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施工质量控制之难,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因素;措施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指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确或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项目也不断增加,因此对项目的质量控制也先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市场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首先有利于保证投资者投资效益的实现,对于投资者而言,其参与建筑项目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而只有过硬的建筑质量,才能够保证其市场交易的顺利实现,进而完成投资目标;其次,有利于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质量管理,是维持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最后,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竞争的核心是质量和技术,而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提高国民经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
2.1事前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进行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有效制定和相关图纸的准确设计。同时,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责任、职责到人,掌握施工环节核心技术。施工单位需要正确指导施工人员,强化事前预防管理和科学防范工作,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2.2施工图纸的系统审查
通常而言,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要求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图纸的科学设计。图纸设计提交之后,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审查和审核,重点审查图纸设计是否与建筑工程项目需求相吻合。施工图纸审查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查人员的审查态度和审核技能。同时,施工图纸的系统审查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建筑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图纸的系统审查作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3.1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未能健全
这样很容易对于施工质量水准造成负面影响。在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技术被纳入到生产环节中,但是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要求与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模式之间的矛盾,难以切实的发挥其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方面的作用,再加上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比较低,自身专业技能不佳,建筑知识体系不全,难以切实的运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去提升施工质量。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引起的建筑质量隐患不断出现,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建设。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施工质量监督部门效能未能发挥出来,质检和质管都处于被架空的状态,由此影响到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效益。
3.2施工因素
研究表明,造成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为施工因素。施工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最终质量。建筑工程项目类型较多,内容丰富多变,形态各不相同,致使在施工环节面临一系列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杂糅在一起,将会共同对最终的施工质量形成影响,并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到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忽视对施工环节相关因素的整合、归纳,以至于建筑施工过程管理流于形式,最终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外部环境因素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环节运作于外部暴露的环境之中,由此面临外界自然环境、气候环境、地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巨大影响。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标,必须对外部环境因素做好有效预防和科学防范,从而将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最终达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目的。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4.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管理是做好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在现场管理中,相关部门首先要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材料进场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保证建筑材料能够符合建筑质量标准要求;其次,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根据技术标准对施工环节进行检测与监督,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最后,重视对人员的管理,不仅要从安全生产的角度保证项目质量,还应该提高其职业素养,利用责任制提高对项目质量的控制。
4.2合规建设,营造建筑管理监督氛围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努力:①实现岗位责任,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与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之间的挂钩,形成健全的考核机制,保证建筑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人员都能够恪尽职守,参与到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去;分工明确是职责划分,加强责任制的一个很好方法,所以企业也要建立分明的组织团队,把职责分工,保证质量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完善的治理班子,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基本程序,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的要求②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法律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国家和行业建筑标准和规范,实现管理工作的合规化转变;③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不断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规章和标准进行检验,在管理实践中去探索,去反思,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及时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保证合规建设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4.3明确分工,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环境
明确分工,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环境,这是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①加强培训。教育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树立的全局意识、协同的意识,明确各个部门、各个施工环节中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权限,为制定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提供制度依据;②加强信息沟通。优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内部环境,构建长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沟通机制,保证内部各个环节管理的人员可以及时有效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即使出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漏洞,也可以团结一心积极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逃脱责任;③建立健全有效的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要求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入到科学化、高效化的运转状态。通过上述几项措施,以便构建建筑工程优质管理环境,打通建筑工程管理的死结,疏通建筑工程管理行为主体的关系,使得建筑施工管理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是保证建筑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影响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正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缺陷和不足,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以制度建设,技术管理和权责划分的方式,做好预控,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环境的优化,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会更有前景,对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李耀军.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13:206-207.
[2]闫海涛.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质量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20:253+258.
[3]高旗.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民营科技,2017,01:126.
[4]秦芳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点及因素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245
论文作者:刘利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