精益思维八步法,加强对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建立企业精益管理的监督体制。精益思想的核心是持续改善。因此,精益模式的推行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它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对精益模式的实施给予监督和效果跟踪。华润锦纶公司通过制定KAIZEN、SGA和SDA评判标准,分季度、年度对每个精益改善项目是否切实落地进行监督和跟踪。除此之外,每个SGA和SDA的项目通过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制定或修订规章制度等方式进行固化,并进行锦纶行业甚至是其他化纤行业平行推广6)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改善思想。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细则,强调自主管理。力求将精益思想贯注到每位员工的意识中,成为其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继而将精益思想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使得公司成为真正的精益企业。华润锦纶公司通过精益模式在运营管理方面的改善,实现企业利润率和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对精益管理模式在化纤行业的推广实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想要真正的将精益思想推行落地,就必须建立精益文化,将精益思想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心中。
赵修勇[5](2014)在《纺织车间用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认为纺织行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崛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纺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纺织车间环境的温湿度、风速要求较高,必需通过中央空调系统来实现。纺织车间内的热湿环境、工作区风速、室内空气品质等指标是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来保证的。在纺织厂空调系统中,空气分布器作为有组织送风的末端设备,是保证车间气流组织的重要部分。因此,空气分布器的研究与选用对于满足车间气流组织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纺织车间采用条缝型风口、散流器等传统空气分布器,这种传统空气分布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存在着风口下方气流流速较大,部分区域存在漩涡的问题,致使整个车间内的气流场及温湿度场不均匀,为了保障工艺需求,一般采取加大送风量方法来满足车间的温湿度要求。这样不仅浪费更多的能量,还由于送风不均匀,操作区域粉尘浓度较高,危害工人健康,影响工人劳动效率,严重阻碍纺织企业生产高档纱线产品。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调研纺织车间的送风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设计开发了适用于纺织车间用的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并通过实验测试,证明了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比传统空气分布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均匀性;为降低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造价和复杂性,在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通过对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和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实验研究,得到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送风稳定性、均匀性的结论;最终,将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应用于纺织车间,并与传统空调分布器进行对比测试,验证了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实用性、均匀性、节能性的结论。
项前[6](2011)在《可重构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纺织品市场的竞争表现为质量、效率和价格的竞争,实质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竞争,是生产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纺织企业实施生产的关键环节,纺织品工艺设计能否敏捷响应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纺织品工艺设计本质上是综合运用多种复杂知识进行工艺决策与推理的过程,由于纺织品加工具有长流程、多变量非线性耦合、机理复杂等固有特点,长期以来,传统的工艺设计手段一直难以解决工艺知识获取与重用、保证工艺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产品质量可预测及有效控制等问题。纺织行业为了提高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敏捷响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急迫需要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智能化的工艺设计方法来改造传统的工艺设计手段。在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本文探索纺织品智能化工艺设计以及虚拟加工系统理论及方法。提出了基于混合知识重用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方法,详细讨论了支持纺织品虚拟加工的质量预测与控制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一种支持可重构的纺织品CAPP分布式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分析了纺织品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系统(ITPP&VMS)的功能需求、基本结构与智能特征,阐述了集成智能工艺设计、质量预测与质量控制等功能的系统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SOA)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系统架构,讨论了工艺知识重用服务及其工作原理。