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一个基于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框架论文,粮食安全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0年代出现粮食危机以来,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要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总量问题、质量与营养问题、购买力问题以及粮食生产能力问题。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除第一项指标外,其他三项指标均未达到。尤其是粮食生产能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近些年来,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较为明显,同时,粗放经营的现象仍然普遍,对改善农田环境、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人粮矛盾”就会在长期内仍然存在。
一、“谷贱伤农”对农民收入与粮食生产的短期影响
粮食产品供给量的大小显然与经济主体的预期收益密切相关,而预期收益的多少又依赖于产品的价格。如果某一时期粮食产品的价格下跌,导致农民的收益大幅下降,则农民理性的做法就是减少粮食的产量。如果这种产量的减少不伴随生产能力的下降,而是在维持基本生产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技术改进,那么,在市场行情好转时,产品的供给就会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相反,如果产量的减少直接或间接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则一旦市场出现需求增加甚至短缺,就可能使粮食价格水平持续上涨而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首先考虑短期的情形。由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其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图1)。因而,当供给增加(S[,1]向右下方移到S[,2])时,价格下跌使农民的收入减少。假设粮食产品市场是一个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单个农民面临的需求曲线d[,1]、d[,2]是和X轴平行的直线(并与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重合),SMC、SAC和AVC分别为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在初始状态下价格为P[,1],粮食生产者可获得平均利润,但当价格跌至P[,2]时,生产者连短期垫付的可变成本(如种子、农药、化肥等)都无法收回,因而,他们也就不会有追加生产的意愿。也就是说,现实的供给曲线应是SMC曲线中正点的右上方部分。
图1 谷贱伤农、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与粮食供给
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减多增少”(2年增加,4年减少),但总体上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粮食价格在低位徘徊。相当一部分农民种粮根本无利可图,农民生产粮食除了满足自身消费,出售的粮食收入仅够支付物质投入以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与此相适应,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从1996年的9%降至2000年的2.1%),其中种植业的收入更是连续3年绝对数量减少,2年微幅增长(表1)。并且种植业收入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表1 粮食供求量、价格水平与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人均粮食供给(公斤) 414.4 401.7412.4 405.5 366.1355.9
人均粮食需求(公斤) 350.8 339.3336.5 332.4 331.8316.7
粮食价格水平 105.8 90.2 96.7 87.1 90.2100.6
家庭经营纯收入(元)1362.51472.7
1466.01448.41427.3
1459.6
种植业纯收入(元)
924.4 943.0927.3 882.1 784.0809.6
农民纯收入(元) 1926 2090 2162 2210 2253 2366
注:价格水平均以上年为100;收入水平以人均计算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2年
虽然粮食产量出现“减多增少”的局面,但农民收入(即人均纯收入)仍然逐年增加,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构成的多样化。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96年的23.4%上升到2001年的33%,其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从收入性质上看,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平均为22%和17%,两者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和19.5%。这说明,粮食收入的减少被其他方面收入的增加抵消了,并使得农民收入尽管增幅下降,但总量却在增加。这种增加显然是由结构调整带来的。
从表面上看,农民收入在总量上有所增加,但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增长速度连续5年直线下降,即从1996年的9%降至2000年的2.1%,这表明粮食生产及其收入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在增强。因为在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仍占主体地位(约为农民收入的67%),而种植业纯收入又在家庭经营纯收入中占主体地位(约为61%),种植业纯收入的来源则主要依赖于粮食收入。而且种植业纯收入的减少与农民收入增幅下降几乎是同步的。反过来,粮食价格的下跌与种植业收入的减少又会影响粮食产量。粮食价格经过1995年、1996年和1997年连续3年大幅下跌后,1996—2001年间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37%,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的降幅较大,分别为-9%和-2.1%。
二、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从短期看,由粮食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市场价格的下跌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但从长期看,它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粮食的生产能力,进而导致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和农业的不稳定。因为粮食生产的周期较长,如果粮食价格和收入持续下跌,则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大,从而对粮食生产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生产要素若被挪作他用,就再也无法用于粮食生产。于是,一旦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尽管价格上涨,粮食供给在短期内也无法满足增加的需求。这种价格与产量的波动无疑会对经济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可用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来描述这种状况。假设对粮食的需求函数为Q[d][,t]=a-bP[,t],生产能力不足的供给函数为Q[s][,t]=m-nP[,t-1],根据均衡条件可得a-bP[,t]=m-nP[,t-1],这样,第t期的粮食价格可写为:
P[,t]=(n/b)P[,t-1]+(a-m)/b=(n/b)[(n/b)P[,t-2]+(a-m)/b]+(a-m)/b
=(n/b)[2]P[,t-2]+[(a-m)/b](1+n/b)=…
=(n/b)[t]P[,0]+[(a-m)/b][1+n/b+(n/b)[2]+…+(n/b)[t-1]]
=(n/b)[t]P[,0]+[(a-m)/(b-n)][1-(n/b)[t]]
由于在市场均衡时,P[,e]=P[,t]=P[,t-1],因此,P[,e]=(a-m)/(b-n)。于是有P[,t]=(P[,0]-P[,e])(n/b)[t]+P[,e]
因为粮食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而供给是富有弹性的,所以,n/b>1。随着时间t的增加,实际价格P[,t]越来越偏离均衡价格P[,e]。
如图2所示,在第一期,粮食供过于求,价格降到P[,1],此时,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Q[,1]>Q[,2]),价格升至P[,2]。在第二期,由于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生产能力没有受到影响,一旦价格回升,供给量迅速增加至Q[,3],并超过需求量Q[,2],因而,价格再次跌至P[,3]。这次价格下跌导致粮食的生产能力下降,即供给曲线由HS变为LS',这样,在第三期,当价格上升至P[,4]时,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为Q[,4],而供给量只有Q[,5],于是便出现粮食短缺。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下去。
图2 粮食价格和产量的波动
虽然我国的粮食出现结构性过剩(实际上也是阶段性过剩),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已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和水资源进一步紧缺,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粮的比较利益下降,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缓慢,这又使得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从而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尤其是1997年、2000年和2001年下降幅度较大),短期波动加大。从动态的观点看,当今的粮食安全已不再是指某一具体的时点,拥有一定数量的粮食产品,而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能力,以确保粮食供应与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所以,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保持粮食生产能力的持久性。我们可把粮食的生产能力指标划分为以下两大类:(1)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土地(数量与质量)、劳动力、资金投入等。(2)外部环境要素。包括生态环境、政府支持力度等。
