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
对于教育活动来说,培养目标的定位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专业口径、课程构建、教学组织方式以至教学方法等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已基本统一了对其“质”的认识,即培养生产、流通、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就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生产、流通、管理等职业岗位第一线的需要,并能直接上岗的技艺型人才。但在这种“质”的规定下,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外延的界定,却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质,是通过对某个岗位、甚至是某个工种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分解、分析而确定的,具有鲜明的专门性,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观点。这种观点的合理成份,主要在于其把握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特点。如果仅从教育自身的可操作性而言,“专才”教育无疑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从开放、发展的角度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专才”教育任人才素质结构对社会需求、教育能力对专业更动的动态适应上的局限。
首先从社会需求上看,“专才”事实上存在部分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调节下的人才流动实现的。人才的合理流动是人才市场的重要机制,没有流动就没有市场,而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又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能力单一的人,即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的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也将难以在竞争和选择中占据主动的位置。“两个根本性转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都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不仅是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由此导致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旧的不适应的岗位不断消亡,新的岗位不断产生,即使是同一岗位,也不断注入不同的劳动内容和要求。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更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与社会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对接,更要有功能性的整合。目前,不少用人单位已不象过去那样欢迎技能、能力过于单一的人才,而青睐于那些具有相对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能力的人。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在新的社会需求特点面前无动于衷,仍津津乐道于“专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那么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在变化起伏大、发展不均衡的人才市场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最终将遭到社会的遗弃。
“专才”教育使教育本身也面临尴尬。“专才”教育是通过专业设置细化的途径培养各类人才,由于人才素质的专门化和人才智能结构的单一化,当社会需求发生变化时,人才的就业和再就业便显得缺乏弹性和空间,学校进行自身调节也显得十分沉重和复杂。在许多情况下,学校常常会陷入要么抱残守缺,培养难以在社会中找到立足点的毕业生;要么放弃已经形成的培养能力而又不得不在条件不足的专业领域艰难跋涉的“两难”选择之中。同时,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对学校专业设置的拉力增大,学校必然用增设专业的办法给予回应。这样,学校就会受困于专业设置的不断膨胀和由此引起的办学条件的短缺,并为办学总体规模效益下降以及自我反应迟钝而苦恼。
教育的持久活力来源于其与外部世界、以及其自身内部各要素的互相协调,包括教育资源对目标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要直接有效地介入和服务于社会生活,首先应该而且必须通过自身的调节功能,追求与社会生活的最大限度的吻合。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更要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素质,同时又不能以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为此,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发挥能较好地克服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优势,另方面又要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弹性的“通才”。
当然,“通才”不可能是面面俱到,它不过是相对“专才”教育专业面过窄、学科划分过细、学生的智能结构过于单一而言的,是特定领域内的“通才”。它体现在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既掌握了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近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迁移,实现上岗不需过渡期,转岗亦不必过多的再培训。
“通才”教育似乎注定地会给教育运作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实际上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其对应策略是专业设置的综合化和集群化。学生兼顾多种能力主要是通过适当增加课时,通过通用知识,技能对若干不同(当然是相关的)能力的支持得以实现;或者是学生在宽基础的条件下,通过选修不同课程而达到的。学生不仅有基础学历的全面性,同时又有专业特长的发展。由于学生普遍具有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通用技能,因而毕业后较容易适应各种工作。
二、关于知识理论传授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是经得起理论与实践检验的。但在重视能力培养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对知识传授的关注。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展的《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就明确提出“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是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学知”、“学做”就是强调了知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两个重要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理论仍属整个目标体系的基本支承点。其依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能力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身心活动过程,尤其是知、行统一的活动过程,它需要众多因素的配合和支持。知识作为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并抽象出来的经验系统,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前提性条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速度和程度,因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形式和内容,实质都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结果。人们可以通过长期实践丰富自己的技能系统,但假如知识理论这一前提性条件缺乏,各种技能就难以发生广泛的迁移,更难以把技能系统提升到手脑并用、感性与理性融合的境界,最终难以向能力顺利转化。由此,高等职业教育如果忽视知识理论的传授而去追求能力培养,那么结果只能是既无知识又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讨论知识理论传授的重要性,其中也包含了研究保证落实“能力本位”的到位问题。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格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学科教育,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抑或完全的技能培训。其基本界点不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而在于内涵,即人才规格取向是理论与能力并重的智能式技艺型人才。相对于理论、学术型人才,他具有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优势,而相对于体能式技艺型人才,他又有知识理论的优势。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发展,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与规格要求的统一。三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知识理论贫乏对个体的直接认知后果,便是知识结构的简单化。这种人不仅少有求知欲望,而且不具备求知的能力。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面前,他们或者是反应冷漠,或者是一筹莫展。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他们显然是不能适应的。当然,学生要学会生存和发展,教育不仅要给予他们必需、够用的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获取新知识、新理论的本领。
高等职业教育在对“学知”“学做”两种教育功能进行整合时,最大的难题是解决知识理论传授如何把握以必需、够用为度的问题。为此,教学实践中需要科学地设计知识理论体系及合理地进行知识理论的传授,使其具有下面三个明显特征:
——知识理论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理论不可能象学科教育那样讲究学科体系的完整,而应在教育目标的总原则下针对三个问题予以考虑:一是由岗位(岗位群)的要求决定的能力培养之所需;二是由人的认识规律和教学规律决定的专业或课程内部各知识理论子系统的衔接与配合;三是谋求个性发展决定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基本要求。概言之,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理论取舍的不是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在形成和发展能力的目标追求中教育和个体实践的实际需要。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理论的质的规定。