为了实现多层系统架构中关系数据模型向工艺知识服务对象模型的转换,论文基于对象关系映射(ORM)的建模方法,使用ADO.NET实体框架技术,以同一个工序对象层次模型为例,着重阐述了 3种不同的对象继承映射方法,并分析比较了不同映射方案的使用效果及场合。为了提高系统快速响应业务过程变化的能力,基于可扩展框架(MEF)技术,论文给出了一种支持可重构的虚拟加工可组合组件模型。(2)一种纺织品工艺知识获取与复合知识识重用的方法基于本体论,讨论了纺织品工艺知识的本体结构、OWL描述及其向关系数据转换的方法,以获得系统工艺设计知识的共享概念模型。论文讨论了基于案例推理(CBR)的工艺设计模型及其相似度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导航推理(RGBR)的纺织品工艺设计方法,阐述了基于RGBR的工艺规则关系数据表示与工艺参数设计方法。为了综合各种智能方法的优势,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知识表达与推理的工艺设计途径,以渐进式的智能推理方式完成纺织品工艺规程设计。在工艺知识发现与获取方面,给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RST)的纺纱工艺决策规则获取方法,其中,研究了关于数据离散、知识约简与规则约简等关键算法,以分析纤维特性及工艺参数对纱线强力的影响规律为例,使用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试验设计与分析,抽取的工艺决策规则显示,纤维强度是影响纱线强力的主要因子,不同的约简属性值组合会对纱线强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糙集方法可以推广用于纺织品工艺知识挖掘与质量预测模型设计。(3)面向纺织品虚拟加工的质量预测与工艺优化设计方法论文研究了以质量预测为主要特征的纺织品虚拟加工方法,提出了纺织品虚拟加工性能评估与决策模型(VMED),为纺织品质量预测模型设计、评估、优化、工艺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纺纱质量特性参数,基于BP神经网络(BPNN)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等智能方法,分别设计了质量预测模型,并使用遗传算法(GA)优化了模型参数,采集实际生产质量数据样本,试验分析了不同纺织品加工质量预测模型的性能。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对比,算例验证了不同模型不同参数的预测正确性、泛化性能以及各自优势,研究显示,基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模型能有效地用于纺织生产预测,大部分纺纱质量指标预测精度可达到80%~95%,其中,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预测模型适合于小样本学习,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泛化能力。另外,基于VMED模型,综合利用智能质量预测与工艺案例推理等技术,论文给出了一种工艺方案评价与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并通过试验算例进行了验证。(4)面向纺织品定制生产方式的质量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在纺织品工艺设计系统中的质量控制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工艺知识获取、基于规则的工艺调整与异常模式识别等功能的质量统计过程控制方法。通过实际生产质量数据统计分析,阐述了纺织品生产过程能力评价、过程稳定性判断等控制图使用方法,针对传统的SPC技术在质量实践中显露出的某些局限性,着重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分类机(SVC)的质量控制图异常模式识别方法,使用蒙特卡洛法生成了 6种控制图模式样本数据集,通过识别模型的设计及其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SVC的控制图模式识别准确率可达90%以上,与基于观测值的控制图模式识别模型相比,通过时域特征数据建立的SVC识别模型,更适用于产品定制生产方式下的小样本控制图模式识别,综合以上两种识别方法,可更好地运用于实际生产过程控制。(5)基于SOA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系统实现与工程应用论文以棉、毛纺织行业为应用背景,研究开发了基于WEB的纺织品智能化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系统软件WITPVM。介绍了 WITPVM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分布式结构特点,并通过软件应用界面实例,展示了系统智能工艺设计、质量预测与控制等主要功能。基于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论文阐述了系统工艺设计服务实现技术、工艺信息XML描述与转换技术,以支持系统的可定制、可扩展与可重构。初步的工程应用效果显示,该软件对纺织品工艺设计与质量预测控制等生产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由于纺织工艺设计具有高度综合性、经验性和创造性等特点,传统的工艺设计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竞争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面向纺织品的智能化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方法,研究值得行业推广应用的纺织CAPP平台级共性技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解决现有的纺织品工艺设计、质量预测与控制等制造技术难点,改进现有生产工艺,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深入研究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技术并推广其应用成果,对推动纺织品设计与加工由经验型向知识型的快速转变,提高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殷祥刚[7](2006)在《基于智能预报模型的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技术》文中提出现代科学技术在制造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使制造技术从面对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方式,向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系统化的智能化方式转变,其最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就是敏捷制造和虚拟加工,这已在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传统纺织制造业来说,这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加工方式的应用和研究远不如其他行业。