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现代化建设论文,战略目标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伟大战略目标,也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当一个社会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显然是必须正确对待的一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直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精神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即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状态到对外开放,从墨守成规到各方面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在现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共同面临着两个尖锐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二是精神文明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即社会反文明现象增多、道德水准下降、人的行为方式失范、精神生活方式物欲化,并同社会腐败突出、分配不公交织在一起,阻碍着社会整体的全面进步。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前者必须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后者必须重视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党对后一问题就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关系现代化事业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加以部署。
最先是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不限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把这个问题作为重要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尖锐地指出:没有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
1981年建党60周年前夕,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进一步确认“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并且把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说,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的统一,构成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纲领。
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是“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论述,包含着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思考。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全面概括,关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概念的解释,关于两种文明辩证关系的阐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观点等,都有新见解。如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一表述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和“优越性”的角度,把精神文明提到战略的高度,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1986年9月召开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继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决议》在谈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方针时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种一个“中心”、三个“坚定不移”的概括,把精神文明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这一总体布局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括为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六条指导方针之一,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写进党的基本路线之中。这里所说的“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一体的目标,其中的“文明”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
1996年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用“三个重要”对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作了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把这三个“重要”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这在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
在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上作出的这一系列重大决定,引导全国人民逐步加深对精神文明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的认识,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经过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总的形势是好的。这主要表现在: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振兴中华”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二、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如孔繁森、张鸣岐、徐虎、李素丽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人物,张家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经验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为改革、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保证;四、文化科教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不断输进了新鲜血液。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和凝聚力。今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水域出现特大洪水。在这次严峻的抗洪斗争中,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表现出来的排除万难、夺取胜利的决心,第一线军民表现出来的气吞山河、顽强拼搏的勇气,各部门各条战线表现出来的同心同德、风雨同舟的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抗洪精神“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既化费时间、精力和资金,短期内又看不出效果,因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甚至以削弱、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二是一些社会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道德观念侵蚀了一部分人的头脑,在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程度不同地出现道德“滑坡”的状况;三是假冒伪劣、欺诈行为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的事情屡有发生;四是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等腐败现象在一部分干部身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影响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我们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关系。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与现代文明相沟通的经济体制,就其促进独立主体的形成,对世俗生活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对相对平等的人际关系的追求,并有利于形成自主、竞争、效率、公平、权利、义务、法制等现代观念而言,内生和塑造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可能是滋长和纵容物欲泛滥的土壤,即它所追求的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极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道德失范、信仰危机、精神萎缩,从负面消解人文精神,对精神文明建设又有消极影响。
例如,市场经济注重人的个体价值,这有助于培养人的个体意识,增强人的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是,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容易导致人们倾向于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当个人与他人、局部与整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后者而保护前者,由此产生极端利己主义和本位主义。这既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害于精神文明建设。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而且是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任何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排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者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排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统一的奋斗目标。我们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只是看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看作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也不能把精神文明的保证作用,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抓思想政治工作。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现代化建设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所决定的。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十二大报告,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个角度对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些概念作了阐释。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这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涵盖广阔的领域,既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大方面,又包括个人和社会两大范围,即涵盖着人类整个精神世界的发展。
从哲学的意义上分析,精神文明是指与一种物质文明形态相适应的精神生活方式,其发展水平是以一个社会、民族或个体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操、精神境界、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智慧程度等为主要标志的。精神文明源于一种人自身存在的实践能力,一种经哲学启蒙而产生的自由自觉意识,而这种意识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现代化整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从这一指导方针出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就要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追求一种真、善、美和谐统一的人生。这既是现实的要求,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问题,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关键。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以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一个现代文明人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也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
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两个精神文明决议,时间相隔十年,前者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仍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制定的,后者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而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条件下制定的。尽管两者的历史背景不同,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目标和基本任务、指导方针等方面,并没有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精神文明的内部结构中,思想建设是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而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则是思想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是思想建设的任务。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这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鼓舞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两个《决议》有一个共同点,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在讲理想、信念问题时,都是先从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讲起,然后讲到我们党的最高理想。
