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吴琼,石江维

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吴琼,石江维

湖北广交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在城镇发展中,道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道路完善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道路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平原地区的城镇相比,山地城镇道路建设的时候,特殊性比较明显,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多,这便要求必须对山地城镇道路设计的重点以及难点进行分析,找到策略,提高山地城镇道路设计的实际质量。本文就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山地城镇开发已成为一种趋势。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相比平原城镇有自身特点,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生态环境及地块功能,以达到功能的完备性,又实现山地城镇开发成本最低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城镇道路系统布局规划的重要性

城镇具备多种功能,其中城镇道路系统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安居乐业。道路系统一旦规划确定,就决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影响久远。城镇各级道路既是划分城镇各片区地段、各类城镇用地的分界线,又是它们之间的联系通道,因此城镇道路应与城镇用地规划相结合,做到系统完整、分级清晰、功能分工明确,能适应各种交通运输,同时满足城镇环境的要求。

2山地城镇的特点

(1)地质复杂,不良地质现象突出。受外力及内力的共同地质作用,山地城镇区地质形成原因复杂,不良地质现象突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崩塌、岩堆、滑坡、泥石流及岩溶现象。山地城镇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调研,合理避让不良地质区域,做到“地质选线”。(2)地形起伏大、高差大。山地城镇所处地形起伏大、高差大,受地壳内、外力作用的影响,山地城镇常见地貌可分为槽谷、岭脊、沟梁及丘状等类型。其复杂的地貌造成了规划设计与平原地区大相径庭。因此,山地城镇设计需要地制宜,依山就势,以达到城市开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3)老城区道路改造难度大、管线错综复杂。老城区即有道路宽度受路侧建筑限制、管线错综复杂,保通压力大。因此,山地城镇旧路改造需摸清旧路沿线控制条件,进行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改造方案。(4)山地城镇道路多呈自由式路网系统。我国现有城市道路系统的型式可归纳为四种: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山地城镇道路多采用自由式路网系统。自由式路网的道形依山就势,曲折蜿蜒,呈非几何形式布线。自由式路网减少了工程量,但存在可达性差,交通组织困难等缺点。

3城镇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3.1安全适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原则

对于高填深挖、不良地质路段,需充分论证,做到安全、可靠。重要节点加强方案比选,达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3.2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视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要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这三方面融合在城镇道路规划中,让城镇道路中的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景观设计要突出城镇自身的形象特征,充分展现城镇特色,如交叉路口设计以及隔离带、指路牌、路灯等设置上要注重人文理念,以方便通行为佳。

3.3环境保护原则

山地城镇道路填挖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山地城镇道路设计要本着“不破坏环境就是最大限度保护环境”的原则,让道路融入到自然中去,让自然能接纳道路。

3.4以人为本原则

道路功能不同,其交通方式也不同。道路上的人和车都是在流动状态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征,所以在道路规划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把环境和人的需求结合起来,营造优美、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

4.1道路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应充分调查现状交通系统组成,规划道路与现状交通系统的转化。注意道路与规划用地的有效衔接。规划阶段应根据用地功能及交通量预测确定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等级、步道及静态交通用地,合理控制路网密度。在满足规划年限内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路网密度可适当超前,但避免路网密度过大造成建设成本过高。山地城镇道路平面规划应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及地块性质、交通功能合理确定路网平面。规划阶段确定了红线宽度,但在交叉口、公交站台处预留用地不够,造成设计阶段无法渠化展宽。山地城镇道路竖向规划是关系到可实施性的关键。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规划粗放,控制点不足,缺少水文、地质、电力电信调查,造成竖向规划不具备实施性。②坡度、坡长不满足规范要求,无法指导设计施工。③未考虑片区雨、污水排放及场地开发成本,造成设计阶段排水不畅,增加建设成本。因此,道路竖向规划阶段应加强现状调查、基础资料收集工作,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对下阶段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4.2山地城镇高架道路设计

(1)交通高效、便捷需求。随着山地城镇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对于高效、便捷的交通设施需求日益强烈。城镇高架道路因较少受到路侧交通影响,而使车辆具有连续通行能力。通常情况下,具有较高的车辆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可满足城镇高速发展要求。(2)土地集约需求。山地城镇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短缺是制约其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用地非常紧张的山地城镇建设中,可在道路上空增设高架道路网络系统,拓展交通通道的立体空间,实现道路用地的集约最大化,提高城镇道路的通行能力。(3)克服地形和地质条件。山地城镇地势起伏非常的大,而且地质条件非常的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山地城镇建设和发展。山地城镇道路交通网络,通常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网络系统不健全、不连续,“断头路”、“畸形路”非常的普遍,以致于路网整体性能难以有效发挥,局部交通压力也比较大,容易出现拥堵。高架道路具有跨山谷、低洼以及河道和不良地质地带的能力,可打通交通瓶颈路段,道路通达性增大,路网系统也会更加的健全和完善。虽然山地城镇隧道建设目的与普通公路隧道大致相同,但是其所处的山地交通环境、交通组成与普通公路有一定的区别。城市隧道建设标准,应当有别于普通公路隧道,主要表现在对隧道断面形式、公交系统以及慢行系统等的考虑,同时还包括照明、通风和消防等设施建设标准。山地城镇山恋叠嶂,使得山地城镇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城镇隧道建设是打通城镇发展地理瓶颈,实现山地城镇道路网络的有效途径。在山地城镇隧道设计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城镇隧道与周边路网之间的连通性和协调性,有效解决多种交通出行的需求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4.3路面结构设计

山地城镇道路路线平纵指标均较差。路面结构设计应依据交通量预测确定合理的路面结构厚度,结合山地道路独有特点选取结构形式:①水泥混凝土路面色泽鲜明,反光力强,防滑能力差,对行车不利,建议慎用。②积极采用排水路面,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表面层、OGFC沥青路面可有效排除路面积水

4.4自行车道路规划

自行车交通方便、经济、无污染,是居民重要的交通方式,故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应优化自行车道的设置,改善自行车的出行条件。适当的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并在进入交叉口前利用其他支路提前分流,这样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不仅可以减轻干道自行车流量,缓解交通拥堵,还可充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公交站台尽可能设在靠近自行车专用车道的位置,方便人们换乘,应适当规划设置自行车停车处。

结语

山地城镇道路是山地城镇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直接影响到山地城镇的整体布局和风貌。作为先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山地城镇道路在规划阶段应充分研究现状,挖掘历史元素,做到规划有地域性,实施有指导性。在设计过程中应做到设计安全、合理与经济。使土地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创造出舒适、宜人而富有魅力的山地城镇。

参考文献

[1]曹珂,肖竞.契合地貌特征的山地城镇道路规划—以西南山地典型城镇为例[J].山地学报,2015(4):473~481.

[2]CJJ83-99.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S].

论文作者:吴琼,石江维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  ;  ;  ;  ;  ;  ;  ;  

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探讨论文_吴琼,石江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