我国进入WTO后,纺织工业原有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多品种、少批量、快节奏已成为纺织加工业的主要特点。这正是该工业体系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现状,获得新生的契机,也是我国纺织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基于上述现状,在已有研究理论和实际应用基础上,实施对精毛纺织品整个生产流程的分析,结合国内典型企业实际加工特点,直接采用企业生产数据,应用现代预报技术,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ANN)、灰色优势分析理论(GS)以及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建立基于智能预报模型的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以实现对其动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预测和控制、参数工艺调节、新产品工艺开发设计乃至生产计划调度的快速决策。并在对相关人工智能方法的讨论和实际数据的分析预报基础上,为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成果在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系统模型从原料毛条开始到最终成品面料,以条染、粗纱、细纱、织造和后整理等作为整个生产线流程中的关键工序,在同一数据库平台基础上,以神经网络为核心技术,结合灰色理论,并与传统统计检验和经验分析等方法对比讨论,确立神经网络主要结构参数,建立并优化了粗纱、细纱、织造和后整理工序的智能预报模型。每一个模型既可独立执行预测功能,又可与后道工序模型组合实现精毛纺织品全程的模拟生产,从而为实现精毛纺织品分步和全程虚拟加工提供基础模型。2.应用灰色优势分析方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灰色优势分析(GS)的结果,对与神经网络预报模型(ANN)输出指标相关的输入参数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并以此作为网络参数输入的准则,即按重要程度依次输入,从而得到模型最高预报精度的输入参数组合。并与经验全选(SE)方法和多元回归显着性检验(MLR)方法所建立模型的精度及稳定性比较,表明通过GS方法所确定的ANN模型输入参数为最优。GS方法与ANN结合,不但可优化网络输入参数,还可判别对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显着的敏感参数。对粗纱质量影响最敏感的参数为前纺总并条次数和粗纱捻系数;对细纱纺纱性能和产品质量影响最敏感的参数为细纱牵伸倍数、粗纱单重、钢丝圈号数和纱线设计捻度;对织造效率和布面质量影响最敏感参数是织机的后梁高度和实际纬纱支数;后整理工序对织物物理服用性能指标影响最敏感的参数是纤维细度、设计经纱支数、设计纬纱捻度、洗呢工艺和蒸呢工艺。3.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与ANN模型结合实现新工艺的优化和质量控制针对纺织品工艺设计中的经验化、多指标、多选择的特点,利用已有产品设计案例,以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参数作为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的筛选依据,从中检索得到的与所设计产品质量指标最相似案例的工艺作为新产品设计的参考方案。同时,利用优化的ANN预报模型,对最相似案例的工艺参数进行虚拟加工检验,若产品加工过程和质量符合要求,则直接调用该工艺进行投产;否则,根据所预报提示,调整敏感参数使产品质量达标,而得最终优化新工艺方案,以此实现产品工艺的快速设计和质量的保障。此外,根据产品设计中的逆流程现象,即目标清楚而确定工艺参数。本文利用ANN建立各主要工序的反演预测模型,以便为实现企业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提供参考。利用纱线质量指标对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反演,所得细纱牵伸倍数、钢丝圈号数和细纱机车速的平均预报精度均高于97%;反演纱线加工所需毛条纤维的主要品质指标,所得纤维平均直径、直径离散系数、平均长度、长度离散系数以及短毛率的平均预报精度均高于95%。依据织物品质、风格要求反演的煮呢工艺、洗呢工艺和蒸呢工艺参数,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95.59%、87.43%和76.07%。综上所述,本文将灰色理论(GS)和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与神经网络(ANN)预报模型结合,实现了对精毛纺织品全程的虚拟加工,使其在结构上具有一定柔性,在功能上达到一定的智能,在应用上初步实现系统化。
王桂明[8](2006)在《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文中提出纺织行业的特点是劳动密集,生产机台、设备繁多。加强纺织生产的现场监控,实时、准确地获取各类生产运行数据,对确保纺织生产安全、优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大生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重点研究了国产纺纱机械实现集中监控的问题。 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纺织生产监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大生集团纺二车间装备的国产并纱机、粗纱机、细纱机及进口络筒机的管理与监控需求,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建立了大生集团纺二车间的纺纱生产临控系统的体系结构,给出了纺纱生产监控系统的总体设汁方案;基于工业触摸屏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工业组态软件等硬软件平台,进行了纺纱生产监控系统的硬软件详细设计与系统开发;完成了纺纱生产监控系统的设备系统、检测仪表系统、摔制系统的联调和现场试验工作。 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试运行表明:系统实现了对纺纱生产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以及报表生成等功能,保证了大生集团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所需的生产现场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了大生集团内部管理信息与现场控制信息的集成,为大生集团ERP的成功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金弘哲,李俊文,朴相范[9](2002)在《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文中认为为提高亚麻厂前纺车间成条机、并条机的自动化,研制了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产量、运行情况的监控.