具体地说,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思想建设的理论基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因而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要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
其次,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是道德建设的任务。两个《决议》在讲道德问题时,也是先从社会主义现阶段普遍的道德要求出发,然后讲到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应当身体力行的共产主义道德标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们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提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等等。实践证明,这些适合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是不能随意跳越的。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相适应,要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能相左。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道德建设需要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做起。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其基本要求是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其基本要求是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行为准则,其基本要求是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些要求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是符合实际的。
再次,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文化建设的任务。广义的文化建设,包括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学、艺术等。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为求真、向善、趋美,以人的自身完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内容和目的。
从文化建设的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需要两种精神,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实践中,科学技术起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学精神的弘扬无疑是必要的。人们大多能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而对人文精神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则并不是很清醒的。
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这是因为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创造与完善人性的活动,人的本质存在于人不断创造文化的实践中。在现实生活中,文化一方面被知识化、实用化于有形事物的自然界,这是科技文化的形态;而另一方面,文化关涉人性的无形内涵却容易被人遗忘,这就造成科技文化与人文精神发展失衡的现象。
在工业文明社会,科技文化一方面创造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将人的生存方式限制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内,使人类的文化精神状态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文化创造行为空前高涨,人的非生产性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类生存境况的突出问题,需要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弘扬来解决。人类追求进步和文明的方式很多,唯有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科学最富有自由意识和个性特征,也最能体现人类自由自觉的创造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内在灵魂,这正是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的永恒魅力之所在。
经过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不懈努力,要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经济发展中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考察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市场化、世俗化的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归咎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用迴避、冷淡乃至抵制市场经济的办法去解决,这是没有出路的。恰恰相反,从根本上说解决问题首先还要靠加快经济的发展,义无反顾地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缩短体制转轨的过渡期,加快市场经济发育的进程,促进其尽快成熟,从而堵塞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负面现象的漏洞和缝隙,为精神文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存在的问题中,看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头脑清醒,认真对待,正确解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两方面的紧密结合而不是分离割裂,协调发展而不是畸重畸轻,才是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回顾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20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及其积累的实践经验,在思路和对策上有六条至关重要。
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提出的带有形象比喻而富有深刻哲理,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方针。它的基本含义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要自觉、主动、认真,工作要到位。在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紧迫而繁重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把精神文明弱化、软化,八十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过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从认识到行动,坚持这个方针就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是在经济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以人为本,重在建设。人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和目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和实质内容,以人为本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理所当然。回顾总结以往采用大批判、开展阶级斗争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的教训,精神文明只能着眼于建设,重在建设。尽管对于一切腐朽没落的东西,对于一切文化垃圾,必须坚决打扫,但它只能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靠建设。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教育人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们奋发向前;坚持繁荣文学艺术,用最好的精神食粮鼓舞和塑造人的美好心灵;要大力弘扬一切为民族振兴奋斗献身的思想和业绩,为全社会树立学习的楷模,为人们精神世界耸起丰碑。发挥社会的、学校的和家庭的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形成合力,矫正失范的道德行为,塑造恪守原则规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三、吸引参与,依靠群众。重在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依靠知识分子创造性的劳动,然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又绝不仅仅是少数人的“精英行为”,更重要的是吸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只有在群众主动积极的参与下,良好的社会风尚,优美的环境,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等等,才能被创造出来,群众才能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吸引动员群众参与,应把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群众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精心策划,设计载体。动员各方面力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让群众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四、德法相济,相辅相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道德劝导、感化的功能,采取多种形式,达到“扬善”目的,另一方面发挥法制的约束惩办的功能,达到“惩恶”目的。实践证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仅仅依靠教育一手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另一手,即法制。只有两者结合,把自律与他律、提倡与禁止、软约束与硬约束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因此,必须在人民群众中大力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管理,制裁和打击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德法相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
五、突出重点,抓好两头。一头是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头是青少年。由于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言行和形象,对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影响很大,必须强调党员在全社会、领导干部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要求他们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淡泊名利,防微杜渐,清正廉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制裁和打击一切腐败行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面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通过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帮助青少年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优良品质,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祖国、爱集体、尊敬师长、助人为乐、遵纪守法的风气和精神。
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发展经济,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塑造新人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精神文明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为此既要设定长远目标,展示前景,又要突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分阶段实施,体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内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坚决制止克服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反对假冒伪劣、欺诈行为;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坚决禁止制造和传播文化垃圾的行为;坚决治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不好和环境脏、乱、差的状况。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标本兼治,依法行政,达到提高公民素质,提高文化生活质量,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的目的,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精神动力、道德环境和思想保证,从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局面。
标签:精神文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道德素质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道德论文; 时政论文; 物质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