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配合《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启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探索人才培养质量和杰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把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编写了优质校本教材,将真实案例和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创新职场化育人模式,进行成果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该项目从实施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管控,管理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从而造成项目的运行动力不足,项目的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所以有必要对项目的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创新。
关键词: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现状 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以“职场化”为根本,将信息技术与职场化课程相融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师生角色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双重建构。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选拔机制的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规范、就业管理体系的创新等环节。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与教学安排体现技能主线,围绕技能培养主线,开展理论教学。课程分为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平台课程以理论课程加实践教学方式实施;方向课程实行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理实一体方式进行,在实训室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完成。学生完成理论课程任务后,在各自方向的工作室跟随老师工作,由老师布置题目学习和训练。学生训练项目采用导师引入的真实企业项目,明确项目任务,制定完整计划并实施,学生全程参与项目中,导师随时指导。
2.建立学生选拔管理机制 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学生的选拔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入学成绩为参照,注重对综合能力、职业适应性测试等方面进行考查。卓越人才班人数原则上每班30人到40人,二级学院负责制定具体选拔程序,组织学生报名,按照入学成绩筛选后,进行面试程序,设定笔试面试所取分值比例,最后按程序择优录取。
3.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专业课突出“职场化”、公共基础课“基础普适、职场融合、拓展提升”、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训项目,开发对接行业发展、开发代表产业先进水平的实训项目,进行改革教学模式。
4.规范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会同实习单位制定学生实习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对实习工作和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监管。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5.创新就业管理体系 按照“过程和结果”同时考核的原则,制定就业管理考核办法,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工程”,创新就业管理体系,以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师资水平和教学设施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的师资队伍从数量、职称结构到“双师型”教师比例,都达不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不高、无法深入改革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业管理体系效率不高。山科现有教学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需要。而且教学设施设备不能及时更新,许多授课内容无法完成实践教学,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既起不到有效的培养效果,又浪费了学生的时间,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2.项目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管控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是一个周期较长并且任务复杂的过程,由于项目管理经验的欠缺,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包括企业行业调研、撰写报告、专家论证、确定方案等过程出现管理疏漏;在学生的选拔过程中,包括公开选拔、录取公示、退出机制过程出现不公平现象;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包括项目化教学、课内教学改革、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等过程出现管理松散;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包括企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出现管理不到位;在就业过程中,包括就业培训、就业企业合作和就业跟踪指导等各个环节出现管理缺失,无法保证整个项目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3.学生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等终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过分地强调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和健康成长。山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项目学生的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内容大多涉及书本上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达不到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而且基于以绝对平均分数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来看,无法体现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上的地位作用,也无法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在学生成绩中的重要性。这样的考核方式最终可能会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方式。
4.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 一个良好的教师评价体系,关键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山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被作为聘任、奖惩、晋升等的依据,有时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难以达到评价的预期效果。山科教师的职称评聘标准多是以论文至上、崇拜核心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而忽略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特色,即使教师教学改革成绩斐然,特色教材成果显著, 企业咨询切实可行,也会因为学术论文数量或级别不够而无法晋升。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得不到重视使得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缺乏足够的关注。如评价指标简单量化、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和缺乏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许瑾.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电机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 2017,(1):77-79.
[2] 王孙禺.人才与竞争:我国未来工程师培养的战略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五年回顾之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 37(5):1-10.
[3] 谭永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策略[J].高教论坛, 2016(7):79-82.
论文作者:王倩
论文发表刊物: 《青年生活》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人才培养论文; 项目论文; 学生论文; 工程论文; 课程论文; 方式论文; 教师论文; 《青年生活》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