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低效运行_银行论文

论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低效运行_银行论文

论体制转换中的金融低效运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制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经济体制的转换必然要求和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并使金融由计划运行逐步向市场运行过渡。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制的主要变化有:(1)初步建立了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和其它金融机构所组成的新的金融系统;(2)开放了金融市场,发行了国家债券、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和股票,举办了银行同业拆借、票据贴现和买卖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等交易活动;(3)改革了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变“统存统贷”为“差额控制”和“实贷实存”,而且开展了某些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信用活动,如商业信用、债券与股票等;(4 )开始重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多次调整利率,拉开利率档次,实行有区别的利率政策等;(5)在银行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如采用经济核算法, 财务包干和内部经营责任制等;(6)扩大银行存贷业务范围。 金融体制的上述变革使金融运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融主体(即金融活动中的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利益机制能够对金融主体的动机和行为发挥较大的影响;计划机制的作用在不断削弱,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不断加强,金融系统表现出既不完全是计划控制,也不完全是市场调节的运行特征。

一、体制转换中金融低效运行的机理剖析

金融运行是指货币或各种金融证券在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运动过程。这种运动如果正常,国民经济就能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实现稳定增长;否则,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停滞不前的状况。金融运行的效果如何是由运行机制决定的,而金融运行机制又由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间的权利结构和行为目标所决定,所以研究体制转换过程中的金融运行,首先就得分析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间的权利关系。

1.金融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信用是唯一的信用形式,企业、个人虽然也参与信用活动,但不是完全独立的投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银行的政策和行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和个人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和配置资源的主体,它们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按照自身的利益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活动。1991年,我国企业直接融资(债券和股票)额为679.5亿元,间接融资(贷款)为17595亿元,是资金市场的主要需求主体,对金融运行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我国个人金融资产总量为13520.08亿元,是1978年的35倍多;其中储蓄存款为9478.17亿元,占总量的70.1%;有价证券1373.4亿, 占总量的10.16%;股票持有额也有225.05亿,占总量的1.67%; 个人保险金额为78.29亿,占总量的0.58%〔1〕,个人已成为资金市场的主要供给主体。金融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的同时也说明它们有权通过投融资活动追求自身的利益目标。

2.国有企业存在缺乏产权约束的利益机制。在我国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机制虽然基本形成,但产权尚未落实,利益机制与权力约束极不相称,其利益动机与行为难以合理化。1993年,社会集资风非常严重,金融秩序比较混乱,企业敢于以高出银行10多个百分点的利率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而不顾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或者持券人的利益损失,正是因为利益机制的激励和缺乏产权约束。企业行为基于以下认识,经济过热,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利可图,利率即使高一点,也能通过投资收回;企业财产是国家的,可以通过挖国有资产补充集资的亏损,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国家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不会置企业的亏损而不顾,总会以各种形式,如减免税收,亏损补贴或银行贷款支持企业生存下去等。

3.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机制与对权利的约束不对等。专业银行也是重要的金融主体。通过模拟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及社会示范效应的影响,专业银行的利益动机和行为也初步形成,而且有比企业更有利的实现自身利益的条件。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利益关系的影响对专业银行的经营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不过,专业银行只是金融资产的管理者,只有负管理的责任和分享与责任完成程度相应的利益。由于缺乏产权约束,专业银行的利益机制与权利约束是不对称的,其经营动机和行为不可能合理化。1993年金融秩序混乱的事实就是证明。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同业拆借应坚持短期融通的原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四个月,而且对期限长的拆借要有商业票据作抵押。缺乏产权约束的专业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追求,绕开信贷规模控制,不顾上述规定,以及重点企业资金的保证和自身支付的困难,将资金以高利率拆借给有利可图的地区、行业或部门,导致资金的趋利性流动。更严重的是为了自身的营运,向人民银行大量申请贷款,实际上是用人民银行的贷款搞拆借。另外,受行政性公司的示范作用及社会集资办公司的影响,专业银行还挪用资金办实体和投资公司,尤其把钱投到海南、北海等地炒房地产、炒股票,严重影响我国的金融秩序,专业银行的上述利益行为极不利于中央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和其它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作用。