宋国华[10](2002)在《基于SIMATIC SINEC网络的通信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的工作是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进行了基于西门子公司SIMATICSINEC工业现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与设计。作者采用目前日益流行的现场总线技术,构建了新一代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雏形,实现了现场设备和操作站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企业建设CIMS乃至企业全面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全部的通信程序都是在STEP5语言环境下编制完成的,并且通过西门子公司功能强大的WinCC软件包对网络进行了组态,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提供了一种工业现场通信组网的方案,在提高国内企业生产力水平和与国际接轨程度方面,具有一定推广的价值。
二、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短纤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酯纤维生产现状简介 |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方案设计论证 |
2.1 聚酯短纤维生产流程简介 |
2.2 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目标分析 |
2.3 项目技术指标分析 |
2.4 控制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头尾丝检测系统 |
3.1 尾丝检测方案 |
3.2 尾丝检测传感器选型 |
3.2.1 传感器选型 |
3.2.2 传感器工作原理 |
3.2.3 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 |
3.3 头丝检测方案 |
3.4 前纺卷绕数据处理 |
3.4.1 导丝轮速度变化测试 |
3.4.2 前纺数据处理原理分析 |
3.5 头尾丝检测装置设计 |
3.5.1 处理器控制模块 |
3.5.2 原理图设计 |
3.5.3 PCB设计 |
3.6 通信协议设计 |
3.6.1 现场总线 |
3.6.2 CAN总线通信 |
3.7 本章小结 |
4 时间戳记录与数据处理系统 |
4.1 头尾丝信息处理器设计 |
4.1.1 换桶信号处理 |
4.1.2 网口通信协议设计 |
4.2 盛丝桶流转平台 |
4.2.1 打滑率标定 |
4.2.2 头尾丝信息处理 |
4.3 时间戳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平台系统通信 |
4.4 本章小结 |
5 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 |
5.1 第一牵伸计数器 |
5.1.1 圈数记录程序设计 |
5.1.2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5.2 牵伸控制软件平台 |
5.2.1 实时圈数记录与预测圈数 |
5.2.2 头尾丝隔离系统软件设计 |
5.3 预报指示装置 |
5.4 自动分包装置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短纤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整体分析 |
6.1 系统运行状态分析 |
6.2 项目结果验证 |
6.3 效益分析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苏丹五万锭现代化棉纺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棉纺概述 |
1.2.1 棉纺简介 |
1.2.2 纺纱技术的进展过程 |
1.3 棉纺厂设计简介 |
1.3.1 棉纺厂设计的发展历程 |
1.3.2 棉纺厂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
1.3.3 传统棉纺厂设计存在的问题 |
1.4 棉纺行业技术设备的发展现状 |
1.4.1 世界棉纺技术设备的发展现状 |
1.4.2 中国棉纺技术设备的发展现状 |
1.5 苏丹棉纺行业发展现状 |
1.5.1 苏丹棉生产概况 |
1.5.2 苏丹纺织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1.6 课题意义及论文内容 |
第二章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设计 |
2.1 厂址的选择及概况 |
2.1.1 厂址选择的原则 |
2.1.2 厂址选择 |
2.1.3 厂址所在地的概况 |
2.2 总平面布置 |
2.2.1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
2.2.2 建、构筑物的在厂区内的布置 |
2.2.3 厂区内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
2.2.4 总平面布置图 |
2.3 厂房形式及屋柱网参数 |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3.1 建设规模 |
3.2 原材料 |
3.2.1 苏丹棉花的质量情况 |
3.2.2 苏丹棉花产量情况 |
3.2.3 苏丹棉花价格情况 |
3.3 产品方案的选择 |
3.3.1 确定产品方案的因素 |
3.3.2 产品方案确定 |
3.3.3 产品特点及优势 |
3.4 原料选配 |
第四章 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 |
4.1 工艺流程的选择 |
4.2 纺纱设备方案的选择 |
4.2.1 设备选型原则 |
4.2.2 清梳联合机选型 |
4.2.3 精梳机选型 |
4.2.4 并条机选型 |
4.2.5 粗纱机选型 |
4.2.6 细纱机选型 |
4.2.7 9络筒机选型 |
4.2.8 主要工艺设备 |
4.3 设备配备特点 |
4.4 经纬E系统的应用 |
4.4.1 经纬E系统介绍 |
4.4.2 经纬E系统功能 |
第五章 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
5.1 工艺参数选择 |
5.1.1 线密度选择 |
5.1.2 牵伸倍数计算 |
5.1.3 捻度计算 |
5.2 纺纱各工序产量计算 |
5.2.1 理论产量 |
5.2.2 定额生产量 |
