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据美国《财富》杂志报导,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缺乏一个能引领企业永续前进,具有真正商业领袖基因的企业掌门人。不管你是刚刚创业的商业新秀,还是久经沙场的企业老将,都要掌握“经营人心”“管理人心”的心训方法哦。
时至今日重提这样的话题,有点老生常谈、老调重弹。但凭借我多年在企业工作的经历、所见所闻,并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想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不管任何企业首先要有效益,有了效益企业才能维持下去,才谈得上发展。因为每个企业每个月都有各种日常支出的费用,首先考虑员工工资及员工各种福利金,辟如现在国家实行的五险政策,必须按期上缴;还有每月水电费、税金,运输费、业务人员差旅费、各项招待费等等,这些项目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果这些正常的费用企业都解决不了的话,这个企业离破产可以说为期不远了。如何解决好企业的效益呢?这个问题也是从古论至今,说实在话不论那个企业都想谋求最大的利益。企业如何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我们经常谈到的无非是:开源节流,控制各种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加强财务管理;采取各手段促销,扩宽市场增加产品的销量;优化产品结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开发新产品,抢占市场先机等等。无可非议这些工作做得好,都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是属重属轻就有个主次问题了,也是一个矛盾问题。
这里我要谈的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企业效益来源问题。我这里打一个比方,假设一个企业的产品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也就是说商品不能兑现货币,那怕再好的企业制度、财务管理、促销手段……都可以说形同虚设。
怎样才能使企业的产品一如既往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支撑企业的长足发展呢?很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也正是想跟大家讨论的问题。
首先高层领导在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美国有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呢?因为他们俩高瞻远瞩,看到市场发展的需求,把住市场的脉搏,把握产品前进方向,所以他们开创的产品在市场中独领风骚,长盛不衰,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他们也是人而不是神,为什么我们很多企业做不到这一点呢?纵观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前瞻性,无法把握产品的前进方向;技术负责人充其量南廓先生一个—滥竽充数,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缺乏综合才能,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处理质量问题上无所适从,还是老套的工作方法指到哪里打到哪里,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做越小,直至被淘汰出局。
当然要经营好一家企业确实也不是容易的事,不象穿衣吃饭那么简单。纵观国内外所有企业成败决定于高层领导,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任何一家企业整个团队都是围着他的指挥棒在转,一旦指挥棒出现偏左或偏右,都会导致整个企业出现跑偏,也即是偏离正常的轨道。所以一个企业对高层领导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最起码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在市场策划上,具备前瞻性,分析市场走向,即眼光独到。2、慧眼识英才,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放到重要领导岗位。3、市场攻关上,懂得市场规则,懂得怎样去抢占市场先机。4、明辨黑白是非,不要危言耸听、道听途说。5、善于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并善于归纳总结。6、看准的事情要果断裁决,不要犹犹寡断。7、要有爱心,使企业形成一种高度凝聚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企业刚组建之时,在高层领导的带动下,首先市场定位;其次确定投资项目;第三组建人员梯队;接下来制作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至于项目投资,这相对简单一点,因为有了项目才会考虑投资,资金来源一部份由个人带资,另一部份可以由政府抵压贷款,难就难在人才梯队的组建问题。哪方面的人才放在哪个岗位是很关键的,这是对高层领导的考验和挑战,关系整个企业生命力的问题,人才框架搭建得好,企业将越做越红火,不然只是昙花一现。人才是企业的未来,哪个百年企业或跨国企业在用人方面不是通过严格的考核和挑选的!不可能仅凭一面之词或一纸空文(指取得什么证书)就委以重任。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多少书生误国或书生狂徒的案例呢!用人不当必然误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大家都会说商场如战场,仅凭狭隘眼光看问题只看到局部或表面的东西,这样很难看到整个企业发展的态势。肤浅简单的提法所得到的只是目前的或短暂的局部利益,并没有真正从长远的或整个企业发展的态势考虑。经营一个企业就好似打一场战争,要想打赢这场战争,不能单纯仅凭局部的胜利论英雄的,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所考虑的必须是整个战略或战局。历史回到二十世纪中叶,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呢?这离不开毛泽东巧妙的用人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把个人的军事才能、组织领导才能发挥到顶峰造极、炉火纯青,虽然蒋介石也是很有才能文武全才的人,但最终还是因党内腐败、独断统治、排除异已、民心向背败退台湾。毛泽东凭借高超的智慧、过人的才能、棋高一着地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代表着一个企业文化,其管理思维、管理理念决定着一个企业的走向,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假设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对这个行业的产品属门外汉,这个企业会出现怎样的局面呢?会套入自认为先进的管理或现代化管理,抓一些不着边际的形象工程,抓劳动纪律、工作纪律等,制订各种管理制度。甚至不惜重金聘请高学历或名牌大学毕业生参与管理,给人的印象非常棒。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回顾一下效果是不大的。其实这些都是一些表面文章,就象一个长相不好的人,再怎么样包装也是不好看的,如果这个人长相帅气,只要适度包装一下,也会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也就是一个企业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情况下再加以管理上的完善,是未尝不可的。
纵观国内外品牌企业一开始都是先由高层领导开创的,他为什么要开创这样的企业而不办其它呢?首先其对该行业比较内行,一定程度上懂得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并懂得用什么样的人参与企业运作,用他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引领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首先站稳脚跟,为企业将来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当企业步入良性循环时,会有所选择地招募真正有才干的能人,哪怕是高薪聘请,协助企业钻研出核心技术、打造企业品牌,引领企业走向辉煌,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为何这些品牌企业能做得这么好呢?主要体现在挑选或任命高级人才方面高层领导懂行,用人得当,能带动团队创造企业核心技术,引领企业在行业中发展壮大,尤如一个璀灿的明球,在行业中闪闪发光。
有些核心技术是企业创始人研究掌握的,有些是通过高薪聘请能人研发的。如果一个企业没能掌握核心技术,这样的企业只能算是下游企业,随时随地被人拉着鼻子走,只能跟着市场的屁股转,也只能在激烈市场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纵观国内很多企业,经营了几十年不是因工艺落后就是技术跟不上,没有多少技术沉淀,还是老套的生产模式,在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中苦苦支撑,最终不得不鸣金收兵。
企业生存、发展建立在效益基础上,效益源于优质产品,优质产品源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掌握在于人。自古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善于发现人才,大胆启用人才时不我待。“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自古至今多少英才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见证了多少王朝的覆灭,前车之鉴,企业的发展如不吸取历史的教训,将成为不变的规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企业利益最大化不能只挂在嘴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观望、犹豫、彷徨只会错失良机。
论文作者:张沐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企业论文; 市场论文; 高层领导论文; 产品论文; 核心技术论文; 人才论文; 效益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