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论文_牟东华

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论文_牟东华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要领及米非司酮和利凡诺的相关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给予米非司酮和利凡诺治疗并选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病人均获自然排出率达标100%,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当今科学的、优质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安全率的重要保证,减少并症发生。同时,通过米非司酮和利凡诺对终止瘢痕子宫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方法。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护理措施;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63-01

前言:近几年,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由于避孕措施失败而导致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患者明显增加。与非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相比,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风险更大,操作不当,会发生子宫破裂等风险。为了使引产安全进行选取我院 2015年 1 月 —2015年 12 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孕妇60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精心护理及相关用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5年 1 月 —2015年 12 月自愿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60例,孕期14~ 21周,均有1次剖宫产史,剖宫产距引产时间9个月~ 10年。病人均在本院住院引产,引产前做好相关检查,如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B超、心电图等,并排除其他内外科合并症,无相关药物引产的禁忌证。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一般常规检查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用药及护理。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mg/次,2次/d,连用 3d。第三天服药后,严格无菌操作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 100mg,记录患者出血量及用药等情况。施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在分娩后给予肌内注射 20 U 缩宫素,若出现胎盘膜残留、胎盘无法自娩者,予实施清宫术进行处理。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24 h 内出血量等相关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总有效率、宫颈成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流产总有效率为 100.0%,高于对照组的93.3%,且治疗组临床各项观察指标(注射药物至宫缩开始时间、宫缩至胎盘娩出时间、24 h 内出血量)及宫颈成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均未采取任何措施自行缓解,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不全流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及必要性

据了解,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极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严重者甚至会丧失生育功能。因此,众医学专家认为,做好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术后的护理极其重要。临床经验证明,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效率。优质护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积极主动地指导患者做好卫生清洁、加强医患交流等。该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引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治疗心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宣传讲解优生优育知识和计划生育政策,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 无论是由于胎儿发育畸形或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引起的中期引产,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惊慌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尤其是瘢痕子宫引产中出现的宫缩、产痛、产程、出血及产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也要详细告知。在加强语言沟通交流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来赢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其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消除患者的顾虑,帮助其树立引产成功的信心。在手术中,孕妇出现宫缩后立即专人监护,密切监测产程 ,警惕患者发生子宫破裂。专人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体温、脉搏、宫缩的频度及强度、阴道出血、子宫下段有无固定压痛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出现宫缩过频、持续时间过长、活动性阴道流血、瘢痕处压痛明显、血尿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抑制宫缩后并行剖宫产手术。对于产后出血约 500m L 左右的孕妇,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吸氧、输血、输液、保暖等急救工作。 仔细观察接生时软产道是否出现损伤,胎儿及胎盘娩出后的出血量,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同时,待术后每 30~60min 观察 1 次患者生命体征,待病情平稳后每4h观察1次。观察并记录患者腹胀、腹痛、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尿量、尿液颜色等情况。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床单保持干燥、平整、清洁。患者出院时做好用药、饮食、避孕等注意事项的指导,如:术后6个月内使用避孕套,6个月后放置节育环等知识教育工作。

3.2米非司酮和利凡诺的相关效果研究

对于计划外妊娠者终止妊娠的主要弥补措施是妊娠引产,针对瘢痕子宫患者,瘢痕处纤维组织增生,弹性差的原因而易导致子宫损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米非司酮、利凡诺属于比较常见的终止妊娠药物。其中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一种孕酮拮抗剂,可以产生强力的抗孕酮功效,促使患者的蜕膜组织出现变性、出血等一系列变化,最终将有助于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而诱发患者子宫出现收缩现象;利凡诺主要作用于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以及促进患者蜕膜、胎盘出现变性、坏死等一系列变化,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同时还可起到软化宫颈及增强子宫收缩功能。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孕妇,给予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恰当的用药,可以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康爱仙.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150-151.

[2]黄小林,蓝院琴,付义霞,等.哀伤护理对孕期畸胎死胎引产产妇抑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2):2638-2640.

[3]雷玲玲,刘晓巍.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15-17.

论文作者:牟东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论文_牟东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