——知识理论的简约性。高等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保证学历水平的要求,另方面又要达到技术等级的标准,如果企求知识理论的“大”而“全”,必然会发生对实践性教学的挤兑而使教学目标顾此失彼。在构建知识理论体系时,应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按照有关知识理论的价值和利用率进行取舍和排列组合,简约知识理论课程的门数、教学内容和课时总量,采用综合课、模块式的思路重新设计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之间的在内容总量和课时方面的比例关系,以此提高实用性课程和实训教学在专业体系中的比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理论的量的规定。
——知识理论的应用性。掌握知识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是普遍适用于各种教学活动的重要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知识理论的应用取向要把握三个相关的要点:知识理论的具体内容,主要不在于对概念、定理的推导或追根溯源,而在于其应用范围、应用方法、应用范例的介绍;知识理论的传授从技能、能力的培养出发,尽可能地缩小知与用、理论与实践的位差;作业、实验、考试等环节的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总的效果是,把知识理论从抽象的储存形态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形态;将原来那种隐含的、由学员自发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转变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直接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培养过程。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理论的目标规定。
三、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沟通的问题
这里说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沟通,主要包含两方面的特定涵义: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二是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办学资源。以此逻辑起点出发,高等职业教育须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专业设置与教育内容的社会沟通。在封闭的教育系统中,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与教育的价值导向可以与社会相对分离,但在当代开放的教育系统中,教育必须按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导向,由此导致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的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对此的反应,最集中地体现在其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内涵、功能能反映和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规格、内涵、功能与专业及其教育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专业和教育内容,就大致有什么样的人才规格、内涵和功能。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具有对社会情状的敏锐觉察力和快速的应对力,能够以社会需求以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并不断吸纳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去更新和补充教育内容,保证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时代气息。由于人才培养需有一定的时间周期,而在此周期中社会需求必然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对社会的走势具备预测和把握的能力,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和短视,变被动适应为主动迎接挑战。在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以求得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需求变化过程的动态吻合。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说是真正完成了社会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并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
2.教学方式方法的社会沟通。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游离于社会的校内教学模式,在具体操作上是“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与此相适应的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蓝本,以教师为主导的组织方式。这种模式尽管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却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无法直接地把知和用、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仅仅依靠这种方式,要有效地促进知识向应用转化是困难的,亦相悖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定。与社会沟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环境中进行现场教学,是弥补校内教学模式的局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论、形成和发展技能、能力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办法。因为,一方面,现场教学是以研究、活动作为教学特征,通过研究、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其具体过程表现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课题——拟定解决课题的方案——执行活动——总结与评价”,与之适应的是以现场为中心,以实际问题为对象,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组织方式。从掌握和运用知识,形成和发展能力的角度看,现场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并改变信息形态——从抽象的符号到具体的实物或情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分化、巩固和运用。另方面,在现场教学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之中,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接受职业氛围的熏陶,同时了解市场环境、企业运作、企业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摒弃脱离社会而自行其是的陋习,在校内进行基本规范、基本技能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增大社会实习面和时间,对形成和强化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知识理论、技能能力、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等素养,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顺利衔接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3.师资队伍的社会沟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既有高等学历知识理论水平,又有高等技术等级资格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的特征:一是教师个体既有理论又能实践;二是教师群体有的长于理论,有的善于实践。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状况显然与上述两个特征有较大的差距。进行学校与社会的交流,实现师资队伍建设的社会化,是优化师资队伍智能结构的重要途径,具体思路可以是:学校教师定期到社会第一线了解情况,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实践经验,改善教师的智能结构并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师资来源多元化,从实践第一线选聘一些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而且对本地区、本单位有一定熟悉程度、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工作,使教师群体达到整体优化的要求。从现实以至长远的观点看,以此思路去建设教师队伍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4.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由于实验室的功能仅仅是解决理论验证的问题,它仍属理论授课的范畴,学生无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无法产生身临职业情境的感受。因此,实训基地就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基本办学条件。实训条件是在巨额投资下形成的,在教育经费普遍短缺以及生产设备、产品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起与专业设置、职业能力形成的需求完全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实训条件如果完全成龙配套,那么在专业发生变化时,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就会陷入混乱:一边是在高投入下形成的实训条件的闲置浪费,一边是在办学经费捉襟见肘的条件面前,为适应新的实训需要进行新的高投入。有鉴于此,与企业携手,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实现实训条件的社会沟通,资源共享,就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事实上,充分发挥企业生产场地、设备的作用,不仅使提高办学效益,并使学校在调整专业设置时显得轻便灵活成为可能,而且还为有效地解决实训手段、条件滞后于生产第一线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提供了现实的途径。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