5.2.3 纺纱各工序总产量 |
5.3 设备台数计算 |
5.4 原料用量计算 |
5.5 工艺设计及设备配台程序 |
5.6 质量控制要点 |
5.7 质量检测 |
5.7.1 实验室测试 |
5.7.2 在线检测 |
第六章 车间布置与设备排列 |
6.1 车间布置 |
6.1.1 生产车间布置的基本要点 |
6.1.2 附属房屋布置概况 |
6.2 车间设备排列 |
6.2.1 开清棉车间 |
6.2.2 梳并粗车间 |
6.2.3 细纱车间 |
6.2.4 成品车间 |
6.3 车间布置及设备排列图 |
第七章 劳动定员设计 |
7.1 劳动力配备概况 |
7.2 用工水平 |
7.3 设计中减少用工的方法 |
第八章 其它设计 |
8.1 空气调节设计 |
8.1.1 空调室位置的选择及设计要点 |
8.1.2 空调系统设备配置 |
8.1.3 送风、回风系统设计 |
8.2 车间除尘设计 |
8.3 降噪设计 |
8.3.1 噪声危害 |
8.3.2 降噪措施 |
8.4 消防设计 |
8.5 照明设计 |
8.6 节能设计 |
8.6.1 工艺流程节能措施 |
8.6.2 电气节能措施 |
8.6.3 空调等节能措施 |
第九章 经济效益分析 |
9.1 技术经济指标 |
9.2 财务分析 |
第十章 总结 |
10.1 设计小结 |
10.2 设计优缺点 |
10.3 综合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棉纺织工厂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车间布置节能措施 |
2 选择节能设备 |
3 工艺设计与工艺设备布置节能措施 |
3.1 工艺设计 |
3.2 工艺流程 |
3.3 车弄宽度 |
3.4 车间内分区 |
3.5 工艺布局 |
3.6 车间柱网 |
4 厂房建筑节能设计 |
4.1 屋顶和外墙保温 |
4.2 防结露 |
4.3 采光 |
5 公用工程节能设计 |
5.1 空调 |
5.2 除尘 |
5.3 制冷 |
5.4 电气 |
6 结语 |
(4)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2 精益管理相关理论 |
2.1 精益管理形成和发展 |
2.2 精益管理模式体系结构 |
2.3 精益理论 |
2.3.1 价值流图 |
2.3.2 七大浪费 |
2.3.3 CTR流程图 |
2.3.4 全面生产管理 |
2.3.5 精益思想-八步法 |
2.3.6 目视化管理 |
3 华润锦纶公司运作现状与问题 |
3.1 华润锦纶公司运作现状 |
3.1.1 华润锦纶公司概况 |
3.1.2 华润锦纶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
3.2 华润锦纶公司运作问题 |
3.2.1 生产现场管理问题 |
3.2.2 流程认识不清 |
3.2.3 价值流认识不清 |
3.2.4 库存问题 |
3.2.5 成本问题 |
3.3 华润锦纶公司运作问题根源 |
4 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构建 |
4.1 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结构 |
4.1.1 导入精益模式目标 |
4.1.2 精益模式结构设计思路 |
4.1.3 精益模式结构 |
4.2 精益生产 |
4.2.1 JIT生产方式 |
4.2.2 5S现场管理 |
4.2.3 全面生产管理TPM |
4.2.4 消除浪费 |
4.3 精益营销 |
4.4 精益成本 |
5 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运用 |
5.1 精益管理模式导入准备工作 |
5.1.1 成立精益管理小组 |
5.1.2 精益管理知识培训 |
5.1.3 黄带、绿带等精益管理人才培养 |
5.2 精益管理改善方式 |
5.2.1 全员改善KAIZEN |
5.2.2 小组改善SGA |
5.2.3 项目改善SDA |
5.3 目视化管理 |
5.4 精益管理监督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纺织车间用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空气分布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空气分布器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空气分布器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课题的引出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课题的引出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纺织车间温湿度与车间气流组织 |
2.1 纺织厂空调系统 |
2.1.1 空气调节的基本方法 |
2.1.2 空调室结构简介 |
2.1.3 喷水室处理空气过程 |
2.2 纺织车间温湿度对生产的影响 |
2.2.1 车间温湿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2.2 车间温湿度对主要纺织工艺的影响 |
2.2.3 各类纺织厂主要车间温湿度 |
2.2.4 车间温湿度标准与节能 |
2.3 纺织车间气流组织 |
2.3.1 纺织车间气流组织与生产的关系 |
2.3.2 纺织车间气流组织与空气品质 |
2.3.3 纺织车间常用气流组织形式 |
2.3.4 纺织车间气流组织的确定 |
2.3.5 保持整个车间风量平衡 |
2.4 气流组织的评价指标 |
2.4.1 技术指标 |
2.4.2 经济指标 |
3.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设计和实验研究 |
3.1 传统空气分布器 |
3.1.1 条缝型送风口 |
3.1.2 散流器 |
3.2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 |
3.2.1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设计思路 |
3.2.2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主要特点 |
3.2.3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主要优点 |
3.3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与传统空气分布器的实验研究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系统的构成 |
3.3.3 实验测点布置 |
