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理论研究论文,情报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ABSTRACT In the study on the theories of social scienceinformations during the time when the two centuries meet,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developing the study on socialscience information theories
based
on
the
view
of"macroinformation"; deepening the study of basic theories; expanding the study on the new issues appearing in thepractices of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s;
laying strees onauthentic proof,fixed quantity and comparative study.
SUBJECT TERMS Information theories — Social sciencesInformation science — Research orientations
CLASS NUMBER G350
在世纪之交,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如何总结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抓住机遇,增强理论研究活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是社科情报理论界必须重视的问题。
1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及发展都有一定的实践基础,都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所处的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既给社科情报理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向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和挑战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1 社会科学的新动向
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科学发展出现五个新动向。一是综合化。社会科学已突破了研究对象的孤立性和研究内容的单一性,从学科间的相互隔离、封闭状态走向交叉、渗透、融合状态。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促进了大量边缘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二是应用化。社会科学研究正在摆脱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克服重理论轻实践和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面向应用,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探讨。据了解,目前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研究论文占60%。理论研究论文占40%。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十分注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政治、科技、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当一部分社会科学家从事开发和对策研究。三是“大科学”化。社会科学已开始由个人单独或少数学者自发联合对一些小问题进行研究的“小科学”时期进入由众多学者自觉联合对一些大型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大科学”时期。多个国家的数十名甚至数百名专家学者联合对带有国际性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屡见不鲜。四是定量化。社会科学研究正在从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定性研究转向定性分析的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设备等进行定量研究,并由此形成许多相应的边缘学科,如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历史计量学等。五是预测化。社会科学正在由过多地研究过去和现在逐步转向在研究过去和现在的同时,也面向未来。
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动向使社科情报工作的作用日益加强,社科工作者的情报需求日益扩大与深化,要求社科情报工作的对象更广泛,内容更深入,规模更宏大,方法更科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必然会引起人们对社科情报理论建设的重视,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也必然给正在形成且还不完善的社科情报理论带来极大的压力。
1.2 信息技术的新成就
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全面实现社会信息化,抢占科技制高点,夺取国际竞争优势,美国于1993年率先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尔后,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纷纷行动起来,计划和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国也正在加紧拟订中国式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进行以“三金”工程和其他“金”字系列工程为主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为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更快速地获取和利用有关信息资料和数据的可能,另一方面,对社科情报交流范围与模式,社科情报用户的需求心理、获取和利用社科情报的方式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社科情报工作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为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3 信息经济的大发展
由于人类需求的高级化、物质经济的滞胀,质能资源的短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逐渐由质能经济转向信息经济,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资源,产品中的信息含量不断提高,信息产业迅速发展。
在经济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的大潮中,作为信息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社科信息业必定受到极大影响,社科情报工作开始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社科情报市场已经出现。社科信息产业正在形成。这些在社科情报工作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遇到的新问题,不仅拓展了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范围,而且也对它提出了新要求。
2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评述
中国的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从1975年社科院情报研究所成立算起,至今已20余年。20年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而言不算长,但20年来,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成果日渐丰富,层面日渐深广,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所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然而,毋庸讳言,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社科情报理论的发展。
2.1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逐步从本质上取得独立地位, 但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略显单一
20年前尚不存在独立的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随着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社科情报需求,导致了社科情报工作与科技情报工作的许多不同特点,造就了理论研究的独特领域与对象。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开始与以科技情报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的情报理论研究分野,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这个变化贯穿了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发展过程。
