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岳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创造新的造价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本文浅显地分析了一下我国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备环节;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措施。本人初步浅显的研究希望能为祖国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增砖添瓦。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管理
0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在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大放异彩。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现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将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主要支撑,并将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各种图形算量、钢筋抽样、人材机消耗分析、清单计价、定额计价、审计软件、投标报价等软件功能能同时满足工程建设中不同参与方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求,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1]。虽然,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信息的存储分散,管理分散和检索困难,信息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实现。下面就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谈谈本人的几点认识: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也必定成为工程造价的必然趋势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工程造价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因此,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势必将会被淘汰,与之代替的必然将会是信息化的革新。21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注定将会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1.2随着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俨然已成为市场经济的迫切需求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造价的要求,因此,无论业主还是施工单位都迫切希望改变这种落后的方式,而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将会使浩瀚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提高利用价值。
1.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高效性、准确性、重要性,将会给不同的工程带来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从而可以直接地降低工程造价。
1.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管理
一直以来,固定资产的投资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控制管理好建设投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国家方便、快捷、准确地掌握我国的基本建设情况,以便及时制定政策做出调控,从宏观上控制管理好建设投资,为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必备环节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对信息处理的层次来划分,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2.1基础环节
实现数字信息间的互换,不同存储介质存储的信息的互换,数字信息的传输等,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操作系统软件构成。
2.2技术支持环节
实现数据的分类、储存、检索、纠错,数据访问权限的控制,数据安全保护等,主要由数据库、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存储、防病毒软件等构成。
2.3实施环节
实现数据的录入、校正、计算、输出、统计、分析、整理等,主要由办公自动化软件、工程预(决)算软件、定额管理、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抽样软件、指标收集与分析系统构成。
2.4控制环节
指定各种数据的划分标准、精度,数据的采集、储存、处理、发布等系统接口标准,运行指标等,主要由各类标准、指标、管理制度等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1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从业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各种优秀造价软件不断扩充着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系统,但是它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软件应用和新功能的开发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2]。但是传统的造价管理工作方式使大部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严重缺乏这一部分的信息和技能知识。又缺乏相应的培训学习,无法将造价管理信息化这一理念真切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
3.2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缺乏统—的标准
因为缺乏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各个参与造价管理的行业、部门之间数据交流、共享缺乏统一的标准,影响对工程造价信息的协作开发和利用。
3.3对工程造价信息的综合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规模
各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形成,造价管理工作仍然相对分散,相对封闭。无法统一协作,信息快捷共享。
3.4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采集、更新、细归类和深加工落后
工程造价信息采集技术依旧落后,采样点少,收集的信息量小,收集时间长,信息更新滞后,不能真实反映造价信息实际动态。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难以提高。而且缺乏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4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4.1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是这一工程高效建设的基本前提,对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知识普及和造价软件的推广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对造价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从业人员队伍的能力训练,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双向发展提高。
4.2加大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
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制定优惠政策,为搭建信息化共享平台注入活力,提供资金保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4.3建设规范的工程造价信息市场
市场是一切交易的平台,信息市场是各种不同渠道,各种不同领域的信息的聚集地。是工程造价信息生产者、提供者、需求者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是积极开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拓宽工程造价信息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动工程造价信息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已经建立的相当数量的工程造价信息网,在尚未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工程造价信息分类编码体系情况下,纵向和横向联系较少,达不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的目的。规范的信息化市场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4加强造价软件新功能的开发
软件开发要做到以人为本,功能规范化,操作简单化,能够真正做到解放劳动力,提高造价工作的效 率。我国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各地已经相继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但是这些数据资源库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没有真正形成成熟的工程造价信息产业链。无法做到正确、及时的反应市场信息和政府决策,无法做到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将采集的信息筛选再加工,去伪存真、系统化数据化,并持之以恒地建立一批实用的数据库。信息合理分类,将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分为:定额管理、价格指数、指数指标、造价监管、建材供求信息标准规范、文件刊物、建设信息、服务台、电子公告、其他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构不同以网页和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并以两种形式组合来表现信息内容。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竞争能力的核心,是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工程造价对项目投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标准。需要加大总体规划,实现与国际接轨,这将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杨鲁豫.抓住机遇加快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R].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02.
[2]何秀英.谈工程造价管理改革[J].山西建筑,2004,(04).
论文作者:肖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论文; 软件论文; 标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