4.功能缺损的市场中金融秩序严重混乱。正因为金融主体的利益动机和行为基本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在金融领域中,到1993年9月,各种证券余额已达3000亿元,银行拆借每年达2000 亿元,资本市场的运作已构成金融运行的重要内容。这就说明,市场不仅是媒介商品和资金运行的中介,而且也日益发挥出配置资源(包括资金)的作用。不过,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毕竟时间不长,还缺乏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行为极不规范,导致金融秩序混乱。具体表现为资金市场主体行为混乱和资金市场的形态混乱两个方面。前者指企业和专业银行等缺乏产权约束,利益行为扭曲;后者表现为资金市场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管理。同业拆借按理是一种资金横向融通方式,表现为跨系统、跨地区地拆借,可在1993年期间,却变成本地区、本系统的资金调剂为主,缺乏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体系和市场监控系统,拆借价格十分混乱。企业不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就可以委托有关金融机构或者直接向社会集资,以致一些冒牌公司也能骗取大笔资金。尽管通过整顿金融秩序,这些行为基本得以纠正,但尚未从完整市场体系、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市场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5.以上诸因素的合力作用导致金融业的低效运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突破了传统的计划金融运行的模式,实现了向市场金融运行模式的过渡,利率作为一种利益调节工具基本上能对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发挥作用。受利益机制的激励,资金供应者的供给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利率单性,随着利率的提高,所提供的资金量增加;随着利率的下降,所提供的资金量减少。不仅如此,资金供应者的资产选择行为日益加强,它们不只是选择储蓄存款,而且购买债券、股票,通过资产的优化组合,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与风险的最小化。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其需求行为应该有明显的利率弹性,但由于缺乏产权约束,其需求行为缺乏利率弹性,甚至还以高利率吸收资金,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同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为稳定社会的需要,不是对亏损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就是指令银行给予安定团结贷款,一旦财政入不敷出,则向银行借款。从而使得我国金融近年来一直处于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三角债严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差等低效运行状态,并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二、体制转换中金融低效运行的主要表现

1.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国有银行信贷资产中,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收回, 三分之一处于呆帐状态, 保守估计也有5000亿元资产属于风险资产,基本上处于流失状态”〔2〕。 具体表现在:(1)贷款逾期率高。一些分行贷款逾期率超过20%, 不少地县支行贷款逾期率高达30%以上,逾期一年以上的呆滞贷款占有相当比重,远高于商业银行逾期贷款不得超过8%的要求。(2)四类企业贷款量大。在银行的信贷资产主体构成中,资不抵债或长期亏损,已无法弥补的四类企业占相当比重。(3)贷款抵押率低。在人民币信贷资产中, 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抵押贷款还不到一半〔3〕。

5000多亿元的风险资产意味着其中的一部分由银行投入企业,生产出了价值难以如期实现的商品,而信贷货币经过发放工资,购买原材料等环节,直接或间接地转换为流通中货币。这种贷款的逾期率越高,或逾期的时间越长,生产或流通环节积压的商品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流通中货币增加了,但可实现的商品数量并没有增加,或者增加不多,物价上涨因而不可避免。1990年,国家银行现金收入中的商品销售收入为5690.6亿元,国家银行资金来源中的流通中货币为2644.37亿元, 到了1991年,前者为6602.1亿元,增长率为16.0%,后者为3177.80 亿元,增长率为20.2%,后者比前者高出4.2个百分点。到1992年, 前者为8316.5亿元,增长率为26.0%;后者为4336.0亿元,增长率为36.4,后者比前者高出10.4个百分点。到了1993年,前者为11264.1亿元, 增长率为35.4%,后者为5864.70亿元,增长率为35.3%, 二者的增长幅度相差不大〔4〕。在这三年中,除1993年外, 其余两年流通中货币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商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风险信贷资产中的另一部分作为安定团结贷款由银行投入亏损或者资不抵债的企业,用于发放职工的基本生活费,这部分贷款根本不增加社会财富而直接转变为流通中货币。

2.资金“体外循环”与三角债问题相当突出。自1989年以来,随着紧缩政策的推行,我国商业信用发生了变化,货款拖欠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顽症。这不仅表现为拖欠范围的广泛性,拖欠金额的剧增性,而且平常表现为讨债的艰难性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复杂性。为清算三角债,从中央银行到专业银行都投入了大量的清欠资金,结果是前清后欠,边清边增。据最近资料显示,我国债务链总额已在8000亿元以上。正是因为信用关系恶化,资金“体外循环”才得以不断膨胀。货币体外循环膨胀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携带大量现金外出采购农产品和工业原料; (2)一些企业私设“小金库”,隐藏应存入银行的现金;(3)相当多的个体工商户从甲银行借款,却将经营收入现金存入乙银行,有的干脆不存入银行;(4)银行之间搞现金结算。据报道,自1985年以来, 我国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进行三次“小金库”的立项清理检查。第一次是1985年,查出“小金库”违纪金额5亿元。第二次是1989年, 查出了13亿多元。第三次就在1995年,查出的违纪金额竟高达40多亿元〔5〕。资金“体外循环”的结果必然表现为流通中现金量大量增加,并对商品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三角债与资金“体外循环”是货币资金非正常运动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三角债破坏了信用关系,使得未来无需现金支付的买卖非得现金支付不可,从而迫使买者保留现金;反过来,资金的“体外循环”又使本来由银行结算的业务不得不由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从而使买者有机会负债,使已经十分严重的三角债更加严重。货币资金非正常运动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这样一来,资金的“体外循环”所增加的流通中现金量要形成较大的社会购买力;三角债对再生产的不利影响,又制约社会的有效供给,从而使供不应求的矛盾不可避免,通货膨胀也就因此而发生。