在社科情报理论的初创阶段,理论研究多是引进传统情报学的理论,僵化指导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而将对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科学问题置于次要地位。如这一时期出版赵惠丰等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就没有提及社会科学问题。可以说,这一时期,人们只是提出了“社会科学”的概念,但研究受到旧有的情报学框架的束缚,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并没有取得真正独立的地位。
随着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和变革,社会科学研究对情报工作的依赖性日益增强,社科情报工作的实践经验也随之日渐丰富起来,社科情报领域的一些独特的情报行为和现象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90年代出版的三部专著,都对社会科学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而且不断深化。陈誉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导论》和周铭德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导论》都对社会科学作为一章论述。但这两部专著都没有将社会科学问题作为一种作用于社科情报理论的能动因素,没有深入研究社科情报交流机制等一般理论问题,没有把社会科学这个基础切实带入社科情报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去。直至1992年易克信、赵国琦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一书出版,才将社科情报理论放入“社会科学”这个大背景之下,不再孤立地讨论社科领域情报的特点,而是力图从根本上探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讨论这种不同带来的社科情报的特殊性以及社科情报交流利用、组织管理等问题的特殊性。尽管这种讨论尚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可以看到,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以社会科学为突破口,已经打破了旧有情报学框架的束缚,开始从本质上取得独立的地位,为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目前,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有所“降温”。从社科情报学会会刊《情报资料工作》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来看,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文章大大少于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产品、现代技术等方面的文章。而在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又相对薄弱。与应用研究相比,基础理论研究往往难以看出直接的实用价值,然而却具备更为长远的眼光和更为宏观的思维,是应用研究的指导和后备力量。但当前在社科情报理论界,多数研究者都愿意从事应用课题的研究,使基础理论研究留下了许多空白。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后遗症:首先,会使建立于其上的应用研究缺乏可靠性;其次,导致缺乏凝聚力,从而削弱理论研究的独立性;第三,理论本身不够充实和完整,导致研究者本身理论基础欠缺,洞察力不足,研究深度和价值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研究方法单一是当前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受到社会科学定性化研究的影响,认为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只能用定性方法。近年来,虽然应用了一些定量分析法,但往往是浅尝辄止。
2.2 研究成果数量丰富,质量有待提高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丰富的。笔者对近20年来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论文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认真的统计,学术论文609 篇,且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在学术方面,已出版了赵惠丰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梁邻德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学》,陈誉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导论》,周铭德、张志祥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导论》,易克信、赵国琦主编的《社会科学情报理论与方法》五部专著。学术专著的出版是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者对建立社科情报理论体系所做的努力,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理论体系得到所有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者的认同,但从专著可以看到,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都在逐步完善。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者在本领域所取得的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展示了学科发展速度和理论研究水平。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数量并不绝对等于质量。尽管20年来有609篇学术论文, 但其中真正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文章却并不很多。许多文章在内容上互相重复,缺乏新意,对社科情报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无多大实用价值。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许多研究者主要采取定性分析法,不注意数据的收集,也不愿用统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其研究只能是一种从文献到文献的过程,是一种近似“摘抄”和“剪报”的工作,“研究”出来的成果很难有所突破,从整体上降低了理论研究的水平与质量。
2.3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拓宽, 但深度有待进一步发掘
20年来,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研究主题不断增加。首先,社科情报理论研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和主题,如与政策科学交叉产生了社科情报政策研究,研究者在对社科情报政策做出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制定社科情报政策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社科情报政策的模式与类型,体系与结构,内容等。同时,还开始了对部门信息政策的研究,提出了未来的信息政策研究应将重点放在信息政策的结构以及贯彻实施方面。其次,一些已有的主题,随着环境的变化,被重新审视,发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层面和研究主题。如对社科情报源的研究。1992年之前,研究者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社科情报源结构系统。这个系统囊括了一切能生产、持有或载有社科信息而且能传递或透露社科信息的机构或物体,并探索了各类型社科情报源的含义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科情报需求中产生了对主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交流的动态情报的需求,于是理论研究者适时提出了“动态情报源”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发掘了一个新的主题。第三,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紧跟时代步伐,引进了新的研究主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问题受到普遍关注,社科情报理论研究者也开始研究社科信息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社科信息市场经营策略等。
研究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研究深度,而在这方面,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尚有不少欠缺。首先,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最初提出一个问题时往往热情很高,而当研究逐步深入,研究难度加大时,研究者却放弃了对它的研究。如对社科情报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88~1992年,刚开始时大家都充满热情,从政策科学的一般意义上,提出一系列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介绍和阐述完毕进入实质性问题时却纷纷放弃了对它的研究。其次,由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有限,即使研究者能准确及时地掌握社科情报活动中的热点加以研究,但也只能对研究的实际问题作一般性描述,而难以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只重视社科情报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结果,而忽视对其过程和原因的研究,这就使研究只能停留于表层,难以深入下去。
