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峡阳为个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个案论文,闽北论文,家族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13X(2008)07-0038-04
闽北是福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闽越文化的摇篮,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朱熹曾在这里讲学、授徒,创建了综罗百代的理学体系,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从宋代以来,这里便很好地保存了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元素。在众多的家族教育样式中,峡阳镇的家族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
峡阳镇是福建首批命名的六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福建省南平市西北,东与茂地、大洋等乡镇相连,南同王台接壤,西与顺昌县交界,北与建瓯市相邻。玉屏山、招科山环抱其中,富屯溪贯穿全境,有“两山一水谓之峡,山南水北谓之阳”之称。(《峡阳镇志》,2006年印行,1页)峡阳山川灵秀,人文荟萃,文化醇厚,风俗古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家族教育传统。峡阳是南平六邑之首,又是朱熹讲过学的地方,得名贤之教化,故自宋代以来,文明大启,科甲忠贤代不乏人。宋有将军应环秀、状元应珍,明有北平知州应伯真,礼部仪制主事骆天闲。清代不但科甲题名甚多,而且为官清廉,造福于民,如修五里堰的应丹诏,保境安民的应銮阶,近代有多人出任重职,现代更是人文辈出,涌现出不少知名人士(《西峡应氏宗谱》,1994年印行,9页)。
作为千年古镇,经过长期的迁徙、聚集,峡阳形成了应、骆、张、范、连、梁六大姓氏,这些姓氏的繁衍史多被记载于谱牒中。“一部系统的谱牒,就是一部家族史,记录着家族的来源、姓氏源流、迁徙、生息、繁衍、发展、风俗、婚姻、丧葬、族规、社会变故,以及族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等,蕴藏着大量有关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教育学、经济学、历史学及地方志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 在峡阳现存的各种谱牒中,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比比皆是。显然,峡阳的先人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在变化气质、改造人性、完善人格中的重要作用,普遍通过家族教育,除对子弟进行知识传授外,还开展了心灵和人格的塑造。
据《西峡张氏百忍堂宗谱》记载,唐朝时,峡阳张氏的始祖张大琅自幼苦读诗书,官至奉政大夫,后辞官携家眷从河南光州的固始县一边行医一边南游,最后卜居峡阳,子孙在此繁衍生息。张大琅重视道德传承,其子孙恪守“礼让先,爱敬洽,子不忘孝,少不忘弟,贵不忘贱,富不忘贫”等家训,出了不少人才,声名卓著。唐玄宗曾御赐为“百忍世家”,清乾隆时皇帝也曾亲书“百忍”金匾相赠。“世守百忍祖训,家垂两铭宗风”。张氏家族要求子弟在处理亲戚、族人、邻里、朋友、家人关系上,要宽厚忍让。提倡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做人原则,要求族中子弟从小培养宽厚待人、克己忍让的品德。《西峡范氏宗谱》记载的“品节详明德惟坚定,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百世子孙贤,一生心性厚”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峡阳的严氏家族也十分重视对子弟的教育,“始行仁自孝悌,始行义自慷慨,始行礼自谦和,始行智自沉潜,始一以贯之。”由于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氏后人能够弘扬美德,振兴家风。
“孝”被奉为“人道之始,百行之原”。数千年来,遵守孝道成为中国传统家族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峡阳的家族教育中,也始终贯穿这一核心内容。长期以来,峡阳的民众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形成了浓浓的家族亲情。在当地,孝敬和友爱,成为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的体现,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根本。在峡阳黄氏的族谱中,一以贯之地蕴涵着“仁爱孝悌”的思想。如主张“孝父母”,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倾注了众多的心力,“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五刑之属三千为罪,莫大于不孝。又如主张“和兄弟”,强调“三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峡阳的应氏宗谱中列有十戒,如戒不孝、戒不睦等。在十训中,主张训父慈、训子孝、训兄友、训悌等。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此外,范氏宗祠的家训主张“敬老慈幼、事亲养志、谦诚礼让、平生正直、存心忠厚、为人作善”,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贤、重信守义、中正宽厚的道德思想。
在峡阳的家族教育中,还有不少体现“培育子孙立志读书,报效祖国”以及崇尚教育的理念,范氏家族的“高平堂”堂上的几幅对联颇能表达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如“善祖德无穷春秋永常祭典,贤儿孙百代昭穆远铭书香”、“功成身隐心系朝廷千秋留德,天下忧乐胸怀黎民万载永颂”、“文章华国,诗书传家”、“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奋读书”。应氏家族一向以诗书传家、忠勇报国相标榜,重视家族教育,善于垂训子弟,要求子弟国而忘家,使子孙自幼好学勤奋,学有家法,长期以来,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
