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无效供给的剩余和有效供给的不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剩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0)04-60-03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集中表现为经济总量处于非均衡状态,总需求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指向。但是,如果我们调换一下角度,从供给方面分析总量失衡,就会发现,既有无效供给的剩余,也有有效供给的不足。
一
无效供给是指没有有效需求的供给。无效供给的剩余,当前在我国不仅表现为产品过剩,而且表现为生产能力的严重过剩和经济要素的日趋过剩。从1989年开始,我国经济逐渐摆脱了绝对短缺。到9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相对过剩。一方面是产成品的大量库存积压;另一方面是不少行业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1998年底工业企业库存积压的工业品已达6100多亿元,商品房空置面积8000多万平方米。根据国内贸易部的市场调查预测,1999年下半年,在被调查的605种商品中,80%是供过于求的,20%是供求平衡的,供不应求的趋于零。又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结果,半数行业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不足60%。其中生产能力利用率在50%以下的产品有录像机、洗衣机、彩电、内燃机、汽车、油漆、金属切削机床;小型电子计算机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仅有3.3%。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下岗和失业人数增加;生产资料市场长期低迷,长期处于“瓶颈”地位的资金也趋于过剩。与上述现象伴生的是从1997年10月开始,我国物价连续同比下降,持续走低;同时1998年和1999年GDP增长速度连续两年明显减慢,出现经济增长自发收缩和下降的现象。这些情况说明,无效供给形成的过剩已成为事实,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造成无效供给的剩余的原因很多。从供给方面分析,首先是经济粗放型增长和一般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结果。改革开放前期,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供求总量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改变短缺经济便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因此,国家、地方、企业、个人投资热情高涨,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这种高速增长都是在不计成本和收益,忽视技术与管理的粗放经营和盲目扩张的情况下实现的。这种扩张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使许多企业一路凯歌前进。但随着各种短缺被填平补齐,这种以追求规模和速度为特征的经济便受到了市场需求拉力的制约。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必然形成大量过剩的产品和过剩的生产能力。
其次,缺少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机制也是造成无效供给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企业由于缺少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对停产、破产所引起的下岗、失业缺少承受能力,因此国有企业事实上的只生不死,限制了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负债率和亏损率居高不下,在全国30.2万户国有企业中,负债率在100%以上的占企业总数17%,空壳企业占20.2%。到1998年6月末亏损而进一步扩大到55.1%,近1/3亏损企业资不抵债,近1/3的亏损企业亏损额超过本企业工资、利息、税金之和;近20%的企业设备严重老化,固定资产净值率在55%以下。存在如此众多资不抵债和亏损严重的企业,却没有出现明显的企业倒闭或退出现象。相反,这些企业仍然拥挤在已经过剩的产业领域,一方面使企业生产经营的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使无效供给形成的过剩被固化,进一步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障碍。
再次,造成无效供给的剩余还在于我们没有建立起促进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结构适时调整的机制。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企业缺少发展创新动力,缺少更新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和实际能力,使大量的生产在消耗高、效益低、产品无市场的状态下重复进行,使生产大量过剩。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数据表明,在大中型企业1180种主要设备中,按原值计算达到国际水平的占26.1%,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占27.7%,属于国内一般和落后水平的分别占33.4%和12.8%,即近一半的设备为低技术水平。大中型企业主要设备尚且如此,占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装备就更低了。企业资产质量低下,一方面使得产品生产不得不囿于低层次的技术选择,结果是一般产品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另一方面,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预期下降,亏损增加和开发热情不高,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品结构的适时调整。
最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不健全的市场体系,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导致无效供给剩余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在不断增强,但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尚不完善,市场体系尤其是要素市场还不健全,必然影响经济资源由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阻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存量资源的重新调整配置,还是增量资源形成的新投资都存在这方面问题。在存量资源调整中,一方面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资产重组受到巨大的行政约束;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不存在进行价格评估和市场交易的基础,因而在资产重组、企业兼并中并未解决产业和产品的优化问题。在增量投资中,仍出现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平均利润已较低的行业仍增加投资现象。这种不经济的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将成为新的无效供给。
无效供给形成的过剩,说明我国近期经济总量已经失衡,总供求关系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供求平衡的难点发生了转移。这一过剩不是简单的经济现象,它已经并将继续制约我国经济的运行,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二
有效供给是指有效需求的供给。有效供给的不足当前在我国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不足或结构性短缺。应该说,供给结构不合理是有效需求难以满足和扩大的供给方面的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期因素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已逐步由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力的大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人们在关注需求、承认总需求存在不足问题的同时,忽略了总供给也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即无效供给的剩余掩盖了有效供给的不足。
