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赵淑华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赵淑华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公路路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关系到公路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公路的耐久性,必须加强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本文对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进行简要分析,并介绍了几点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旨在提高公路的质量水平,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

关键词:公路路面;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1.1测量放线

测量是公路施工首要进行的工作,同时保证公路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时,应该成立一个专业化的测量小组,进而保证及时放样,控制好公路的路面平面位置以及标高。在放样的时候,首先要在已经铺筑底基层恢复中线,在直线段每间隔10米处设立一个桩,曲线的部分则每5米设立一个桩,同时在公路两侧边缘外0.3-

0.5米处设置指示桩。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在指示桩上方可以根据标高以及试验路段已确定的松铺厚度,设置摊铺机水平传感导线,该导线通常选用直径为3毫米的钢丝,其承受拉力不得少于600牛,架设长度200米,运用白灰标记方向导线,同时在每次摊铺前复核导线与指示桩,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2运输

将混合料搅拌好之后,就要将其及时运输到施工场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采用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同时,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混合料的质量,进而对公路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运输混合料的时候,务必将混合料进行遮盖,避免由于阳光照射而造成水分散失。

1.3摊铺

摊铺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主要环节,可以采用徐工RP952型摊铺机进行施工作业,运用基准线加以控制。摊铺主要分两次进行,尽量缩短两台摊铺机的间距,不然前幅混合料凝固,难以和后幅混合料粘合,进而影响路面质量。前幅摊铺之后,在前后幅的纵向搭接处空开50厘米不要进行碾压,而在后幅摊铺完成后,再进行碾压,使得接缝处更加紧密,严丝合缝、连为一体。在横向接头部分,则可以采用对接的形式,在每公路段工作完成之后,可将接头碾压不平整的部分切除,再进行碾压,从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

1.4碾压

在摊铺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检测工作施工情况,在确定标高准确无误之后,方可进行碾压,碾压的前提必须在测定的水泥初凝时间之内完成,并且在未碾压段换挡倒车位置应错开成阶梯状,不能在同一个断面上,碾压前保证钢轮和胶轮的干净,防止粘轮。在摊铺长度达到10米时就进行碾压,首先采用30吨胶轮压路机将混合料揉搓一遍,然后再使用26吨、22吨的单钢轮压路机先强振后弱振各一遍进行平行碾压,两台压路机间距2米,同进同退同错半轮,最后,使用30吨胶轮压路机稳压将水稳面收光车轮痕迹消除即可。碾压完成之后,质检人员应该用灌砂法检测公路路面压实度,确保路面压实度达到公路施工要求。

1.5养护

在碾压完成进行了压实度检测之后,并不意味着工程已经结束,为了提高公路路面的质量,还要进行必要的后期养护,以免路面产生裂痕,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公路采用覆盖土工布后洒水养护,刚刚碾压完成的基层严禁高压喷水,必须采用雾化较好的水车洒水,防止冲掉基层表面的细集料和表层水泥浆,根据当地的气温情况确定洒水次数,养护时间不得少于七天,养护期间应安排专人负

责采取隔离措施进行封闭交通,严禁施工车辆通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公路压实度指标

2.1.1材料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主要材料有水泥和碎石,材料的质量直接关乎到公路质量。如果采用劣质水泥,不仅会影响公路的压实度,而且关乎公路的质量,使其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公路的质量。水泥是公路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它是将各种材料链接在一起的粘合剂,以填充砂石之间的空隙,依靠机械碾压使其成为半刚性的整体,让路面强度更高。一般而言,水泥最大剂量为5-6%之间。

2.1.2混合料配比

为了提高公路路面的硬度,减少基层的孔隙率,必须提高路面结构材料的强度,采用科学的配比,使得混合料的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水泥的用量是凝结混合料性能的主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路面的压实结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进行不断测试,寻找最合理的混合料配比,在达到最佳粘合性能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减少公路施工的经济成本。在搅拌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搅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与含水量等符合工程实际需求。如果混合料的含水

量太大,在碾压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路面的硬度,容易出现翻浆、裂纹等现象;而混合料的含水量太小,碾压是可能会出现“松散现象”。通常情况下,出料时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将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过程中,尽量不要揭开苫布,含水量应该按照日气温变化做适当调整,早晚和中午含水量要有区别,并且应减少摊铺碾压时的水分散失,应紧跟碾压封水,如由于天气和施工原因造成水分散失过大,可以在初压之后适当进行人工补水。

2.1.3压实设备与方法

在进行管理路面施工时,所使用的压实机械与路面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压实状态。如果采用轻压型的压路机,则可以让公路路面的密实度较大;使用振动压实机,其中有不同质量的规格,可以按照公路实际施工情况灵活选择,这种压实设备要比普通光面钢轮压路机的使用效果更好,让公路的质量得到提升,不仅压实密度得到有效保证,同时使得公路的压实深度也明显增加。

2.2公路平整度指标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为了控制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按照以下指标:第一,根据公路底基层的报告决定铺筑厚度,让整个公路的厚度保持一致性,符合公路施工要求;第二,根据混合料的铺筑系数,计算出公路松铺系数,然后在试验路段进行测试,确定水泥稳定粒料为1.3-1.35之间,此时公路的质量比较高,施工的经济效益也较好;第三,严格控制标高,标高是公路施工的主要指标,也是后期施工的主要依据,如果控制好标高,对于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有序进行有重要作用;第四,控制好摊铺机的运行。尽量保持其持续运行,不要随意中断,否则会在路面避免留下痕迹,影响到公路的平整度。

2.3公路厚度指标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先对底基层进行必要的检查,对于超出工程要求的部分要加以调整,使其符合工程实际需求。通常在试验路段进行铺筑,进而准确测量并计算处混合料松铺系数,将混合料进行充分搅拌,将其平整地摊铺在路面上,并及时碾压,严格按照工程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影响公路工程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是保证人民出行需求的基本设施,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需求,而且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应用到公路施工中,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水平,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荣英.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价值工程,2016,35(16):54-55,56.

[2]周其伟.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1033.

[3]沈龙仲.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1254.

论文作者:赵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赵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