3.3.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3.3.5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存在的不足 |
3.4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 |
3.4.1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主要特点 |
3.4.2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主要优点 |
3.4.3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3.5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与新型空气分布器的实验研究 |
3.5.1 实验目的 |
3.5.2 实验系统的构成 |
3.5.3 实验测点布置 |
3.5.4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实际工程应用 |
4.1 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与传统空气分布器用于纺织车间的气流稳定性分析 |
4.1.1 实验测试目的 |
4.1.2 实验测量仪器 |
4.1.3 实验测点布置 |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改进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节能性分析 |
4.2.1 工作区域空调效果参数定义 |
4.2.2 实验结果节能量分析 |
4.3 应用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后的车间舒适度调查 |
5.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可重构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纺织品生产过程与工艺设计 |
1.2.1 纺织品生产过程 |
1.2.2 工艺规程设计原则 |
1.2.3 工艺设计步骤与内容 |
1.2.4 传统纺织品工艺设计存在问题 |
1.3 纺织品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技术研究与发展 |
1.3.1 纺织品CAPP技术与方法研究现状 |
1.3.2 纺织品质量预测与虚拟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3 纺织品CAPP与虚拟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章节安排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系统总体设计 |
2.1 智能工艺设计系统分析 |
2.1.1 系统需求 |
2.1.2 基本结构 |
2.1.3 系统功能 |
2.1.4 系统流程 |
2.2 面向服务的可重构系统架构 |
2.2.1 面向服务方法 |
2.2.2 基于SOA的系统架构 |
2.2.3 工艺知识服务 |
2.3 基于对象关系映射的工艺数据模型 |
2.3.1 纺织品加工工艺数据流 |
2.3.2 工艺数据的关系模型 |
2.3.3 对象关系映射 |
2.3.4 工艺数据的对象模型 |
2.4 支持系统重构的可扩展组件模型 |
2.4.1 可重构应用系统平台 |
2.4.2 可扩展的应用程序框架原理 |
2.4.3 基于MEF的可扩展虚拟加工组件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纺织品工艺知识表达与推理方法 |
3.1 纺织工艺设计知识建模 |
3.1.1 纺织工艺知识概述 |
3.1.2 纺织品工艺知识本体结构 |
3.1.3 纺织品工艺知识本体描述 |
3.2 基于案例推理的纺织品工艺设计 |
3.2.1 纺织品工艺案例知识的形式化描述 |
3.2.2 纺织品工艺案例相似性推理 |
3.2.3 CBR技术应用实例 |
3.3 基于规则导航推理(RGBR)的工艺设计 |
3.3.1 工艺规则导航推理模型 |
3.3.2 基于RGBR的工艺规则关系模式表示 |
3.3.3 基于RGBR的工艺参数设计实例 |
3.4 基于混合知识推理的工艺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纺纱工艺规则获取方法 |
4.1 粗糙集理论基础 |
4.2 工艺决策表与决策规则生成算法 |
4.2.1 数据离散 |
4.2.2 决策表属性约简 |
4.2.3 决策规则约简 |
4.3 基于粗糙集的纺纱工艺决策规则提取 |
4.3.1 纺纱工艺规则提取数据准备 |
4.3.2 基于粗糙集工艺规则提取 |
4.3.3 试验分析及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纺织品虚拟加工的质量预测与工艺决策 |
5.1 纺织品虚拟加工智能技术基础 |
5.2 纺织品虚拟加工方法 |
5.2.1 纺织品加工参数特征 |
5.2.2 纺织品虚拟加工性能评估与决策(VMED) |
5.2.3 质量模型数据处理与性能评价算法 |
5.2.4 纺织品全流程虚拟加工 |
5.3 基于VMED的质量预测试验与应用 |
5.3.1 质量预测模型应用架构 |
5.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 |
5.3.3 基于SVM的质量预测 |
5.4 基于VMED的工艺决策与优化 |
5.4.1 质量预测与工艺方案评价 |
5.4.2 基于预测和反演的工艺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SPC的纺织品加工质量控制方法 |
6.1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
6.2 纺织品加工质量控制 |
6.2.1 质量控制需求 |
6.2.2 纺织品加工质量控制流程 |
6.2.3 纺织品质量控制图应用实例 |
6.3 基于SVC的控制图异常模式识别方法 |
6.3.1 控制图模式描述 |
6.3.2 控制图统计特征描述 |
6.3.3 基于SVC的控制图模式识别试验过程 |
6.3.4 试验分析及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实现与工程应用 |
7.1 实现功能 |
7.2 软件实现技术 |
7.2.1 分布式多层结构 |
7.2.2 基于WCF的工艺设计服务技术 |
7.2.3 基于XML的工艺信息描述与转换 |
7.3 工程应用及效果 |
7.3.1 工艺设计与管理 |
7.3.2 虚拟加工 |
7.3.3 质量控制 |
7.3.4 应用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智能预报模型的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 |