实际上,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无效供给的过剩是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这种过剩是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严重脱节的表现。应该说,在过剩的同时,还存在相当的需求空间,即存在有效需求的不足。例如“九五”中期以来,在国内一般产品严重过剩、产成品库存积压、生产能力大量闲置的同时,还有一大块需求得不到满足,其表现是许多产品的进口势头有增无减。自1995年起,我国每年进口工业制成品超过1000亿美元,数控机床的95%、轻纺机械的70~80%依赖进口,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更高。我国目前是钢铁生产大国,在有2000万吨左右小型材生产能力放空的同时,每年要进口大量钢材,如冷轧薄板的自给率为65%左右,冷轧硅钢砖为37.5%,不锈钢仅为15%,镀锡薄板自给率是35%。我国是纺织和服装生产大国,但大量的服装面料靠进口。折算为乙稀的石化产品的50%仍然需要进口。可见有效供给的不足已是明显的事实。
有效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不仅表现为资源能否支持现有产业结构下的经济扩张,而且表现在现有产业结构下的经济产业已经遇到了市场的抵抗,并且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下,我们不仅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低下,而且国内市场的相当部分已被外商挤占,同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也遇到了挑战。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同样,作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与摆脱落后的经济状况是同步的,普通膨涨的投资欲望极易导致盲目扩张、粗放经营的现象。正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推进数量上的工业化方面,忽略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新的主导产业难以形成,限制了新的需求增长。目前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数量很多,但规模小,产业素质较低,趋同化严重,产业集中度过低,自我发展创新能力不足。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能力仅够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进行数量扩张,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尤其是在“买方市场”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当前出现的一般性加工工业数量过大,产品大量剩余,而高加工度产业发展滞后,相关产品短缺就是证明。这种供给结构上的缺陷,使潜在的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
应该承认,在国内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既有短期内不适应性问题,更与结构调整的严重滞后有着密切关系。供给结构不合理是有效需求难以扩大的供给方面原因。我们在惊叹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经济渗透力增强、国内市场受到国外产品挤占的同时,也应看到,正是由于国内产业、产品结构存在缺陷,长期低效率的产业和企业对高效率的产业和企业进行不合理的替代,长期大量重复原有的产品结构,大量再生产原有档次、质量的产品。实际就给外商留下了有利的市场空间。如果从供给角度深入分析外商挤占的市场领域,不难发现,外商带来的产品要么是国内还不能生产、没有供给能力的产品;要么是国内虽能生产,但产量或质量不能满足需要的产品;要么是档次远比国内同类产品高的产品。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供给结构和投资的技术能力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不适应必然表现为有效供给的不足。
三
无效供给的剩余和有效供给的不足,从两个侧面反映了总供给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也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解决当前总供给方面存在的这两个问题并非易事,目前看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当前我国供求关系。对当前我国供求关系,仅从供给方面看,一方面存在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生产能力闲置、经济要素过剩的情况;另一方面存在一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必须依赖进口的情况。而这种无效供给的过剩和有效供给的不足并存的现实,正是总量相对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并存的反应。我们在看到过剩、看到总需求不足尤其内需不足的同时,还要看到有效供给不足,看到部分产品短缺形成的需求空间。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现实,不能以无效供给的过剩掩盖有效供给的不足。
第二,要把总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宏观经济平衡从总量角度看,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表现为市场总供给与市场总需求的平衡。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总量形态和结构形态,而总量和结构是同一层次的问题。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总量平衡总是以一定结构为内容的平衡,结构平衡是深层次的平衡,结构优化是总量平衡的基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是增加有效供给的手段,也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途径。因此,解决无效供给的剩余和有效供给的不足必须把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继续搞好总量控制的同时,着力抓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消费空间。在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
第三,从战略高度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标本兼治地解决无效的剩余和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首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据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趋势,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今后发展趋势,结合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正当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整好存量资产。一方面对经济总量采取限产压库等治标措施,以解决总量过剩问题。另一方面启动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有步骤地淘汰过剩的低水平生产能力,形成有进有退、有生有死的自动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盲目追求投资规模和经济总量超需求增长问题。其次,要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从战略上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在实践中注意把对战略产业的支持和战略重组、改制紧密结合,采取更为灵活的兼并收购政策,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以满足原有需求能力的扩张及新的需求增长。
第四,把扩大内需和调整供给相结合。供给和需求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目前买方市场环境下,宏观经济政策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着力点是扩大内需,这已达成共识。但我们在政策取向上,应采取供需政策双向调控,既要继续实施刺激需求的政策,又要有效发挥供给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在供给政策的选择上,更要把重点放在加大供给结构调整上,在加大淘汰过剩生产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内有效需求的空间,逐步实现进口产品国有化,填补国内供给的缺口,这不仅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平衡,还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