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_学习迁移论文

学习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_学习迁移论文

学习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学习迁移,是指先行学习与后继学习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一方面要促进正迁移,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搞清先行学习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后继学习的观点、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运用好“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方法;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学习正迁移。另一方面要避免和克服负迁移,诸如相近概念的干扰,例举不当的干扰。

关键词 学习迁移 中学政治课 教学

所谓学习迁移,是指先行学习与后继学习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现代迁移学将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凡对认知结构产生积极促进效应的都称为正迁移,凡对认知结构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的都称为负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促进政治课教学中的正迁移

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好学习迁移,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在质上深化和超越,在量上拓展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而要想很好地发挥学习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的积极效应,即正迁移,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搞清先行学习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与后继学习的观点、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材前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后面的观点和原理的铺垫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这样进行教学,迁移的效果往往是正的。如:在《社会发展简史》和《经济常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占,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让学生掌握这个观点,对于学生理解高二《科学人生观》教材中“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个观点是非常有益的。因为这两种情境中的共同要素是“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学生在前面教材中已明白:人类要想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这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政治的、科学的、文化艺术等活动。所以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掌握了这个观点,就不难理解《科学人生观》教材中讲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因为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讲这个观点时,教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忆前面的内容。如:

教师问:“人类社会要存在,必须首先进行什么活动?

学生答: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以解决吃、穿、住的问题。”

教师再问:“人类社会要发展,除了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还得从事什么活动?”

学生答:“还得从事政治的、科学的、文化艺术等活动。”

教师归纳:可见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里又涉及到“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那么怎样才算对社会奉献呢?”

学生答:“对社会奉献就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教师继续引导:“这也就是说,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创造物质财富,然后才能从事其它活动,创造精神财富。否则会怎样?”

学生答:“否则社会就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教师最后归纳:“所以说对社会的奉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如果大家都不去奉献而是索取,社会都不能存在和发展,还谈什么人生价值呢!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先前学习的基本观点对后继学习的观点往往发生积极的促进效应,即正迁移。这种迁移现象的发生表明,一方面,迁移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两种情境中所具有的共同要素越多,越有利于学习的迁移。而在教学中,学生能否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往往取决于学生能否清楚的认识这两种情境之间的同一性或相似性。这样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练习感知两种情境之间的相同性或相似性,而且应当鼓励学生形成一种寻找相同性或相似性的“定势”和探索发现这些相同要素的态度;另一方面,迁移总是以先前的知识学习为前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多半是由于在基础知识方面掌握得比较好的缘故。所以,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方法。

“从个别到一般”是指按照教材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方向迁移。如:教学中逐个分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进步性,就有助于学生理解“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就在于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迁移方法,同样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必须搞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新的生产关系是从哪些方面促进生立力的发展,进而分析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最后才能得出结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结构优劣的标准就在于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外,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迁移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给学生讲清,又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教师的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是指用已经掌握的基本原理来理解各种现象。心理学实验和教学经验都证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也是影响迁移的重要因素。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迁移,主要是由于在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新事物。因此,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的实质,并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因而也越能顺利促进正迁移。如:学生掌握了“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结构优劣要以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这个原理,在认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问题时,教师着重分析这种经营管理制度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中央为什么“要把这项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制度继续稳定下来,并不断完善”

运用“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方法必须注意理解基本原理。因为只有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即一般原则,才能用基本原理去理解各种具体现象,而从口头上教给学生并让他们死记住基本原理是不能被概括化的。此外,运用“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方法,只理解基本原理并不能保证迁移的发生,还必须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应用基本原理的机会。如布置一些应用基本原理理解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党的方针政策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或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等。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越深刻、应用越广泛,越有利于提高学生概括化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总之,知识的学习同概括水平与分析能力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的迁移有赖于概括水平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概括水平与分析能力又是在知识的学习与不断迁移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迁移过程中,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第三,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促进学习正迁移。各门学科的知识之间或多或少也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一般的原理,因此,教师如能很好地把握各门学科的有机联系,就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如:运用数学课中正负数加减法讲哲学课矛盾双方的转化,用化学课中甲醚和乙醇的知识讲哲学课中的质变,用语文课中的语法知识讲解政治课中的有关概念,用历史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材料讲《政治常识》教材中的“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用国际形势中美国出兵伊拉克事件讲《政治常识》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等等。由于引用的知识学生头脑中已有,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加工整理而迁移到政治学科的知识体系中去。同时,有利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温故而知新。

二 避免和克服政治课中容易产生的负迁移

在政治课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可以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融汇贯通,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但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迁移效应。要避免和克服政治课教学中容易产生的负迁移,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相近概念的干扰

语词相近甚至相同,但含义有别的概念影响学习的正迁移。心理学研究表明:两种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的基本条件。共同因素越多,迁移越顺利,效果越明显。当新旧刺激物相同(或相近)又要求做相同反应时,迁移的效果往往是正的,而当新旧刺激物十分相近却要做出不同反应时,迁移的效果往往是负的。如:公民与人民、刑法与刑罚、政体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等语词相近但含义有别的概念。再如:《经济常识》中的“价值”概念与《科学人生观》教材中的“价值”概念、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物理、化学中的“物质”概念等语词相同但含义有别的概念。这些概念很容易引起负迁移效应。在教学中,对于这些概念教师应该通过分析其含义进行比较,有时辅之以举例,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否则就容易干扰正迁移,产生负迁移。

2.例举不当的干扰

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如果教师例子举得不恰当,或者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片面化而导致学生由于例证材料的不真实,不典型而产生的对观点的不信服,就容易干扰正迁移,产生负迁移效应。因此,政治课教学中的每一举例,备课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反复推敲斟酌,以避免负迁移的发生,切忌信口开河。

标签:;  ;  

学习迁移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_学习迁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