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淄博市为例论文_郑鑫鑫,丁昌松

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淄博市为例论文_郑鑫鑫,丁昌松

山东天昀和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剖析了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以淄博市土地整治规划实施为例,构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关负面影响减缓措施。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工程治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能够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在规划层次上及早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决策手段,目前,有关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很多,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等[2-5]。

1 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

1.1 规划目标的环境影响

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对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和粮食安全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首先,在规划方案制定时,把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首要位置,有利于在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时,加强对其负面影响的控制;其次,耕地保护是减少对国际市场的粮食供应依赖,保障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土地整治规划重要任务之一;再次,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配置和优化有助于减缓土地被利用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项目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

农用地整理项目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着力提升耕地生态功能,逐步形成点、带、网、片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用地整理项目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土地复垦项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损毁土地复垦力度,恢复废弃地的生产或生态功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土地开发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对后备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的地区进行宜耕未利用土地开发,达到补充耕地的目的。

1.3 整治工程设计的环境影响

规划要求将生态安全理念贯穿于土地整治全过程,一切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项目均应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最终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土地平整工程过程中应降低对原始生态环境的干扰,避免河流和湖泊大规模的人工改造,适当保留池塘和低洼地、原生林地。注重植被保护、生态恢复重建与生态廊道建设。坡耕地和荒草地进行坡改梯、薄改厚建设工程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率,增强农作物生长能力,作物生长过程中也有利于改善和调节空气质量。

1.4 土地整治实施的环境影响

通过土地整治积极保护和恢复自然山水格局,强化生态核心区建设,合理布设生态廊道,积极建设生态缓冲区,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为基础的集生态、景观、游憩、风貌和文化于一体的绿色基础设施,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逐步形成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框架。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可以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有利影响。

2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区域,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2′-118°31′,北纬35°56′-37°18′;南北长151公里,东西宽87公里,面积5965平方公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淄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淄博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及相关部门和淄博市实际调查的数据。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环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环境保护目标,以我市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筛选社会影响、经济影响、生态影响三类因素指标,构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条理化、层次化,形成一个具有指标层、准则层和目标层的层次结构体系。

2.3 供选方案的制定

方案一: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制定2016-2020年间土地整治目标为:补充耕地8265.87公顷(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1079.10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484.84公顷、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5701.93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5360.00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按照《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5-2020年)》要求。

方案二:《淄博市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根据全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五年土地整治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47000.00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220.00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406.67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3.33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800.00公顷;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任务量5033.33公顷。

2.4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环境保护目标,在广泛征求部门意见和依据专家经验判断的基础上,按照特尔斐法确定权重,继而得出各方案分值。

通过对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准则层的综合影响分值,通过对各准则层进行加权求和,即得最终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分值,方案一为72.01,方案二为74.32。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对区域的综合环境影响有着较大的改善作用。

2.5 负面影响减缓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土地整治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减缓措施,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1、加大农用地生态保护力度

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农用地的布局和管理对于维护市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不同区位条件下农地所提供的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制定差异化农用地生态保护政策,并逐步建立农地生态补偿制度。

2、加强未利用地开发管理

未利用地开发要以防止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为前提,开发利用荒草地,整理沟渠、农村道路及田坎等农用地中的非耕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要积极探索未利用地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方法,避免在具体开发活动中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

3、加强生态红线区内土地整治活动的管理

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实现对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内人类干扰活动、生态系统状况、生态环境风险和生态保护成效等方面的及时监测、预警和评估;对生态退化严重的区域,可按照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开展土地整治和保护工程提高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加强部门合作统筹城乡生态建设

由于土地整治涉及范围广泛,相关利益主体众多,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应加强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林业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横向合作,落实相关战略和政策。

3 结论

对淄博市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该规划对淄博市的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该规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本文以淄博市土地整治规划为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对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以为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艾显波.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大科技,2016(07),191.

[2]张沛沛,梁明星,陈磊,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4(04):1037~1041.

[3]黄威,李淑杰,王极,等.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3):334-339.

[4]毛美桥,许梦,夏孟,等.城乡一体化发展下的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山东省诸城市为例[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6):46-50.

[5]吴忠思,王锐,刘秀华,等.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4):133-136.

论文作者:郑鑫鑫,丁昌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淄博市为例论文_郑鑫鑫,丁昌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