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给药的护理差错及应对措施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静脉给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护理差错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护理差错情况实施对应措施,在干预后随即抽取86例静脉给药患者进行分析,对干预前后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作对比。结果:时间间隔错误、药名错误及剂量错误、姓名错误、漏药是静脉给药护理差错的主要差错情况。针对护理差错内容实施护理措施,干预前护理差错率为18.60%,经干预后,护理差错率为4.6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静脉给药的差错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干预,可有效降低静脉给药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关键词:静脉给药;措施;护理差错
静脉给药为临床上常用给药措施,可快速使药物作用于病灶,纠正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从而快速为机体提供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减少药物刺激,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是临床上疾病治疗、抢救中较为常用的给药手段[1]。在行静脉给药护理时,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给药相关知识,密切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在静脉给药护理中,因护理差错导致药效无法有效充分发挥,甚至会形成不可挽回伤害。针对静脉给药可能出现的护理差错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现进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静脉给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2.5±5.3)岁。实施干预后另选86例进行分析,男性51例,年龄35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0.5±5.1)岁。纳入标准:同意参与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重症患者;药物过敏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心、肾、肝功能衰竭者;精神疾病患者。干预前后所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分析
详细记录对患者护理差错情况进行调查,并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静脉给药的护理差错分布情况。
1.2.2针对性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在办公室进行医嘱转抄时,作查对、交叉查对工作,作病历查对。特殊用药,详细进行标注。配药时,护理人员需要在配置完成后,使用输液卡,完成后再次配置第二组液体,贴完标签,随后再加药,配置药物完成后,执行单上详细标记。在对患者输液、加药与拔针等护理操作时,必须随时携带输液卡,经核对后,再执行护理操作[2]。
对用药安全制定必须完善化,制定监控措施,将用药安全制度落实。根据静脉注射中经常会出现差错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3]。制定完善措施,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规范化及学习能力,将用药安全性的宣传力度加大,促使护理人员能够认识到安全用药的重要性,确保临床用药规范化,起到护理差错预防作用。
定期开展培训课程,针对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进行讲解,强化安全意识。定期作临床输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不间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专业水平,学习最新的护理知识,并学以致用,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性,建立安全理念,对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静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往静脉用药是护士领药后,在治疗室作自行配置,但是护士无药学相关知识,对药物使用准确性难以准确掌控。同时,药物无任何保护措施,极易导致药物受污染,影响药物效果发挥,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加重患者痛苦。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x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时间间隔错误、药名错误及剂量错误、姓名错误、漏药是静脉给药护理差错的主要差错情况,见表1。
针对护理差错内容实施护理措施,干预前护理差错率为18.60%,经干预后,护理差错率为4.6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静脉给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给药过程中,剂量错误、时间间隔错误、漏药、药名错误、姓名错误是较为常见的护理差错类型。发生以上护理差错,主要是护理人员工作状态较差,未严格执行静脉给药措施,医嘱未规范核对,未清楚交接班等,导致药物漏用、错用情况产生。护理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较差,在发现不良反应先兆表现时,未及时处理,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语言表达能力障碍患者,护理人员未及时对患者症状进行处理。药物剂量及药名措施时常见的护理措施,均与护理人员态度密切相关[4]。
根据护理差错内容,采取措施对差错率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强化安全用药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并坚决落实,建立静脉给药配置中心,避免护理人员自身药学知识不足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影响静脉给药质量。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5]。
综合上述,对静脉给药护理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章鑫,张淑丽等.循证护理在防范NICU静脉给药安全隐患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1):132-134.
[2]李华.25例护理差错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25(6):101-101.
[3]王蒲,梁洁.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及体会[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09.
[4]李晓莹.静脉给药查对缺陷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5(6):3784-3785.
[5]黄丽霞.基层医院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839-840.
论文作者:杨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2
标签:差错论文; 静脉论文; 给药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药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