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华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南昌 330000
分析关节松动术结合肌筋膜松解治疗应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中医推拿方法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收治病例共48例,男21例,女28例,病例选取深圳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5月-2018年7月住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治疗组(24例)。
入选标准:按照《骨关节诊治指南》(2015年版)膝关节OA的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关节骨赘形成,③中老年患者(≥40岁),④活动时有骨摩擦音,其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2研究方法
1.21关节松动术:两组患者均做膝关节松动治疗,以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范围。运用MaitlandⅢ级或Ⅳ级手法对膝关节活动受限各方向进行松动。①分离牵引:患者坐在治疗床上,患肢屈膝于床沿,腘窝下可垫一毛巾卷,身体向后倾斜,用双手支撑于床上。治疗师双手握住小腿远端,身体下蹲,用力将小腿向足端牵拉。②髌骨松动:治疗师双手指腹推住髌骨边缘,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方向缓慢用力髌骨致极限位置。③屈膝滑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屈髋、屈膝,治疗师上方手放在大腿远端,下方手掌根部放在小腿近端胫骨结节处将胫骨向后侧推动。④伸膝摆动:患者仰卧位,患侧下肢外展位,治疗师将患侧下肢置于上肢与躯干之间,双手握住小腿远端稍将小腿向下牵引后向上摆动。
1.22肌肉筋膜松解:治疗组除采用对照组治疗方法外增加肌肉筋膜松解治疗,①股四头肌广泛松解法:患者仰卧位,患肢伸展,治疗师双手交叉,一手置于股四头肌上端与髋关节交接处;另一手虎口张开,放于髌骨上方于股四头肌交接处,治疗师双手彼此远离,朝相反方向牵拉股四头肌,直到感觉受限为止,到紧绷点时持续牵拉,等待松弛感发生,然后再行牵拉,。②膝关节肌群松解法:患者仰卧位,患肢伸展,治疗师双手拇指置于膝关节外侧,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肉,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由膝关节外侧肌群推动直到膝关节内侧肌群。1.3疗效评定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0分表示没有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对患者关节功能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定内容包括疼痛、肿胀、跛行、负重、关节屈曲度、不稳定感、绞锁、上下楼能力等8项,正常为100分,分值越小,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二、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恢复情况优良率比较和VAS评分、LKSS评分比较见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经20d后,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LKSS评分均增高,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LK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患者经20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LKSS评分均增高,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LK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三、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由于年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关节退变的疼痛刺激是导致患者对膝关节运动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疼痛引起肌肉失衡、肌肉筋膜等问题,肌肉筋膜松解疗法对象不分性别、年龄,其直接减轻疼痛、松弛肌肉痉挛与挛缩、减除粘连、降低肌张力、促进肌肉平衡与血液循环,矫正不良姿势,改善功能障碍。
总之,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筋膜松解疗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程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早期,应尽早松动髌股关节,有效地松解肌肉筋膜,减轻疼痛,最终改善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膝关节的整体功能,为广大患者减除病痛。
参考文献:
[1]关节松动术的应用研究简况[J].熊德启,刘晓瑞,刘浩,陈洋,王舒敏,李敏,汪俊宇,黄彬洋.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0)
[2]无痛疗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45例[J].李新,崔改琴.医药论坛杂志.2016(12)
[3]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药物治疗创伤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高明霞,林强,陈安亮,张婷婷,夏鹏,李雪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08)
[4]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卢炳益,黄敏坚,罗秀宁.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
[5]针灸联合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炎36例[J].林桦楠,陈海鹏,丘宏龙,陈凯.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01)
[6]TENS联合电针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观察[J].黄芳,陈雄,穆敬平,程娇.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2)
[7]关节松动术治疗骨伤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高异男,房钢,李鹏.中国医药指南.2014(15)
[8]针刀不同进针深度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比较研究[J].俞杰,孟辉,王少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3)
作者简介:程江华(1992.01-),男,汉族,江西鹰潭人,硕士,初级治疗师,华东交通大学,330000,研究方向:运动康复方向。
论文作者:程江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膝关节论文; 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疼痛论文; 肌肉论文; 筋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