在峡阳的家族教育中,还贯穿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教育思想。据《西峡黄氏宗谱》记载,黄氏的入闽开基大始祖黄峭山公娶有三位夫人,共生21个儿子。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黄峭山公在80寿辰大宴上当众宣布各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人,以奉晨昏,其余18位儿子每人各分“瓜子金(碎银)”一升,骏马一匹,家谱一套,要求他们各自出外谋生。行前赠《嘱子腾奔诗》曰:“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常纲,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西峡黄氏宗谱》,1997年印行,5页)这18位儿子带着父辈的嘱托,散居四面八方。随着人丁发展,其子子孙孙均效仿祖辈的分遣方法,逐步扩及东南沿海及台湾等地,有的漂洋过海移居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建家园。峡阳的黄氏后裔,常以黄氏繁衍历史上的这个著名事例,教育家族子弟要自强自立,勇于开拓。在他们看来,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
中国自古就有母教的传统。不少圣贤豪杰秉承母教慈训而卓然有所成就。母教对他们励志苦学精神的培养和学业有成都起了重要作用。据应氏族谱记载,峡阳籍宋代状元应珍,其母亲林夫人治家严谨,教子有方,含辛茹苦促应珍入仕。受家风之熏陶,后来,应珍之子应阶等皆居进士。应氏几代人都受到林夫人的言传身教,从中吸取了刻苦自励、奋斗不止的力量。显然,“传统家教文化是以家庭教育为载体,通过家庭日常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传统家教文化始于人生之初,伴随人的一生,具有初始性、深刻性、长期性特点。这些特点,对人们的崇高爱国主义认知培育具有最优化、最良好的教化效果。”[2]
峡阳的一些家族还购置了族田,在经济上为家族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严家祖翁为鼓励子孙奋发读书,置办书斋田数十亩。凡是考取秀才者,都可以享受书斋田的收入。如有更高学位者,就归高学位者享受。如果享受者多了就再添置书斋田,这对鼓励子孙向学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例规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时,书斋田归公分掉而终止(《严氏家谱》,2005年,193页)。
在峡阳的各种家谱中,凡家族中的仕宦者或有功名者,一般要专列出来,对他们的生平履历、科名政绩以及功勋著作等,进行详细叙述记载,这类人物传记也称“仕谱”。《西峡应氏宗谱》记载“少年应珍,文韬武略,习无不精,中状元为官后,节俭奉公,勤修武备,保境安民,为民称颂。”在著名的延平四贤的影响下,宋太平兴国年间,应环秀仕宦归来,在峡阳镇守厚坊(将军街)设私塾讲学,训诲子侄,以明经敦行为本,教育后人,地方弟子纷纷慕名而来。私塾后来扩大规模,升格为书院,成为宗族子弟与乡里子弟共同的就学场所。后人称之为环秀书院,这是一所家族书院,对当地的人才培养、风俗改善、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在峡阳古镇,家族教育的历史传统还体现在物态层面上。具体而言,通过透析与科举功名有关的建筑、历史遗存、文物古迹,可以直观地感受当地家族教育曾有过的成就。
科举是隋唐以后最重要的一种人才选拔与官吏选拔制度。及第者可以获得大量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峡阳许多著名古民居大都由这些及第者建造。高高的马头墙,深深的居民房,步步高的三进厅,雕窗画栋的美宅阔院,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峡阳古民居的特点。这些建筑大多修建于明、清时代,当地人称之为土库。土库除四周的马头墙外,全是用木质材料建造。全镇现存大小不一的“土库”有二百余幢,占地面积小则几百平方米,大则几千平方米。这些建筑从柱基到斗拱,从大梁到屋檐以及门窗、隔扇,都精工细作。如石坂坪土库用石板铺地而得名,建房者应陶官进士出身。建于清道光年间的下马坪土库,建房者骆姬伯青年时期经营木材、茶叶生意。因其有两个孙子取得功名,方能建此土库。坐落在峡阳新兴街北隅坪西边的一座土库房,建于明末,冠以“大衙”的美称,它是明末进士骆天闲的府第。敖州街的一座土库房则被称为“进士府”,因应丹诏中进士建造而得名。没有科举功名的人要建造土库,便会受到官府的干预。位于峡阳德胜街的大园土库,修建于清嘉庆年间。据说主人应和璧是个没有科名之人,其盖美宅阔院被视为越轨行为。南平知县杨桂森闻知此事前来问罪,幸好应和璧的进士出身的远房侄子应丹诏出面打了圆场,土库的修建得以顺利进行。在峡阳古老的土库里,名人官宦题赠的匾至今还保存不少。如“文魁”、“武魁”、“宗风孙矩”、“大德得寿”等等。在“大圆”土库房里,至今还悬挂着民国国务总理萨镇冰为清末武秀才应虞典题写的“厚德延年”的匾额。应虞典70寿辰时,由同乡引见萨镇冰而得到他的墨宝,并请工匠精制成匾。应氏将之悬于楼楣,记于家谱,借以光耀门庭,也是一种无言的家族教育形式。峡阳土库建筑布局严密和谐,构筑精美气派,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民宅建筑艺术的优长之处,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而且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伦理思想。土库的建造是峡阳家族教育现实的最好例证,因为争取科举正途出身是当时许多读书人的奋斗目标,也是当时主流社会的一个主要价值取向,获取功名,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而且可以获得类似建造土库这样的实际利益。