从基本要素的构成看,人均可耕地面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表2)。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的压力还将进一步增大。即使不考虑耕地继续减少的因素,现有的耕地数量就已经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不足1.5亩,其中14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全国约有30%的县(市)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5亩的警戒线。粮食播种总面积连续4年递减,而其中的有效灌溉面积虽是逐年递增的,但仅占播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虽然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的减少是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应该看到,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往往都是文化素质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而留下来的劳动力素质较低,绝大部分都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受收入的限制,农村集体单位和个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缓慢,1996—2001年间平均增长率只有6.2%,而对技术改造和培训方面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这说明,农村的土地经营仍然是以分散和粗放经营为主要形式,在农村土地未能有序流转的情况下,容易造成土地抛荒。在耕地减少、粮食生产资源约束硬化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就成为增加粮食产量的关键。但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力度较弱,加上生产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使得我国的粮食单产一直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1996—2001年间粮食单产平均增幅仅为0.49%,其中3年绝对数量减少。
表2 粮食生产能力指标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人均可耕地面积(亩)
1.59 1.57 1.56 1.54
1.5
1.5
粮食总播种面积(千公顷) 112548112912113787113161108463106080
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50381 51238 52295 53158 53820 54249
劳动力人数(万人)32260 32434 32626 32911 32797 32451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342 5747 5914 6122 6695 7212
单位面积产量(公斤/公顷) 4894 4823 4953 4945 4753 4800
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万公顷) 6932 7224 75028096 8154
治碱面积(万公顷) 551
561
565 584
575
粮棉油价格补贴(亿元)453.9
552
712
698 1042
74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亿元)
4.94 5.48 9.14 9.13 9.78
注:表中空格处为数据缺省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2年、“三农”数据网
粮食生产能力的外部环境指标主要包括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从其中的两项主要指标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和治碱面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速度较慢,前者6年间增加15%,后者仅增加4.3%。由于受存量和增量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占水土流失总面积和盐碱地总面积的比例相对较低,1997年分别为39.5%和7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往往是贫困和粮食生产能力较低的地区,而生产能力的低下又迫使当地农民大肆开发耕地,广种薄收,于是进一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这种恶性循环无疑会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可从政府支出的结构和比例中得到反映。首先,在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支出中,粮棉油价格补贴支出所占比例较高,平均约为75.6%。其次,在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中,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业各部门的事业费以及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比例较高,平均为95%,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技术的示范与推广)的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所占比例太低,与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这种支出结构显然不利于粮食生产效率和粮食品种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粮食过剩并不表明在长期内就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人们对粮食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而从长远的观点看,我国的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粮食过剩的短期和直接效应无疑是价格下跌与农民收入的下降,其长期效应将可能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粮食供应的非持续性。
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应是当务之急:
1.保护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耕地,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一是严禁为了短期利益非法将可耕地转为其他建设用地,特别是用于建造污染严重的工业厂房等。二是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这将是长期内确保粮食安全的有效手段。即适当压缩劣质耕地(如产粮条件差的西部地区、缺水严重的北部地区以及非粮食主产区的低产田等),以促进粮食生产环境的良性发展,同时,增加优质耕地数量,包括将富余的、条件较好的建设用地转为耕地。三是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的平衡。经济作物往往由于其附加值高而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替代方式,但这种转换应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不能搞一刀切,并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确定两者之间的比例。
2.促进土地使用制度创新,突破小农经营的束缚。实现土地制度创新的关键是要从法律上承认土地的流转权,即农户有权将其承包的土地有偿转让给他人经营。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抛荒,同时,让经营能力更强的农户获得土地使用权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土地的相对集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获得规模收益;而土地利用效率和规模收益的提高又是应用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3.继续加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合理调整支持结构。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以水利和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政府拨付的专项资金(同时可吸收部分社会资金)投入到粮食主产区的江河治理、“三废”污染和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以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和稳定供给粮食的能力。二是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持。我国目前主要是采取价格支持措施来稳定农民的收入,但在加入WTO以后,此类措施必须逐步削减,而直接补贴措施将占主导地位。直接补贴措施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当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而使农民收入减少时,可按某一基期的收入水平以合理的增长速度给农民进行补贴;对于将那些易于发生水土流失或生态敏感区的耕地转为草地或林地的农民,可按基期(3年或5年)的平均粮食产量或按退耕的面积获得直接收入补贴;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对受损失的农户进行补贴。三是提高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支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是转变粮食增长方式、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该项支持主要包括三个环节:(1)加强农业基础科学的研究,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主要领域应涉及基因科学、动植物营养生物学、现代化耕作技术等。(2)增加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尤其是良种培育、栽培技术、节水灌溉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并筹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风险基金,建立高效率转化科技成果的农业推广体系。(3)加大对农民文化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