3.城乡储蓄存款超常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以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为例,1994年,银行新增存款6316亿元,超过1992年与1993年两年新增存款的总额,年增长幅度高达41.5%。1995年,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到6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573亿元,比年初增长4037亿元。〔6〕。从理论上讲,城乡储蓄存款的增长, 应与银行信贷的增长相适应,应与物资储备的增长相适应。这是因为银行吸收储蓄存款,最终目的在于贷放出去,获得利差收入,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地把一定比例的储蓄存款转换为信贷,这就要求承受沉重的利息负担。由于贷放出去的货币最终是要转换为社会购买力的,所以需要物资储备的相应增长来满足社会需求。可是在我国,近年来由于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实行信贷规模管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能随便将吸收过来的存款资金转换为贷款。存款货币难以进入生产流通领域产生效益,给银行带来利差收入。另一方面,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过程举步艰难,尽管吸储充分自由,可贷款受信贷管理体制的制约不能按照专业银行的利润目标合理安排和使用;尤其是国家不再对银行补充资本,而且征税标准较高,更使专业银行难以实现自我积累和不敢运用大量增加的存款对风险大、收益高的资产投资,而只能将存款大量地用于收益少或者没有收益的资产。特别是国家为了保稳定,要求银行为亏损企业放款,企业一借到款项又拖欠不还,从而使信贷资产缺乏效益。如此看来,不是银行有款放不出去,就是贷款的效益太差,严重制约生产和供给的增长。超常增长的储蓄存款到期需要支付本息,由此形成的潜在的社会购买力随时可以转换为社会需求。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其结果是引起物价上涨,或进一步上涨。城乡储蓄存款超常增长,从表面上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则隐藏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4.财政借款增长幅度大。1990年财政借款801.06亿元;1991年增加到1067.84亿元,增长速度为33.3%。1992年财政储款为1241.10亿元,在1991年的基础上又增长16.2%。1993年的财政借款又在1992年的基础上增长了27.5%。财政借款主要用于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两个方面。如果用在生产性建设上,而且能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借款虽然在短期内对物价上涨有些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供给的增长。如果用在生产性建设上,但经济效益较差,甚至根本没有经济效益,这种借款则只是扩大生产性需求,从而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财政资金用在生产性建设上,没有发挥出好的经济效益,如对生产性企业的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目前,经济运行质量不是很高,企业亏损面广,财政亏损补贴及价格补贴数量巨大。1993年,财政用于生产性企业亏损补贴就达208.9亿元之多, 对粮棉油价格的补贴也有224.75亿元。这些说明,我国用在生产建设上的财政有相当一部分数量不能发挥效益和为社会增加有效供给;相反,倒在一定程度推动了有效需求。财政借款如果用在非生产性建设上,除了能提供比较好的社会效益,间接影响生产外,它不能够直接增加经济效益和提供有效供给;而且还会通过非生产性支出扩大社会需求,增加通货膨胀威力。从我国财政分费用类别支出的情况来看,经济建设费的绝对数量虽然很大,但增长的速度并不高,1991年只有4%,1992年为13.2%,1993 年略高一点,也只有17.7%。而非建设性费用的增长幅度却比较大,1993年则更是如此。其中行政管理费与社会文教费1993年均在1992年的基础上分别增长了36.9%和21.5%。财政借款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在这些非常规增长的项目上,因而除增加社会需求外,很难在提供社会产品等方面有所作用。财政借款增幅过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对通货膨胀构成威胁。

5.现金投放量过多,社会购买力过度增长。近年来,由于三角债和资金“体外循环”,致使我的国现金量投放过多。1990年国家银行的现金收入为17171.1亿元,现金支出17471.4亿元,现金投放300.4亿元。 1991年现金收入为21465.1亿元,现金支出21998.5亿元, 现金投入533.4亿元,比1990年增长77.6%。1992年,现金收入31248.0亿元, 现金支出32406.2亿元,现金投放1158.2亿元,比1991年又增加117.1 %。1993年,现金收入为48883.8亿元,现金支出为50412.5亿元,现金投放1528.7亿元,较1992年增长32.0%。现金投放的情况如此,与此相对的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情况又是怎样呢?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8300.1亿元,1991年增加到9415.6亿元,增长率为13.4 %; 1992 年增加到10993.7亿元,增长率为16.8%;1993年增加到13592.6亿元,增长23.6%。在这几年中,无论是那一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幅度都远远小于现金投放的增长幅度。如果扣除商品零售价值中的物价因素,社会商品零售实际价值的增长幅度比现金投放的增长幅度还要小很多。目前,尽管部分生产资料的交易是用现金支付,但毕竟是极少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支付都是出现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现金投放量增长过快,如亏损企业用贷款发工资和企事业单位私设小金库等,无疑要对现在的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会因为现金投放的滞后使用,对未来社会商品零售价格产生极大的影响。1992年现金投放比1992年增长117.1%,增长速度可谓大矣, 它对当年的零售价格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该年度的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只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5.4%,而在1993年,该项指数则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13.2%,1994年就更大了。近年来我国物价涨幅居高不下,现金投放量达多,增长速度过快,可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货币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所以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必然反映为金融低效运行,尤其是货币低效运行。揭示金融低效运行的深层原因,建立适应金融高效运行的社会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运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才有可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论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低效运行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