与土库建造并行的是石制旗杆的竖立,这也是旧时代峡阳家族教育取得成就的重要标志。在峡阳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家族中凡是有考中进士的,须郑重写入族谱,并在家族祠堂前立石旗杆,以示荣耀。应氏家族重视教育,以科名激励子弟向学。清道光年间应蔚华考中进士,应氏家族便在祠堂前竖立了石旗杆。后来,当地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将这一石旗杆移置屏山书院,希望以这种直观形象的教育方式,来激励后人刻苦自励、奋斗不止。后人也从中看到了读书入仕、光耀门楣的希望,以此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以获取功名,从而光耀门庭,扬名显亲。
峡阳的下马亭与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也有一定的关系。陕阳的张氏族人大都居住在峡阳街的中厚隅。据《西峡张氏百忍堂宗谱》记载:该家族坤七公派下的一支,由来瓜瓞绵长,簪缨骈集,涌现出了18位杰出的读书人,号称18贤士,不但在峡阳而且在整个闽北都很有名气。张氏族人就在街边盖了一个下马亭,以褒扬他们的功绩。有意思的是,此后当地的文官凡路过均须下轿,武官均需下马,时间一长便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这一事例鲜明地彰显了家族教育的成就,又对后来的家族教育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峡阳是名贤教化之地。宋朝理学家朱熹曾在当地的李子坑结精舍讲学授业,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墨宝。据记载:李子坑旧属塘源里,“昔有精舍,朱子避地,尝居之”。峡阳名胜古寺金山庵、芦峰庵留有朱熹书写的“天光云影”、“道脉心传”、“鸢飞鱼跃”匾额真迹。受一代名儒的影响,峡阳的各家族重文尊儒,显示先祖勋业,也使子孙保有荣光。受名儒办学的启发,许多家族力图在地方教育事业方面发挥作用。书院的兴办,是家族融入地方社会、参与地方公共事业的重要方式。据《峡阳屏山书院记》记载: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地方官杨应斗认为峡阳民风“朴而未淳”,士习“端而近”,都是由于“熏陶之术未周”的缘故。因此,与诸士绅共募银两,在玉屏山建立“屏山书院”。书院中建有讲堂、后堂、东西两廊、门庑等共51间,结构俨然、错落有致。书院刊奉朱子“白鹿洞教条”,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目的在于移风易俗,教化乡里。
中国文化向来以家族本位著称,具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几乎每个姓氏都有本姓的祠堂,作为族人集会议事祭祖之所。兴建祠堂追祀先祖的风尚,古往今来,无远弗届。修建祠堂、续修谱牒和传统的祭祖仪式,在峡阳得到了严格的传承。祠堂是族人探寻宗支之本、溯源追流、景仰先贤的丰功伟绩、表达慎重追远的孝思之心的场所。历经千年风雨,这些场所如今在峡阳仅存4家:应氏“状元祠”、骆氏“骆家氏庙”、张氏“百忍堂”、范氏“高平堂”。当地民众在每年的冬至前后,各宗族都会在这些场所举行祭祀仪典。在遵循古礼完成全部仪式后,全族男丁举行家族聚餐,借此联络情谊,长幼互相认识,彼此知道如何称呼。在祭祀的过程中,长辈们向子孙后代讲述祖先的来历、迁徙、创业的艰难历程,对子孙进行严肃的教育。在肃穆的氛围里,家族成员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这种广义的教育使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形成尊老爱幼的传统,家族的凝聚力也得以增强,从而提高了家族在当地的社会地位。
峡阳的家族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把生活哲理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慢慢灌输到家族成员的意识深处,使得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世守百忍祖训,家垂两铭宗风”。尽管一些家族所提倡的宽容忍让中包含着消极因素,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是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据“礼之用,和为贵”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强调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应采取宽容谦让的态度,这样不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有助于一定的群体和整个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此外,峡阳家族教育中一直强调的“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对家庭关系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对当地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进而形成了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文化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最重要的手段,家族教育在峡阳的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峡阳传统的家族教育被注入新的元素。如把祖训教育与立志成才相结合,把祭祖活动与成年宣誓仪式相结合,把宣扬家族光彩历史与提倡成名成家相结合,这些都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正是这种正确的扬弃态度,使家族成员摆脱了旧的宗族观念,更为注重家族的精神教化。通过长期的家族教育的熏陶,人们自然形成一种价值取向,获得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进行伦理孝道教育,参加礼仪活动,传承礼仪和民间礼俗,民俗风情在家族教育的形式下代代得以传承。显然,家族教育既是一种有关文化传承的教育,又是一种导示性很强的社会教育,这可以从峡阳家族教育的简要介绍中得到验证。当然,对传统的家族教育,我们应辨别良莠,判断优劣,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教以导之,风以化之,从而使这一古老的教育形式在当代能够真正发挥教化功能。
收稿日期:200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