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中国正在畅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各个地方都在积极研究课程改革的方案,其中分层教学的模式被广泛开展开来,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层教学,能够最大程度地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据个体差异的特性,制定学生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有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然而盐城市目前小学体育的教学现状,虽然有着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各样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盐城市各地区小学体育课堂的研究,探索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和方针。
关键词:分层教学;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6-175-01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上选择应用分层教学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低效现象。我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同行交流、观摩公开课等形式,结合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对课堂分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低效表现进行分析。
一、低效成因
1.学情不了解,课前预设落空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前,对学生已具备的技能基础考虑不周到,凭着经验或者想当然进行课前预设,实际的课堂教学与预设的情况相差甚远。
2.难度不适宜,学生操练不积极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难度设置和完成情况综合反映出来。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过易,绝大部分学生不努力就能掌握,难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练习层次僵化,学习动力难提升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体能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观察学生的进步。一节课中,学生固定在同一层次反复操练,基本上实现了该层次的目标,教师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如此单调乏味的练习,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4.缺乏有效指导,学生进步不明显
教师能在课前预设学生的多种易犯错误,同时也有相应的改进方法,但学生共性化问题、个性化问题以及课堂生成的问题出乎意料,若方法不当,会制约学生技能的提高。
二、分层教学中低效现象的解决对策
1.深入了解,课前充分预设
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运动技术基础,是教师课前预设分层教学的重要基础。如何深入,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教师要有负责的态度,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认真落实体育课堂常规,用心来备课、上课,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情,为课前预设分层打好基础,同时促使教师观念和思维改变。
(2)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必要时可做记录,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已有的技术基础。根据他们的能力,分层次找共性。课前预设提炼对大多数学生的教学策略,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实施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2.目标明确,学生练习有目标
(1)了解学情,预设目标有梯度。在课堂教学前,了解学生的差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与评估学生练习的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预设;根据学生所呈现的层次差异,制订各层适合的学习目标。
案例:在排球自垫球复习课时,首先让学生集体体验一次连续自垫球的练习,失误者停下来有目的地观察其他同学的垫球动作;然后回归到技术,教师进一步强调垫球动作要领;紧跟着进行分层练习,连续垫球达到20次―在直径为3米的圆圈内连续垫球达到20次―在直径为3米的圆圈内,达到一定的高度连续垫球达到20次。
通过自主没有限制垫球20次―限场地垫球20次―限场地有高度垫球20次三个梯度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去挑战下一个目标,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分析教材,各层目标适宜衔接。在设置分层教学目标之前,全面分析教材之间的衔接性,是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设置出具有适宜性的目标具有关键作用。
如,技术之间的有效衔接(技术+先备技术)运球与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可以衔接,运球+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也可以衔接。学生在分层练习时,可以按照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运用性练习三层来逐步提高。
3.方法多样,指导学生效果显著
为了提高分层练习的效果,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教材中运动技术的特点、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天气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特长与爱好诸多要素中稍有改变,固有的教学方法就要发生变化,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众多的方法中提炼鲜活的方法。
4.动态分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态分层能使学生的间接兴趣与直接兴趣相互渗透,使直接性学习动机和间接性学习动机相互支撑。如,在篮球运球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将班级学生分为三层:能够走一步运一次或走、停结合的学生分为一组(C层);能够跑动中运球、运球中可以变向的学生分为一组(B层);能够做出跑动中运球―投篮或者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学生分为一组(A层)。练习一段时间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最终C层逐渐解体,B层、A层的队伍逐渐壮大。
面对当前分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期待各位教师认真领会分层教学的内涵,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提高育人本领,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能有进步,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庞耀琴,陈明.小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智慧[J].新课程:综合版,2011(04).
论文作者:左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运球论文; 目标论文; 课前论文; 基础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