1.2.1 毛纺织加工预报概况 |
1.2.2 国内外纺织加工预报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纺织加工预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预报加工技术理论研究 |
2.1 人工神经网络 |
2.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特征 |
2.1.2 BP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仿真 |
2.1.3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2.2.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
2.2.2 灰色建模与预测 |
2.2.3 灰色控制理论在纺织中的应用 |
2.3 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 |
2.3.1 CBR系统结构、推理及其特点 |
2.3.2 CBR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3 CBR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2.4 预报加工理论在本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
2.4.1 灰色理论的应用 |
2.4.2 基于案例的推理(CBR)的应用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精毛纺敏捷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
3.1 概述 |
3.2 精毛纺织品加工建模分析 |
3.2.1 精毛纺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
3.2.2 实验建模数据 |
3.2.3 精毛纺加工参数与产品性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
3.2.4 精毛纺产品特征指标 |
3.3 精毛纺虚拟加工 |
3.3.1 虚拟加工的涵义 |
3.3.2 基本模型及其作用 |
3.3.3 虚拟加工实例与效果 |
3.4 精毛纺敏捷加工技术的实现 |
3.4.1 系统结构 |
3.4.2 推理机制 |
3.4.3 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智能预报加工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4.1 概述 |
4.1.1 模型建立的方法步骤 |
4.1.2 模型的评价 |
4.2 精毛纺全程智能预测加工模型 |
4.2.1 粗纱预测模型 |
4.2.2 细纱预测模型 |
4.2.3 织造智能预测模型 |
4.2.4 后整理智能预测模型 |
4.3 精毛纺反演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4.3.1 概述 |
4.3.2 精毛纺主要参数反演模型 |
4.3.3 ANN模型结构参数确定的经验规则 |
4.4 精毛纺虚拟加工模型的简化 |
4.4.1 预测加工模型 |
4.4.2 反演加工模型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系统的实用性 |
5.1 概述 |
5.2 加工预报结果模型的准确性 |
5.2.1 预测加工模型的检验 |
5.2.2 反演加工模型的检验 |
5.3 精毛纺产品工艺设计优化及质量控制 |
5.3.1 新产品工艺开发设计 |
5.3.2 产品加工过程质量的控制 |
5.3.3 工艺方案的优化及确定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敏捷加工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6.1 敏捷加工系统实现的软件基础 |
6.1.1 概述 |
6.1.2 工具软件的选择与简介 |
6.1.3 Matlab6.5与.Net编程环境的接口 |
6.2 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的实现 |
6.2.1 软件的层次 |
6.2.2 .Net网页界面 |
6.2.3 系统软硬件平台选择 |
6.3 实用性的一些问题 |
6.3.1 目前的水平 |
6.3.2 应该扩展的内容 |
第7章 结论 |
一、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及结论 |
二、论文有待完善之处和建议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精毛纺企业生产加工控制指标及建模参数 |
附录B 预报、反演模型结构参数选择训练结果 |
附录C 不同方法选择输入参数模型训练过程曲线 |
附录D 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和灰色优势分析 MATLAB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现代制造对车间监控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
1.2 车间监控技术发展综述 |
1.2.1 工业控制技术发展概况 |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
1.2.3 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化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纺织生产监控技术研究 |
2.1 纺织生产特点及监控需求 |
2.2 纺织生产监控实施的机械设备条件 |
2.2.1 纺织生产监控的主要应用技术 |
2.2.2 纺织机械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
2.3 国内纺织生产陈控的发展 |
2.3.1 起步阶段(1978-1985年) |
2.3.2 应用推广阶段(1986-1995年) |
2.3.3 转变阶段(1996-2000年) |
2.3.4 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
2.4 国外纺纱机械生产监控系统现状 |
2.4.1 监控系统功能 |
2.4.2 监控系统的生产效果 |
2.5 国内纺纱机械监控存在的不足 |
3 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
3.1 概述 |
3.2 纺纱生产流程分析 |
3.3 纺纱生产技术现状 |