3 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走向
根据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对机遇和挑战,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3.1 立足于“大情报”观来开展社科情报理论研究
树立“大情报”观,在“大情报”观指导下进行研究是社会科学发展综合化、应用化、“大科学”化的客观要求,是社科情报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立足于“大情报”观,不仅仅是加强社会现象记述情报的研究,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冲破过去“小情报”观对人们研究视野的限制和束缚,全方位地研究社科情报及相关活动。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对社科学术情报的理论研究扩展到对各类情报,尤其是社科在研情报,社科竞争情报的理论研究。二是从主要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情报需求和情报行为扩展到研究各类社科工作者,甚至科技工作者的社科情报需求和行为。三是从主要对社科学术情报工作原理与方法的研究扩展到对各类社科情报工作,尤其是对政务、商务、法律、金融、人才等情报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四是从主要对社科情报领域内小范围小问题进行局部研究扩展到对社科情报领域内的大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尤其是对全国性、国际性的社科情报问题进行研究。五是从个人独立分散的研究过渡到集中优势、联合协作进行研究,尤其应注意多地区、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攻关。
3.2 深化社科情报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坚实、深厚、成熟的基础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问题的研究,就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深化社科情报基础理论研究是世纪之交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应从两方面着手:(1)选择好研究的制高点。 制高点不仅能在更高层次上指导社科情报实践问题的研究,而且能带动社科情报基础理论其他方面的研究。我们认为,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是社科情报用户研究。一方面,选择社科情报用户研究为制高点符合情报学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情报学理论研究重心转移是由主要研究情报源到主要研究情报交流,再到主要研究情报用户。对前二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在应转向研究社科情报用户。另一方面,社科情报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故社科情报用户研究的成果可指导并带动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其他方面。(2 )以点带面,全面深化社科情报基础理论研究。除了深入研究并科学地揭示社科情报用户的结构及变化、需求机制、情报行为及规律外,还要深化社科情报结构与功能、社科情报交流、社科情报系统、社科情报工作及管理的基本原理、社科情报方法论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要揭示社科情报在这些方面特有的、内在的规律,并以此总结出并非社科情报特有而普通情报学和科技情报学尚未发现的规律,以促进科技情报基础理论的发展填补情报学理论空白。
3.3 扩大对社科情报实践中新问题的研究
扩大对社科情报实践中新问题的研究,既是社科情报实践的呼唤,也是社科情报理论的内在要求,是社科情报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由于社会科学新动向、信息技术新成就、信息经济大发展的影响,社科情报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新问题,如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对社科情报交流和用户需求、获取和利用社科情报方式及心理的影响问题;社科情报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由于信息经济发展而出现的社科情报市场,社科情报产业运行机制、运作方式和发展规律问题;社科情报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的评价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工作重心转移而产生的社科竞争情报开发与利用,社科情报管理体制改革、社科情报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社科情报工作国际化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应组织力量,增加投入,尽快形成一批应用性强、现实性好的社科情报应用理论成果。扩大对社科情报实践中新问题的研究要思想敏锐,善于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和预测能力,提前对社科情报实践中将要发生的现象和将要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3.4 注重实证、定量和比较研究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理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要发展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并使之日趋成熟,必须采用实证、定量和比较等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主要强调深入实践或通过社会调查而获得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社会过程的实际数据,再对数据深入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实证研究可以突破以往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主要从文献到文献、从理论到理论的局限,是社科情报理论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社科情报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理论,很难从现有文献中找到相应的资料,因此,实证研究是社科情报应用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新问题的研究必不可少的方法。此外,通过实证研究,获取实践数据,建立相应模型,才能提高其现实性和可靠性,否则,就难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客观的揭示。
定量分析是采用数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是社科情报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和保证。虽然社会现象、社会科学和社科情报活动难以用精确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但可以采用研究随机问题的概率统计方法、研究模糊问题的模糊数学方法、研究灰色现象的灰色系统理论等来研究。采用数学方法,不只是片面地定量分析某些问题,独立得出几个定量结论,更不能只是一些统计数字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尽可能多地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从建立社科文献计量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始,逐步过渡到建立完善的社科情报计量学。当然,定量研究有关问题时,不能故弄玄虚,为定量化而定量化,编出一大堆既无理论依据又无实用价值甚至让人难以理解的数学公式和模型。
比较研究是根据一定条件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异同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借助于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学科的理论,利用它们不同的实践素材来发展某一学科的开放式研究方法。比较不仅仅是国内与国外的比较,而且还应包括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比较和相关专业领域的比较。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应突破目前仅仅局限于社科情报与科技情报特点比较、国内外社科情报管理体制比较等封闭的研究,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如:开展国内外社科情报用户、政策、体制、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应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进行);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社科情报用户需求、工作模式、事业建设进行比较研究;就社科情报与科技情报在本身特征、情报源特征、用户需求和行为、交流模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力争形成独具特色的社科情报比较理论与方法。
来搞时间:199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