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异常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观察论文_甘娜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异常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观察论文_甘娜

甘娜 云南省个旧市妇幼保健院 6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异常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提高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选择同时期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为观察组,均行超声检查。结果:自然分娩产妇中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3.75%(3/80)。而剖宫产产妇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17.5%(14/80)。两种分娩方式的病变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9638,P<0.05)。结论:自然分娩的近期或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小,产妇的恢复比较快,同时也更加安全,因此需要对剖宫产的指征进行严格的把握,避免盲目剖宫产。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超声检查;异常病变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妇选择剖宫产的概率逐渐增大。剖宫产产妇的麻醉风险比较大,对子宫的损伤比较大,容易引发出血以及感染。剖宫产产妇与自然分娩产妇的超声检查结果上存在很大的区别,本次研究则是对来我院生产的160例产妇的图像表现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产科的160例剖宫产及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年龄在23~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3±0.4岁,对所有产妇行超声检查,分析两组产妇的超声检查结果。两组产妇的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对比性。

1.2方法

所有产妇在充分憋尿后行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阿洛卡α10,使用3.5兆的探头对产妇的盆腔进行扫查,使用12兆的探头对产妇的表浅部位进行检查。图像显示出子宫前壁以及腹腔粘连结果,则可以确诊,其他异常情况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产妇的临床数据收集并录入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将其中以率的形式表示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对比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及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剖宫产后有17人出现与分娩方式相关的异常变化,主要有五种超声表现:(1)剖宫产后腹腔出血,一般是由于手术缝合效果不佳造成的,产妇的子宫前壁或者腹壁切口血管出血,向产妇盆腔进行探查,发现双侧髂窝或肝肾间隙之间有游离液性暗区,同时有血肿回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妇表现出失血现象,腹腔穿刺可以分析积血。有2例剖宫产产妇在产后的4~9小时内有切口皮下积血出血。(2)瘢痕妊娠,一般是由于剖宫产将子宫壁破坏,造成前壁肌层出现连续性的中断,产妇再次妊娠时,妊娠部位在子宫瘢痕的位置。由于瘢痕位置的肌层比较菲薄,拥有丰富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同时其瘢痕位置与膀胱比较挨近,当发生误诊时,行人工流产术会使得子宫出现大出血,同时子宫容易出现穿孔,对附近的膀胱或者脏器组织造成损害。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胎囊变形,位置较低,有部分是在前壁肌层,使得子宫前壁肌层厚度降低,容易出现连续性的中断。本组中的1例产妇在剖宫产后3年出现子宫瘢痕妊娠。(3)子宫前壁与腹腔黏连,多会使得膀胱充盈时也不能分离两者,宫颈受到的牵拉力变大,对膀胱的充盈造成影响,产妇一般不能憋尿,多会由于经血排出不畅造成经期疼痛。本次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有9例为行剖宫产术后2年,再次妊娠,有子宫前壁与腹壁粘连出现。(4)出现结石,多是由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的缝线进入到膀胱而造成的。有剖宫产史的产妇一般超声检查发现膀胱后壁与子宫前壁切口出现粘连,当排尿时也不能将其分离开,两者之间有带状的强回声,延伸至膀胱处。缝线会对膀胱造成长期的刺激,使得钙质沉淀,形成结石。产妇会有尿频、尿血以及尿急等症状发生。本次研究对象中有1例行剖宫产的产妇膀胱内出现结石。(5)剖宫产后腹壁瘢痕处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有切口瘢痕不规则回声,具有周期性,表现为经前期疼痛。内膜异位症多发生在腹壁部位。剖宫产产妇中有2例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分娩的80例产妇中,有3例出现胎盘剥离不全,有77例未出现有分娩方式相关的病变,因此,自然分娩产妇中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3.75%(3/80)。而剖宫产产妇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17.5%(14/80)。两种分娩方式的病变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9638,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通过腹壁切口,将胎儿取出,可以有效避免胎儿窘迫、前置胎盘、头盆不称、胎盘早剥等引发的难产,可以有效挽救母婴的生命,是一种有效的助产方式[1]。通常剖腹生产是避免因阴道生产可能对婴儿或母亲性命及健康造成损害。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剖宫产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腹生产不应超过15%,以5-10%为佳。因分娩方式不同,所具有的超声检查结果也存在不同。

利用超声检查结果可以有效对比出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之间异常病变发生率的不同[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分娩产妇中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3.75%(3/80)。而剖宫产产妇由于分娩方式导致的病变率为17.5%(14/80)。两种分娩方式的病变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行剖宫产的产妇发生异变的概率比较大,容易出现腹腔出血、结石等多种并发症,有较高的风险[3]。瘢痕妊娠诊断不及时,会引发子宫的破裂,最终累及到腹壁层面[4]。

自然分娩的近期或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小,产妇的恢复比较快,同时也更加安全,因此需要对剖宫产的指征进行严格的把握,避免盲目剖宫产[5]。同时应该对两组方式的超声表现进行判断,要做到深刻把握,避免发生误诊。

参考文献:

[1]任新翠.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异常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J]. 中外医学研究,2012,09:50-51.

[2]淦亚萍. 不同分娩方式对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影响的初探[D].广州医学院,2010.

[3]何雪冬,朱赛华,何美娥. 胎盘植入产后超声监测及临床诊治分析[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853-858.

[4]韦春姣. 剖宫产宫壁疤痕缺损的B超诊断及相关临床研究[D].中山大学,2012.

[5]谢佳佳. 三维超声用于产后盆膈裂孔形态观察与功能评估的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4.

论文作者:甘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

标签:;  ;  ;  ;  ;  ;  ;  ;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后异常病变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观察论文_甘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