3.3.1 并、粗、细国产纺纱机械 |
3.3.2 络筒机械 |
3.3.3 纺纱生产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 纺纱生产监控需求分析 |
3.4.1 生产监控需求背景 |
3.4.1 生产监控功能需求分析 |
3.4.2 生产监控信息需求分析 |
3.4.3 生产监控性能需求分析 |
3.4.4 生产监控其他需求与约束 |
4 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设计 |
4.1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
4.2 生产监控系统总体逻辑框架 |
4.3 生产监控系统功能模型 |
4.3.1 现场设备监控层 |
4.3.2 车间监控层 |
4.4 生产监控系统硬件结构配置 |
4.4.1 系统硬件选择 |
4.4.2 系统硬件配置 |
4.5 生产监控系统软件配置 |
4.6 纺织生产监控系统实施要点 |
4.6.1 纺纱机械的智能化要求 |
4.6.2 纺织机械控制系统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 |
4.6.3 通信数据代码 |
4.6.4 通信线路的敷设 |
5 纺纱生产集中监控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纺纱生产监控系统的开发原则 |
5.1.1 开发目的 |
5.1.2 开发原则 |
5.2 纺纱监控系统的功能模块 |
5.2.1 并纱机、粗纱机、细纱机监控 |
5.2.2 络筒监控模块 |
5.3 纺纱生产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SIMATIC SINEC网络的通信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工业通信系统的发展 |
1.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结构与特点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4 课题的主要任务 |
2 系统总体结构分析与设计 |
2.1 现场控制站的设计与功能实现 |
2.1.1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
2.1.2 S5-135U的硬件结构 |
2.1.3 S5-135U程序的编制 |
2.1.4 CPU928内存的组织与分配 |
2.2 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2.3 数据管理功能块(DHB) |
2.3.1 DHB的参数描述 |
2.3.2 DHB的调用及其配合关系 |
2.4 S5-135U的远程I/O系统 |
2.4.1 通信原理及特点 |
2.4.2 远程I/O系统结构分析 |
3 现场总线技术及PROFIBUS |
3.1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 |
3.1.1 总线技术应用概述 |
3.1.2 现场总线特点 |
3.2 OSI参考模型与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
3.2.1 基金会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
3.2.2 PROFIBUS通信模型 |
3.2.3 LonWorks通信模型 |
3.2.4 CAN通信模型 |
3.2.5 HART通信模型 |
3.3 PROFIBUS基本特性 |
3.3.1 传输技术 |
3.3.2 协议结构 |
3.3.3 总线存取协议 |
3.4 PROFIBUS-DP |
3.5 PROFIBUS-PA |
3.6 PROFIBUS-FMS |
3.7 互联网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影响 |
4 SINEC-H1高速工业局域网的分析与设计 |
4.1 SINEC-H1网的发展及特点 |
4.2 SINEC-H1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
4.3 SINEC-H1网络的使用 |
4.4 组态(Configuration)及其软件 |
4.4.1 组态软件功能分析 |
4.4.2 SIMATIC WinCC的功能 |
4.4.3 CP143TF的初始化编程(组态) |
4.5 通信系统的软件设计 |
5 SIENC-L2现场级局域网的分析与设计 |
5.1 SINEC-L2的特点 |
5.2 SINEC-L2的存取控制方式 |
5.3 SINECL2-DP的数据传输方式 |
5.3.1 预组态连接方式 |
5.3.2 层2自由访问方式 |
5.3.3 全局I/O方式 |
5.3.4 周期I/O方式 |
5.4 STEP5程序的编制 |
6 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及设计 |
6.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
6.2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短纤头尾丝自动隔离系统[D]. 方涵.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1)
- [2]苏丹五万锭现代化棉纺厂设计[D]. 刘海明. 东华大学, 2017(10)
- [3]棉纺织工厂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分析[J]. 胡彦英. 纺织科技进展, 2016(04)
- [4]华润锦纶公司精益模式研究[D]. 王湘.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5]纺织车间用新型混流空气分布器的开发与研究[D]. 赵修勇. 中原工学院, 2014(04)
- [6]可重构的纺织品智能工艺设计与虚拟加工方法及应用研究[D]. 项前. 东华大学, 2011(06)
- [7]基于智能预报模型的精毛纺织品全程虚拟加工技术[D]. 殷祥刚. 东华大学, 2006(05)
- [8]大生集团纺纱生产监控系统[D]. 王桂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9]前纺车间微机控制系统[J]. 金弘哲,李俊文,朴相范.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10]基于SIMATIC SINEC网络的通信研究与设计[D]. 宋国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02(02)
标签:工艺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